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外翻肠囊法研究有机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外翻肠囊法研究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无机锰和有机锰的吸收特点。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是以硫酸锰为锰源,根据单位时间锰的吸收率与外翻肠囊培养时间的曲线关系确定最佳培养时间,试验2是在此培养时间下比较不同形态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2个试验均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试验1培养时间分别为20、40、60和80min 4个处理组,将48只28日龄商品代AA肉公鸡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为了扣除内源影响,其中1只鸡作为零添加锰水平处理),每只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用作相应部位肠段外翻肠囊的1个重复。在试验2中共设8个处理组,分别为:硫酸锰、甘氨酸锰螫合物、蛋氨酸锰螫合物、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Mn—Met E)、中等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 A)和强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 B)、硫酸锰与甘氨酸混合物及硫酸锰与蛋氨酸混合物的处理组。为了扣除内源影响,另设1组作为零添加锰水平处理。用于试验1中日龄相同的AA肉公鸡72只,随机分到9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只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用作相应部位肠段外翻肠囊的1个重复。结果表明:(1)锰的吸收率和培养时间在40min内呈线性关系,因此选择30min为试验2的培养时间;(2)体外培养回肠肠囊对无机锰的吸收率一般是十二指肠和空肠肠囊的2~6倍;(3)回肠中锰的吸收率受到添加锰源的显著影响,其中合成蛋氨酸锰组锰的吸收率明显高于硫酸锰和合成甘氨酸锰,中等和强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组锰的吸收率也明显高于无机锰和合成甘氨酸锰。试验结果提示,在体外简单缓冲溶液培养的肉仔鸡小肠各段外翻肠囊中,回肠是肉仔鸡小肠吸收锰的主要部位;络合或螫合的有机态锰在体外培养的小肠外翻肠囊中的吸收率比无机形态的锰高;作为配体而言,蛋氨酸比甘氨酸更有利于促进锰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外翻肠囊法研究高钙对肉仔鸡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吸收不同形态锰的影响,以比较有机锰和无机锰在高钙条件下吸收特点的差异。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培养液中添加的4种锰源分别为:硫酸锰、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Mn-MetE)、中等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A)和强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B)。为了扣除内源的影响,设置1个零添加锰水平处理。将40只3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到以上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只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作为相应肠段外翻肠囊的一个重复。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回肠肠囊对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1);2)回肠肠囊对强络合强度的Mn-AAB中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硫酸锰或中等络合强度的Mn-AAA(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钙条件下,络合形态的有机锰在体外培养的肉仔鸡肠囊中的吸收率显著高于无机形态的锰;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中的锰能更强地抵抗小肠内的解离,比弱或中等络合强度的有机锰源更有利于锰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用乳酸脱氢酶法探讨仔鸡肠囊的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6只三黄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锥形瓶中,1只鸡为1个重复,每个肠段6个重复,然后在0,20,40,60和80 min用移液枪分别从每个锥形瓶中取100μL培养液分析乳酸脱氢酶活力.结果表明,在0~60min.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上升较缓慢,60min后上升幅度较快;仔鸡肠囊的适合培养时间是40~50min.  相似文献   

5.
在能量浓度相近,粗蛋白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对休闲期雄性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泄量及体增重等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4x4拉丁方设计,全混合日粮精粗比分别是A组65:35,B组55:45,C组45:55,D组35:65。试验结果表明:TMR精粗比对休闲期梅花鹿尿囊素、尿酸、PD日排出量影响显著(P〈0.05),对黄嘌呤+次黄嘌呤、肌酐日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精粗比55:45时尿囊素日排出量最大,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酸、PD日排出量在精粗比45:55的C处理组最大,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TMR精粗比对休闲期梅花鹿饲料单价、试验期饲料成本、平均日增重、体增重、料肉比及体增重成本均存在明显影响,特别是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每千克体增重饲料成本相差极大,精粗比35:65约是精粗比45:55的2倍。  相似文献   

6.
外翻肠囊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翻肠囊法是在体外培养小肠肠环技术和刷状缘膜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翻肠囊法是指在动物麻醉无痛或屠宰状态下立即分离小肠,去掉肠系膜,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冲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目的将所需肠段分割为若干小段,外翻使肠黏膜向外,结扎一端形成肠囊状,灌注人工培养液后结扎另一端,置于添加有被测物质的培养液中,通入95 %氧气和5 %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囊内外被测物质的变化来反应肠道对物质吸收状况的一种生理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转肠囊法研究仔猪小肠对纳米氧化锌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法取出断乳仔猪小肠,制备翻转肠囊,体外培养研究小肠对浓度同为50 mg/kg的纳米ZnO、饲料级ZnSO4和饲料级ZnO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在培养0.5,1,2 h 3个时间段内,纳米ZnO的吸收速率均显著高于饲料级ZnSO4和饲料级ZnO(P<0.05),且超过1倍以上,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纳米ZnO的0.5 h的吸收速率显著(P<0.05)高于1 h,极显著(P<0.01)高于2 h内的吸收速率。回归分析也表明,3种锌源的吸收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呈显著的二次曲线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建立了梅花鹿血液中卵磷脂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集的梅花鹿血液,经3000r/min离心获得血清,血清通过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0∶50),流速为2.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6nm。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浓度为0~159.84μ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7,变异系数RSD为0.66%,平均回收率为96.45%,该方法经济、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梅花鹿血液中卵磷脂的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24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分别在30℃、34℃、38 ℃和42℃条件下水浴振荡培养50min,探讨不同培养温度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和肠黏膜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在30~38℃C时,肠囊磷吸收量与温度呈正相关,38℃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显著高于30℃和34℃时肠囊的磷吸收量(P<0.05),42℃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降低(P<0.01);培养液中LDH活性与培养温度呈线性关系,培养温度在30~38 ℃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42℃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结果提示:鸡离体小肠适宜的培养温度是38℃.研究为鸡小肠离体培养温度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外翻肠囊法是在体外培养小肠肠环技术和刷状缘膜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在动物麻醉无痛或屠宰状态下立即分离小肠,去掉肠系膜,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冲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目的将所需肠段外翻使肠粘膜向外,结扎一端形成肠囊状,灌注人工培  相似文献   

