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油松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散生油松幼苗和人工栽培的红松幼苗为砧木,采用18年生2代嫁接红松母树林作接穗,进行油松嫁接红松(异砧嫁接)和红松嫁接红松(同砧嫁接),经过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油松嫁接红松亦可以成活,但成活率低于红松嫁接红松,且生长较慢,还存在"小脚"现象.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分析了砧木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因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赤松均可作为砧木嫁接红松。采用单芽接穗好于多芽接穗;适时早接有利于接穗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组合为A1B1C1,即砧木为樟子松、4月中旬嫁接、芽端楔接法的组合,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红松油松异砧嫁接技术,包括砧木的选择、嫁接前准备、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辽东山区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和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优于本砧红松无性系。异砧红松无性系单株结果数和单个球果重量分别高出红松本砧嫁接苗木的59.4%和8.1%;种子的平均长、宽比红松本砧无性系种子分别大1.56 mm、1.29 mm。种子出仁率和千粒重分别比红松本砧嫁接大4.67%和164.05 g;种子营养成分与本砧红松无性系种子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并未因异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也不大。异砧嫁接缩短了红松果林建园时间,促进了红松结实,提高了红松果林的产量和质量,为辽东山区营建红松果林增加了一个途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红松实生苗,降低苗木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6.
2004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从东北林业大学引种西伯利亚红松,采用异砧嫁接方法嫁接到沙地樟子松容器苗上。现嫁接成活率为95%,圃地的栽植成活率为92%,林地的移栽成活率为95.4%,都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12a的引种试验表明,选择优良穗条异砧嫁接育苗,并在嫁接后加强管理,注意苗木的生长情况、越冬防寒及防治病虫害,引种就能获得成功。引种西伯利亚红松对于丰富沙地地区的树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在本溪地区开展红松与樟子松异砧嫁接的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在本溪地区引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果林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红松异砧嫁接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要点,阐述了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引种历史、生长表现、苗木类型情况。结合该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该区发展红松果林苗木类型,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赤峰市丰富的樟子松幼龄林资源,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份引进牡丹江、伊春、龙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幼树上嫁接,研究了不同接穗产地、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接穗主要是影响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半干旱浅山丘陵区半阳坡和半阴坡均可营造红松异砧果林;不同整地方式对营造红松异砧果林后生长有一定影响;水平沟整地有利于山地发展红松异砧果林。  相似文献   

10.
以东部白松为接穗、红松为砧木进行异砧芽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后1个月接芽开始伸长,秋季嫁接成活率平均为92.1%,接合部以上高生长量平均为12.3 cm。与髓心形成层贴接相比较,芽接繁殖材料采集量可提高3倍以上,砧木创伤长度缩小60%以上,绑扎材料用量节省30%以上,绑扎效率提高50%以上,平均嫁接速度提高20%,操作过程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建立红松果林的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择砧木、选择优树、采穗时间、选择接穗、接穗贮藏及嫁接时期等标准。嫁接方法为"插坐髓心形成层贴接",嫁接时直接削去砧木顶芽,使砧木与接穗接嫁接面全方位接触,不仅提高了接穗的生长量,而且愈合效果极其显著,避免了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因剪砧流脂的现象,解决了嫁接不亲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龙江县樟子松改造红松坚果林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引种红松嫁接樟子松幼树,通过对不同立地、嫁接高度、时间和不同保湿方法嫁接红松进行试验,将樟子松林改造为红松球果林.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合异砧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着差异.在西部地区宜采用嫁接后塑料袋保湿方法,减少蒸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保持红松原有的特性,继承樟子松一些优点实现生物学特性的互补,解决红松在城市绿化中的问题,推广红松在城市的绿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红松人工林迹地上,更新油松、樟子松成活率达90%以上,树高、地径生长快。红松、日本落叶松生长不良,5年生幼林保存率平均仅45%左右。因此,红松人工林皆伐后,油松、樟子松是较适宜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剪砧方式的不同,红松的生长情况也不相同,针对浑河源林区未剪砧,剪除全部砧木侧枝和砧木顶芽,剪除部分砧木侧枝和全部砧木顶芽三种方式下红松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红松生长与剪砧的关系,为红松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红松、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及次生林皆伐迹地上红松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松迹地上更新的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幼林生长缓慢,土壤养分含量低;次生林和油松迹地上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幼林生长快,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落叶松迹地上红松也能正常生长。指出营建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皆伐迹地为其最佳宜林地。红松采伐迹地不应继续营造红松,应以改善林地条件、恢复其生产力为目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辽西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改建后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进行针叶及种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松针叶在各地区的生物量基本稳定,适应各地区气候;红松种子成分并未因异砧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红松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中主要的森林组成树种。近年来,随着红松籽价值的不断提高,东北三省红松坚果产业发展迅速。文章针对东北半干旱地区以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异砧嫁接发展红松坚果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嫁接方法对红松异砧嫁接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坚果树种之一,为红松果林建设提供优质壮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培育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苗中,我们通过对7种嫁接方法的研究后认为,嫁接方法应以成活率为优先,其次是生长量的大小为原则,建议采用贴接的方法是较为适宜的,然后是劈接,这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