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林软质木材表面密实化新技术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采用一种新型木材改性处理剂,分别以改性异氰酸酯浓度5%、10%、15%、20%,对美国人工林火炬松(Pinus taeda)进行表面密实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加,无论是冷水浸泡还是煮沸,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压缩变形恢复率明显降低。表面密实化后,火炬松处理材的MOR和MOE值分别比素材提高43.9%和30.1%;水浸24h和煮沸2h后的湿状抗弯性能比素材略低,干状抗弯性能明显比素材高,MOR分别高28.0%和25.76%;MOE分别高22.55%和27.79%。改性异氰酸酯浸渍处理后的表面密实化木材,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表面耐磨耗性能和表面硬度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从木材细胞壁主要化学组分角度,归纳了木材湿热软化机理;总结了以木材密实化技术(整体密实化与表层密实化)、木材大变形加工技术(实木弯曲)和木材焊接(无胶胶合)技术为典型代表的木材湿—热—力改性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湿—热—力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思茅松3种密实化改性材物理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实化是提升低密度人工林材品质、拓展其用途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思茅松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水抽提处理对其可浸渍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糠醇化、机械压缩以及两者联合等3种密实化改性方式对其剖面密度、吸湿性、24 h吸水性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抽提处理有助于提高思茅松材的可浸渍性,质量增加率可以提高11.35%,而且剖面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浸渍可均匀提高木材厚度上的密度,机械压缩促使思茅松材形成了内高外低的密度分布,联合改性材剖面密度的分布特征类似于压缩密实化材,但内外层间的过渡更为平缓;3)糠醇浸渍可以显著降低木材的吸水性和吸湿性,机械压缩对木材吸湿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其吸水率稍高,因糠醇树脂的原因,联合改性材的吸湿吸水性均显著下降;4)糠醇浸渍可以显著降低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对压缩密实化材具有较好的定型作用,联合改性材的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3.3%,接近于对照材的4.1%,而压缩材为24.7%,糠醇浸渍材只有0.4%。同时,水溶液的酸碱性对木材的吸水行为也有影响。综上,糠醇化与压缩密实化的联合改性非常有潜力用于速生低密度松木材的增值加工,而热水抽提处理可以作为提高松木糠醇浸渍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异氰酸酯树脂固定人工林杨木压缩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异氰酸酯树脂对人工林杨木进行表面密实化处理,目的是固定杨木的压缩变形,改善木材的材性。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液中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热控制下杨木的表层密实化及固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木材的表层水分含量,并利用热压机压板的热量对木材进行水热控制,开展毛白杨木材的表层密实化研究,分析毛白杨木材表层压缩密实化后的密度、硬度和恢复率等能指标。结果表明:表层密实化后的毛白杨木材的表层密度达到0.92g/cm3,为对照材的1.8~2.1倍;硬度达到22.3N/mm2,为对照材的2.4倍;压缩木经180℃、4h的热处理后,变形恢复率可降低30%。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人工林杨木进行浸渍处理,然后热压固化树脂于木材中。木材表面密实化处理后,检测表面颜色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酚醛树脂浓度以及加热时间的增加,浸渍材的表面压材色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7.
木材密实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木材密实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领域,木材软化方法以及压缩变形的固定方法。对木材密实化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了该项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Abstract:
The wood densification-related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pplication field,wood softening methods and the fixation ways of compress deformation are summarized.Some problems with the wood densifica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orie  相似文献   

8.
酚醛树脂处理杨木、杉木尺寸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采用酚醛树脂浸渍处理人工林杨木、杉木,然后通过热压定型工艺制得表面密实化木材。对其尺寸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试材的增重率、抗胀率和阻湿率随树脂浓度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大,弦向和径向干缩率明显降低,在树脂浓度较低时变化较大,当达到一定量时变化趋于稳定。就压缩变形恢复率而言,当树脂浓度超过10%,压缩变形恢复率很小,说明表面密实化木材的压缩变形几乎被固定。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林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通过控制不同热压温度(160、180、200℃)、热压时间(20、30、40 min)、压缩率(30%、40%、50%)3个工艺参数,对杉木进行压缩密实化改性,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木材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细胞壁力学性能和结晶度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优选工艺。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为180℃、压缩率为50%、热压时间为40 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密实化木材性能较优,其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30.4 MPa、12338 MPa、113.1 MPa和1631 N,相对于未处理材分别提高112%、113%、44%和5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早材细胞几乎均被压溃,并沿着木射线方向出现一定规律的褶皱,而晚材细胞部分出现压溃,较大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腔体结构。密实化木材细胞壁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比未处理材分别增加了16.7%和45.7%。压缩处理后,木材的结晶度有所增大,未处理材和压缩材的结晶度分别为46%和53%。  相似文献   

