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定量分析木质地板在地采暖环境中的甲醛释放量,采用自主研发的地采暖环境模拟舱,先加热木质地板,再通过地板向环境散发热量的模拟方法,检测强化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并与常规1 m~3气候箱整体加热法的检测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地板样品甲醛释放量均随温度、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湿度下,模拟舱法检测结果低于常规1 m~3气候箱的整体加热法。模拟舱更接近真实地采暖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具有加热装置的1 m~3环境模拟舱测试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的回归方法,分析地板甲醛释放量与温度、相对湿度、承载率以及时间的关系,建立甲醛释放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地采暖环境下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1 m3气候箱法测定地采暖用实木复合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在23、30、35℃条件下的甲醛释放量,结果表明:1)两种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均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按照GB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方法,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不超过0.06mg/m3的样品,在30℃时的甲醛释放量也能达到标准限量要求。建议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限量指标要求修订为≤0.06 mg/m3。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地采暖环境下木质地板在居室环境中释放甲醛的规律,在地采暖试验房间内分别全屋铺设3种木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1 m3气候箱法检测其甲醛释放量分别为0.083、0.025和0.080 mg/m3),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在地采暖设施关闭与运行工况下分别测试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以分析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室内全屋铺设木质地板后,按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规定在门窗关闭1 h后测试,地采暖设施关闭、运行工况下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含本底值)范围分别为0.025~0.033、0.023~0.043 mg/m3,符合GB 50325—2020对Ⅰ类民用建筑室内环境甲醛浓度≤0.07 mg/m3的限量要求;按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门窗关闭12 h后,地采暖设施关闭、运行工况下空气中甲醛浓度(含本底值)范围分别为0.025~0.039、0.018~0.060 mg/m3<...  相似文献   

5.
概述现有木质地板的甲醛检测方法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根据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人造板甲醛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气候箱法及变色酸法更适用于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检测,建议需根据地采暖的环境温度特点,确定试样的平衡处理条件及气候箱内增设模拟地热装置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室内地采暖环境下对木质地板导热效能的检测方法,将1 m3气候箱作为环境模拟舱的基础设备,通过制冷、换气系统调节1 m3气候箱箱内温度。箱内温度、湿度、换气率均可进行调节并保持恒定,模拟地热条件的加热平台安装至环境模拟舱内底部,进而达到模拟地采暖环境的目的。将待测木质地板正面朝上放置在气候箱内的加热平台上,通过模拟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对木质地板的导热效能进行测试,依据此方法获得的导热效能测试结果更接近自然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在冬季运行工况下室内温湿度变化及其对地板甲醛和VOC释放浓度的影响,为地采暖地板使用过程中的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以及相关地采暖用地板的质量检测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构建一个面积约36 m~2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末端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形式。研究供暖季不同运行工况下(包括不同室外温度、不同系统供水温度等)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以及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中甲醛和VOC等有机污染物释放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供热温度分布,探索多层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甲醛和VOC的释放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40℃恒定水温地板辐射供暖条件下,室内平均初始温度为14.6℃,甲醛和VOC初始浓度分别为0.01和0.50 mg·m~(-3),随着持续供暖,室内温度逐渐升高,50 h后室内温度上升为20.3℃,甲醛和VOC释放浓度分别为0.04和0.70 mg·m~(-3),运行第20天甲醛和VOC释放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0.05和0.86 mg·m~(-3)。在供暖温度上升至50℃时,50 h后室内平均温度为24.2℃,甲醛和VOC释放峰值浓度分别上升为0.11和1.01 mg·m~(-3),在试验供暖周期结束时浓度分别为0.03和0.72 mg·m~(-3)。甲醛和VOC释放浓度与室外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其波动幅度较小。【结论】多层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的甲醛和VOC释放与室内温湿度都具有正相关性,且受系统运行工况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当供暖系统运行温度较高时,在密闭的室内容易造成空气中甲醛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需进行开窗通风。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木复合地板采暖系统的使用以及地采暖用地板甲醛和VOC释放限量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及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限量,提出地采暖用木质地板承载量的计算方法,介绍该方法的推导过程,并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建立地板产品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对应关系,为建立基于甲醛释放限量的地采暖用木质地板承载量规范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1m~3气候箱法和9~11L干燥器法测试强化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并对两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检测的两种地板甲醛释放量测定值之间,均具有较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在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时,可采用9~11 L干燥器法替代1 m~3气候箱法监控和测定产品的甲醛释放量;但当产品批次、结构和生产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时,线性回归方程尚需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短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设计出新型DL-SW微舱。以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在设定条件下对3种板材释放的VOCs进行快速检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VOCs的具体成分及各组分含量,对比分析DL-SW微舱法与气候箱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L-SW微舱法测得第1~3天3种板材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下降最快,最终均在14 d内达到稳定状态。测得3种板材释放VOCs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烯烃及烷烃,占TVOCs总量50%以上,其次为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环境下,3种板材TVOC释放量有显著增加,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TVOC初始释放量分别为970.56,3 954.49和658.00μg/m~3。DL-SW微舱法与1 m~3气候箱法测得的3种板材释放的VOCs物质种类相同,TVOC释放趋势一致,达到稳定状态时TVOC浓度相对偏差分别为13.95%,11.04%和9.06%。测得的TVOC稳态释放量拟合得到公式y=0.877 5x+0.344 7,拟合度R~2为0.996。DL-SW微舱法较1 m~3气候箱法检测时间缩短50%以上,且成本低、可靠性强,能同时调节温湿度及空气交换率,可作为1 m~3气候箱的比对产品,有助于提高人造板产品的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甲醛危害面面观 欧盟常用的检测方法 美国常用的检测方法 大气候法(ASTM E1333)黑大容积气候箱测定木制品甲醛释放量的标准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产品使用情况,设计试验条件,来测定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和木质品所含甲醛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2.
