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根源 1.1防疫不当。 不按程序防疫。需要严加控制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的疫苗有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2.
<正>1根源1.1防疫不当不按程序防疫。需要严加控制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的疫苗有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3.
疫苗免疫是预防猪口蹄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为了预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发生,还需要免疫多种疫苗。在传统的防疫工作中,常常将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三联(猪瘟-猪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这四种疫苗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分次注射,不但拉长了集中防疫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简称三瘟)是危害生猪的主要传染病,为达到消灭猪瘟、控制猪丹毒、猪肺疫流行、普遍开展猪瘟兔化疫苗,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预防注射确是一个关键措施。要保证完成注射任务达到防制目的,与预防注射工作中如何根据当地群众养猪特点,疫病流行规律、有效制定防疫策略、有计划地贯彻技术措施,是有很大关系,现从几年来开展猪预防注射几个实践问题综述于下,以供参考:一、开展时间依据及制定防疫策略按疫病流行规律,群众养猪特点,结合三种疫苗性能,决定开展预防注射时间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猪事业的发展,猪防疫灭病工作越来越重要。目前我省应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菌、猪丹毒弱毒冻干菌苗和口服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以下简称为猪瘟疫苗、猪丹毒菌苗和猪肺疫菌苗),来予防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此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猪瘟、猪丹毒在一些地区内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每年在一定范围内仍有散在发生,个别社队还有局部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这除了个别疫苗到现地保管不当失效或剂量不足等人为原因外,看来在猪的予防注射过程中,几种疫(菌)苗同时使用还存在  相似文献   

6.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猪三联苗)是猪病防疫工作中常用的疫苗,一般情况下注射后反应轻微,严重过敏也时有发生.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过几次注射猪三联苗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猪口蹄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为了预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发生,还需要免疫多种疫苗。在传统的防疫工作中,常常将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三联(猪瘟-猪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这四种疫苗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分次注射,不但拉长了集中防疫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基层兽医人员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是猪的三大传染病,对养猪事业危害很大。目前我国现有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虽能有效,但由于这些生物药品均为单价疫(菌)苗,而且猪丹毒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的制造工艺繁重,原材料耗用量大,成本高,应用剂量也大,群众防疫使用深感不便。尤其是在注射菌苗之后,往往在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大疙疸”,以致影响外贸生猪出口。以上这些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  相似文献   

9.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灭活苗(以下简称猪三联)是防疫工作中常用的疫苗,一般情况下注射后反应轻微,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并不多见。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起因注射猪三联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清水喉或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常与猪瘟、猪丹毒一起混合感染。由于该病常呈地方性散发,防疫工作易被一些基层工作者忽视,但实际上猪肺疫还时有发生。1发病情况2014年3月,我镇某养殖户从外地购入50~60日龄仔猪118头,卖方承诺已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进猪5d后,陆续有11头  相似文献   