10.
压缩密实化是木材提质增优的处理方法之一。木材作为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当被压缩或弯曲后,在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蠕变回复。木材压缩变形的回复对木材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木材压缩变形固定处理技术对木材加工改性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概述了木材压缩变形固定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现状,重点梳理归纳了水热(蒸汽)预处理、压缩后热处理以及化学处理对木材压缩变形固定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提出了木材压缩变形固定处理技术的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压缩材的高效加工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总结我国人工林杉木密实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密实化技术在变形回复固定、浸渍工艺、改善耐久性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密实化木材研究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2.
软质木材的表面密实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软质木材表面密实化的理想状态和途径,研究用酚醛树脂浸渍、再进行不同程度压缩木材的表面密实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浸渍压缩后木材密度从表层到内层的分布呈现一定的梯度,表面密度均高于内层密度和平均密度;试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采用以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为主剂,其他填料为辅助剂浸渍处理杨树木材,经过自然干燥后,通过热压、定型、成型技术制得的应用于复合地板面板的密实化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速生杨木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年来杨木改性优化的研究进展。对速生杨木材进行优化处理可使其在性能上接近或超过天然林木材,这对充分利用速生杨木资源、缓解木材供应紧张局面、促进林业经济良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杨木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依靠物质填充处理和非填充处理两方面,主要包括浸注有机物、无机物的改性处理,压密化处理,高温热处理以及多种方法联合改性处理等。  相似文献   

15.
初步探索了热压法和冷压法两种竹束单板层积材预压密实化制备工艺,研究了密实化温度、时间和组坯方式对板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实化温度的增加,用新工艺制备的BLVL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和尺寸稳定均呈下降趋势,自密实化温度120℃开始对新工艺制备的BLVL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影响较大;10min密实化板材的各项性能较15min要高;冷压法密实化板材各项性能较热压法要略低,但冷压法操作相对简便易行、生产效率高、能耗小;采用热压法工艺90℃、10min下制备的BLVL各项性能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6.
迅速变化的木材工业不得不对硼化防腐处理重新作出评价。本文说明了两种防腐处理方法(高浓度硼化处理和蒸汽硼化处理)改进的理由。新西兰防腐木材人均消耗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因为建筑法规规定用于住宅建筑的木材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木材防腐工业是在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由政府组成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木材材色处理是木材改性的重要内容。木材改性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处理,使木材的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使优点能进一步加强,更适合于应用。将能改进木材材质和性能的各种处理方法统称为木材改性。广义的木材改性还包含在营林技术方面,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林木材质等。在林产工业范围内的木材改性大致可包括以下九方面内容:1)材色处理;2)尺寸稳定处理;3)可塑化(软化)处理;4)增强处理;5)塑合木(WPC);6)防腐、防虫处理;7)阻燃处理;8)防风化处理;9)木材塑料化等。现就目前应用较广泛又急待解决的材色、阻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观光木木材在高温处理下木材材色变化,对0.4 mm、0.6 mm、1.6 mm厚观光木薄木及观光木板材进行热处理,用色差计测定处理前后木材的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计算出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和总体色差(ΔE*)。结果表明,观光木薄木经干燥处理颜色变化不大,可通过干燥处理烘干观光木薄木的同时保证薄木的颜色特性;观光木板材经高温压缩密实化后材色变化明显,170℃热处理45 min时色饱和度差(ΔC*)为3.02,总体色差(ΔE*)为5.47,总色相差(ΔH*)为7.71,经济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压缩木制造技术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兰  李庆峰 《林业科技》2005,30(1):35-36,39
目前 ,我国已进入大量应用人工林木材的阶段 ,为了实现人工林木材和间伐材的高效利用 ,首先应从软质人工林的材性 ,如强度、耐久性等方面进行改良 ,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压缩木、人工林软质木材的表面密实化加工、压缩整形木、木材横纹压缩变形的固定等一系列课题在压缩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压缩木是通过对实体木材进行压缩 (热压 )处理而获得的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密度大、质地坚硬、强度高、耐磨性好 ,同时其尺寸稳定性也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压缩木制造工艺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 ,希望对…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ZR-M-301型木材阻燃剂为浸渍药液,樟子松和水曲柳为木材试样,选择常压浸渍、压力浸渍、微波处理后常压浸渍、超声波加压浸渍和微波处理后超声波加压浸渍五种木材阻燃处理方法,经过试验,探索在生产阻燃木材的浸渍方法中引入微波和超声波技术的可行性,找到效果好的木材阻燃处理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微波处理与超声波辐射技术应用于木材阻燃处理中,利用微波加热处理改善木材构造的渗透性能,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强化阻燃剂浸入性能,并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