1m~3气候箱法是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探究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从1m~3气候箱法检出限及不确定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 mm光程比色皿的检出限较低,适宜后续甲醛释放量测试时采用;对于低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总体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现今,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地采暖地板的相关标准。国标 GB 18580—2001 中只对常温条件下 (20 ℃或 23 ℃)地板的甲醛释放量有明确规定,而对于地采暖条件下(30~40 ℃)地板甲醛释放限量值 没有可供参考的科学值。又因为甲醛检测方法不同和测试结果的表征方式不同,使得测试结果可比性差。 试验采用 3 种测试方法,分别对同种地采暖地板样品进甲醛放量的测试,分析在不同溫度条件下甲醛释 放量的变化规律,为测试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相关标准提供制/修订依据,采用气候箱法,探索人造板及木质地板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甲醛和TVOC的释放速率72 h后趋于稳定,相关标准制/修订时,可以72 h的测试结果作为产品环保性能的判断依据。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所选42个试样的甲醛和TVOC的释放速率,折算为欧洲标准房间法预测浓度,并与国际认证方法指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地暖环境下地板甲醛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标准文献以及考察市场上地板产品在20℃和40℃环境下的甲醛释放量情况,得出市场上地暖地板普遍未考虑地暖环境。通过研究地板在地暖环境下的甲醛释放特征得出了温度与甲醛释放量的关系,可以为改善地暖环境和地暖地板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阐明人造板甲醛含量/释放量测定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通过对板材甲醛释放过程的分析,从理论上推导板材甲醛含量与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函数关系。根据标准测试参数及板材甲醛释放规律,对该函数关系进行适当简化,得到气候箱法甲醛检测值与穿孔萃取法、干燥器法甲醛检测值的线性计算方程,为建立人造板甲醛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理论支撑,亦为线性计算方程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1m3气候箱法和气质联用技术,测定并研究了三类地暖木质地板在常温和供暖条件下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浓度及释放规律,并对TVOC释放浓度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供暖条件下,TVOC释放前期受温度的影响显著,后期减弱,超标风险依然存在;升温后TVOC释放浓度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下降,72h后趋于稳定,可表征产品TVOC释放风险程度;在同等地暖环境条件下,TVOC释放风险为实木地板最低,其次为实木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风险较高;常温下TVOC释放限量控制在140mg/m^3时,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体积采样舱中密度纤维板装载率对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工业》2021,58(4)
以中密度纤维板(MDF)为试验材料,研究空间大小、MDF人造板装载率对空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的影响。试验采用1 m3气候箱、15 L气体采样舱,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MDF在不同空间装载率下释放的VOCs及其组分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装载率的增大,2种不同体积采样舱的MDF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均呈现上升趋势,但1 m3气候箱内增幅逐渐增大,15 L气体采样舱的增幅则逐渐减小;不同体积采样舱装载率之间线性相关。此外,无论采样舱体积大小,4种装载率(1.0、1.5、2.0 m~2/m~3和2.5 m~2/m~3)条件下,VOCs释放种类中芳香烃、烷烃、醛类和酯类之和总占比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6年4月) 8.地板 ·实木集成地板LY/T 1614一2004 ·实木复合地板GB/T18103一2000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GB/T18102一2000 ·竹地板LY/T 1573一2000 ·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LY/T 1330一1999 9.综合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一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 18580一2001 ·人造板及其表面装饰术语GB/T 18259一2000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1 7657一1999 ·人造板一板的厚度、宽度及长度的测定GB/T 19367.1一2004 ·人造板一板的垂直度和边缘直度的测定GB/T 19367.2一2004 ·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树气候箱装置L…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我国木质门适用的相关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分析我国木质门产品有害物质释放量检测适用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标准未及时修订导致甲醛释放量检测与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矛盾;使用气候箱检测有害物质释放量时,破坏性检测的检测数据与木门实际状态符合性有待提高,现行标准中的非破坏性检测需采用大气候箱,设备成本及占用场地大。本文提出了可广泛普及的无损检测木质门产品甲醛释放量检测方法,即采用5 m3气候箱,以1 m2/m3为标准承载率,实际承载率与标准承载率比值作为试验时的空气交换率,既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又避免有损检测造成大量木质门产品浪费,节约木材资源;另外,相比现行的有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试验运行成本可降低41.4%~56.6%。分析近年我国木质门产品地方抽检情况,建议将甲醛释放量无损检测方法和限量值分级纳入木质门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