11.
为简便畜禽传染病的免疫方法,提高防疫效果,对预防猪病联合苗的研究,或多种疫苗的联合使用,均有不少成功的报道。我国在开展猪传染病预防中,也曾有人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灭活苗作过同时注射的尝试。据王、周等(1957)报告,猪瘟兔化冻干苗与猪丹毒及猪肺疫氢氧化铝苗同时注射,猪体所产生的免疫力与各该苗单独注射无明显区别。冯、郑等(1963)用猪瘟兔化弱毒与猪丹毒弱毒配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工作由于采取春(夏)秋季节性防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法,免疫程序混乱,重复注射严重,既浪费大量的疫苗和器械,又不能达到头头免疫的目的,既消耗了大量人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3.
问近来防疫效果很差,猪打了预防针还发病,疫苗是否真正有效? 答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生产供应预防猪瘟、猪丹毒等病的疫苗,性能都是稳定可靠的.但打了以后是否有效,是受许多条件限制的.首先,它必须在有效期以内使用,过期的疫(菌)苗当然就无效了.第二是有些疫苗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如猪瘟冻干苗、三联(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苗、二联(猪瘟与猪丹毒或猪肺疫)苗,温度愈高,保存有效期就相应缩短.有些地方因运输及保存疫苗的设备(如冰箱、冷库)损坏,疫苗很快失效.又因冻干苗是在抽空条件下完成的,若瓶塞质量差或因机械震荡而失空,疫苗也很快失效.第三,疫苗使用必须按说明书,使用足量,若注射量不足(比如打飞针),效果也就差了.第四,个别防疫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打也说打了,蒙骗群众,蒙骗上级.你反映近来防疫效果差,还可能由于前几年抓得紧,注射密度高,疫情已很稳定了,人们思想上产生麻痹情绪,防疫工作放任自流,就造成密度下降,疫苗保管不当,使用不及时等现象,影响了防疫效果.望各乡镇兽医站,仍要一如既往,贯彻"防重于治"方针,认真执行免疫注射工作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4.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是我省猪的三大传染病。为了预防这三种传染病,通常要分别注射三种疫(菌)苗。由于山区农户分散,实施防疫工作费工、费时,不少地区防疫密度不高,给控制猪传染病带来一定困难。广大农民和基层防疫人员早就迫切要求改变这种防疫方法。一九七○年春,江苏省农科所和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合作进行了猪瘟、猪丹毒二联冻干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七四年,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与有关厂、所组成协作组,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的生猪防疫,一般需要注射猪瘟、猪丹毒、B 型(群)猪肺疫菌苗,有的地方还要注射猪链球菌苗。1984年我们进行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的大田试验时,基层兽医要求我们进行联合菌苗试验。我们用小白鼠进行了 A 型(群)猪肺疫(CA 苗)、B 型(群)猪肺疫菌苗(目前全国广泛使用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县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大传染病的重疫区,每年死于这三大传染病的猪占全年死猪总数的比例相当高。1976年疫病普查统计:全年死猪总数50168头,死于三大传染病的10789头,占21.05%(其中猪瘟7895头、猪丹毒1136头、猪肺疫1668头)。后来经过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扩大防疫注射面、提高注射质量,以及改春、秋两季防疫为随时补针、卡耳标记防疫,使全县生猪死亡在饲养头数逐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金山县猪預防注射工作中的三种疫苗(猪瘟,肺疫,丹毒)分点一次併注方法,是在1959年持續跃进形势下,学习兄弟县經驗展开的,在县委的正确領导和支持下,不断总結改进,使我县四年来在猪防疫战綫上取得了显殊成績。从1961年开始,我县基本上滑灭了猪瘟,控制了猪肺疫、猪丹毒流行,肺疫发病数1963年比1961年减少74%,丹毒发病数1963年比1961年减少98%,具体見下列表一: 关于三針一次併注的安全性問題,根据我县站二年来对102869头猪一次注射三針的落实数字統計,其反应率仅为0.65%,其死亡率是0.096%,如下列表二: 根据几年来我县站对猪实行三針分点一次併注方法的应用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疾病控制一直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养猪业和养鸡业,疾病多发和难于治疗,已经成为令广大散养户十分头痛的难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猪鸡疾病难治疗?1防疫不当1.1不按程序防疫对于养猪业,需要严加控制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的疫苗是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以猪瘟兔化弱毒真空冻干苗为例,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1ml,注射后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断奶仔猪可保护一年半。仔猪预防接种应在2月龄断奶时进行,留种者应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在疫区…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13日,我县一养猪场发生亚急性型猪肺疫。经调查发现,该养猪场给猪防疫用的疫苗为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没有使用猪肺疫疫苗对本场所有猪只进行预防接种,导致猪肺疫的发生。临床上急性型猪肺疫很少见,多数表现为亚急性型,由于缺乏典型症状,给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常因不能及早查明病原、确诊和治疗,给养猪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本病的流行特点1.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末夏秋之初多发,尤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实掌握猪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猪肺疫疫苗、猪丹毒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等免疫效果,分别选多种疫苗在同一猪体、同一时间、不同部位分点注射,观察是否出现免疫效果和安全隐患,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和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