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并对深水网箱进行了新的分类,介绍了国外水流对 网箱影响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深水网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回顾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轨迹,总结基本做法与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在规划、抗灾、选择品种、科研支撑、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发展规模、养殖品种、饲料投喂、科技管理、防风防浪、产业化等方面提出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鱼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与设备,它与充分采用了当代的计算机,新材料、防腐蚀、防污染、抗紫外线等高新技术,推广深水网箱养鱼是向海洋要食物,发展海洋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为城乡人们提供鲜活名特优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作者就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鱼发燕尾服现状与趋势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徐君卓 《齐鲁渔业》2003,20(4):44-45
5深水网箱的主要类型5.1重力式全浮网箱(PEH Cage,Gravity-type cage) 形状见图1。以挪威为代表的重力式全浮网箱,基本都是圆形.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材料,底圈2-3道250mm直径管,用以网箱的成形和浮力,人可在上面行走。该类型网箱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现阶段流行的为25-35 m直径,即80-110m周长,最大的周长已达120 m(甚至180 m),深40 m,养鱼200t,最大日投饵量6t。PE50的比重为0.95,可浮于水面,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据称可达50年。设计性能为抗风能力12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海海洋鱼类资源日益枯竭,国家保护资源措施不断出台;限制渔船数量、马力,划定禁渔区,设定并延长禁渔期等均得到有效实施,使沿海已无规模捕捞可言。远洋及跨洋捕捞业也因国际资源的保护与竞争之加剧,而使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与纠纷不断,运营正举步维艰。为此沿海海水养殖从海域、面积、养殖品种与产量都呈迅速增长之态势。如 1997年比 1978年海水养殖面积扩大8.4倍,1998年又比1997年增长7%,已超100万公顷。产量也逐步增加,1998年海水养殖产量达860万吨,已占总产量的22%。但我国海水养殖仍处…  相似文献   

6.
深水网箱养鱼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徐君卓 《海洋渔业》2004,26(3):225-230
深水网箱是指设置在相对较深海域,养殖容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流性能的海上养殖设施。它在拓展养殖海域、减轻沿岸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的质量、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由于它是新兴的一种设施渔业,能包容的高新技术多,涉及材料、机械、电子、苗种、饲料、环境等诸多方面,当前仍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建议今后对此产业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改进设施,改善管理,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业者素质,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借鉴世界上渔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使这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真鲷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2005年6月于福建罗源湾岗屿海区进行试验,共收获5695kg成品鱼,成活率88.1%,经济效益良好。实验表明,深水网箱养殖与传统小网箱相比优势明显:养殖容量大,病害少,成品鱼体色好,肉质鲜美,饵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8.
吴树敬 《海洋渔业》2002,24(4):175-177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尤其是当前国内外市场对名优海水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大范围超负荷养殖和过度的渔业捕捞,造成我国渔业资源难以为断的局面。因此以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为主的浅海养殖已成为温州市发展现代化渔业的重要方向,不断扩大海水养殖区域,增加海水鱼产量已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基于此,本文就温州市深水网箱养殖的现状与前景,谈些不成熟意见。  相似文献   

9.
海水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网箱是指在相对较深的海域,即通常在水深15米以上的海域设置和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网箱,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设施。2001年7月,我站会同中鹿岛海珍品养殖场共购入4只HDPE重力全浮式圆形塑料深水网箱,泊置在中鹿岛海域。2002年4月,分别放养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等鱼类养殖。经过近5个月的试养,鱼类生长良好,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网箱结构、固定泊置、抗浪抗风、养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将项目的技术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条件本项目养殖海区选择在玉环中鹿岛海域,该海域为半开…  相似文献   

10.
深水网箱养鱼(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君卓 《齐鲁渔业》2003,20(6):44-45
9 养殖技术9.1规划 一是各地要根据当地海况和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当地的网箱类型,不能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种制宜、因人制宜。二是深水网箱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必须有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观念,要控制总量,保护环境,做到“有序”、“有度”,合理布局。 我们建议:海水水质在一、二类,水深>15m,网  相似文献   

11.
海参饲料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袁成玉 《水产科学》2005,24(12):54-5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参人工育苗与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海参用饲料研究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海参用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海参育苗与养殖生产的成败。特别在目前,苗种生产与成参养殖迅速发展,海参用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原料又十分短缺、饲料市场比较混乱,海参饲料开始成为限制海参苗种与养殖生产业发展的潜在因素。为此,笔者将综合叙述海参用饲料研究的发展过程、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供广大从事海参研究、教学、生产者参考。1海参用饲料的发展过程1.1国外海参饲料的研究工作始于刺参人工育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型海藻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不与粮争地,对其他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没有影响,已成为新的生物质能源而广为研究。与传统的生物质能量原料相比,利用大型海藻生物质能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利用大型海藻发酵制取沼气、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利用鼠尾藻发酵制取乙醇,目前最高产率可达干重的3%。目前,将组成复杂的生物质高效地降解以及发酵参数的控制,是大型海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我国大型海藻的栽培和养殖技术在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发展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福建海区张网渔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历年福建省张网渔业调查及闽东、闽南海区张网监测船渔获物组成分析资料,阐述张网作业生产规模、渔业地位以及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的情况,围绕张网作业盲目发展,造成对近海渔业资源损害日趋严重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加强和完善张网作业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根据1996~2004年福建海区历次渔业资源专题调查和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以及1990~2003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数据资料,分析研究福建海区拖网、张网、流剌网、灯光围网等主要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拖网、张网等作业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强度尚未有效遏制,资源结构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人们利用的方向发展。并提出控制海区捕捞强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强福建海区主要作业生产动态监测力度、加快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步伐等渔业资源管理、养护和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5-2010年南通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磷酸盐,部分站位出现无机氮超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变化基本稳定,部分污染物略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渔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渔业经济大有可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市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渔业工作者认真贯彻和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海上大连”的重要指示精神,使我市的渔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16×106t,产值136.6亿元,水产养殖产量1.29×106t,产值7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2%、13.4%、1.57%、13.9%。但是,随着渔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中,关注重点主要是海域使用的平面性问题,忽视了海域资源布局的立体性,存在着很多交叉用海和重叠用海的冲突问题,造成海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也导致海域资源产权的流失现象严重。文章从海域空间资源的产权入手,对海域空间三维多层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将海域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产权从立体三维角度界定为海域水面资源产权、海域水体资源产权、海域海床资源产权和海域底土资源产权四个部分,以期对海域空间资源的立体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海芳  常亚青  丁君 《水产科学》2004,23(10):35-39
水产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量投饵等原因,而造成环境恶化,导致各类细菌病、病毒病的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均发生过大面积死亡,尤其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死亡率可达60%-100%,对水产养殖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目前已从生理、病理、种质、营养、生态、流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使用抗生素为代表的传统治疗方法,因其易导致养殖动物产生抗药性、易有残留等原因,在各国逐渐被禁用和取代。免疫机制的研究是合理有效防治各类病害的根本和依据,近来免疫学研究已成为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