11.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呼吸测热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 ,就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可使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梅花鹿茸血中胆固醇的含量与梅花鹿血、猪血和鸡血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梅花鹿茸血含胆固醇 0 0 9mg/mL ,明显低于其他 3种对照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梯度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呼吸测热试验等方法 ,对成年梅花鹿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能量进食水平的提高 ,梅花鹿体沉积能显著增加 ;梅花鹿日产热量与进食能量水平呈强直线相关 ;甲烷能产生量随能量进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粗蛋白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对2岁雄性梅花鹿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全混合日粮精粗比分别是A组65∶35;B组55∶45;C组45∶55;D组35∶65。结果表明,A、B组在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钙吸收率、磷吸收率等方面与C、D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A、B间除磷吸收率外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处理组B磷吸收率显著高于处理组A(P<0.05);B处理组的钙吸收率高于A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在蛋白质日沉积量和蛋白质日均代谢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 1988~ 2 0 0 1年间黑龙江省平山养鹿场梅花鹿种群生物学特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仔鹿病死率增加 12 4 6 6 % ,成年鹿病死率增加 12 3 12 % ;母鹿产仔率减少 10 0 4 % ,2 0d仔鹿成活率减少 8 5 7% ;公鹿鹿茸平均单产降低 2 8 5 7% ,一等品率降低 5 2 2 3% ,等外品率增加 12 5 14 %。分析该结果原因为近亲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16.
旨在从基因组层面揭示梅花鹿与欧洲马鹿的起源进化,找到与进化过程相关的信号通路并与表型进行关联.本试验以成年雌性梅花鹿与成年雄性欧洲马鹿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梅花鹿和欧洲马鹿基因组进行染色体共线性分析,获得两个物种间基因组序列的同源关系和基因组发生的染色体倒位现象,并对被倒位截断和在倒位内...  相似文献   

17.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能量、氮、干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氮的代谢率等指标的影响 ,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 0 75%[2 3 85g/(日·头 ) ]时 ,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没有不良影响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 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梅花鹿是我国极度濒危的鹿科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四川、江西等省狭窄的区域内。文章主要对梅花鹿的种群数量、行为生态学及保护遗传学研究等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梅花鹿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节律和栖息地的研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梅花鹿系统进化关系,必须结合形态学、动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圈养优良梅花鹿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饲养成本、产品价格和有关生产技术参数 ,对优良梅花鹿的仔鹿保底价、自繁仔自留和自繁仔外销、外购仔外销、自繁茸外销和外购茸外销 5种生产类型优良梅花鹿的回本期及其创净利进行了统计与讨论 ,其结果可为指导养殖企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丰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种鹿、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的方法,并应用对幼鹿的科学培育和选育鹿科学饲养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经过193 1~1973年7个世代家养舍饲繁育、1974年选定系祖鹿建立选育群和育种核心群至1995年3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由源于东北梅花鹿和地方品种的西丰梅花鹿品种,在西丰县育才等4个参茸场育成了半山区舍饲型的3 60 1只西丰梅花鹿品种,其中,核心群鹿92 9只,占2 5 8%。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鲜茸平均单产3 2 0 5kg,成品茸平均单产1 2 5 9kg,茸的支头大,嘴头肥大,优质率高( 70. 9% ) ,畸型茸率低( 7.6% ) ,繁殖成活率77 .8% ,生产利用年限10年,遗传性状稳定,茸重的遗传力为0.49,重复力0. 63 ,产仔日期重复力0 .68,种用年限2.2年,鲜茸重的遗传进展5 19g,年改进量89g ,F1的杂种优势率茸重性状13.0 4% ,繁殖成活率的为18.94% ,选育的第Ⅲ世代年只均新增纯收益成年公鹿10 3 0元,成年母鹿790元,已获经济效益12 2 1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5 .63元/元;又经1996~2 0 0 4年在本县和2 0多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万余只的推广应用表明,西丰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稳定,稳产高产高效,年只均创净效益成年公鹿15 0 0元,成年母鹿160 0元,其杂交改良效果,尤其是与双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