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敏 《蜜蜂杂志》2005,25(11):20-20
都说养蜂是甜蜜的事业,但“甜”的背后不知有多少辛酸。今年我养蜂的姐夫、姐姐从外地养蜂回来,收成不好,钱没赚到,两人都消瘦了许多。姐姐说今年他们放蜂到山东临沂、淄博等地,发现那里常常有蜂友的蜂群被偷;姐姐家也被偷了好几箱蜂。据说这是附近个别村民干的,他们都是三五人一伙,骑着摩托车或三轮车,把蜂箱挟上车就跑,等蜂友们从睡梦中惊醒去追时,他们早就无踪影了。真气人!养蜂太苦了,大半年漂泊在外,风餐露宿,过着清苦的生活;孤零零一个低矮帐篷,又潮又湿,晚上又没有电照明,连手机充电都很不方便。那些偷蜂的人,不顾他们的死活,损害他…  相似文献   

2.
老爸与蜜蜂     
柳蕾 《中国蜂业》2006,57(6):33-34
老爸已年逾花甲,从那黝黑、镶嵌着道道皱纹的脸庞上能看出他饱经沧桑。一提起老爸的名字,周边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夸他是个和蔼可亲的养蜂能手。 老爸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养蜂,如今和蜂相伴近40载,与酿造甜蜜的小天使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他都以诚相待,来找他的蜂友络绎不绝。有的是来寻王台,有的是要蜂王的,有的是移虫养王的,也有的是来探讨养蜂技术的……。这几年,老爸又把养蜂实践经验和我地蜜源情况总结后发表在杂志上,全国各地的蜂友有打电话咨询的,有来实地考察的,也有外地蜂场赶蜜源让他帮着安排场地的,他总是有求必应。就拿外地来我处放蜂的蜂友来说,首先安排好场地,蜜蜂半夜三更运到此地,把老爸从睡梦中叫醒,陪他们一起把蜂车送到目的地,帮他们卸车。还得帮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安排好生活,等此地蜜源结束后,帮蜂友装好车,将蜂运走才算放心,生怕外地蜂友出差错,怪不得大家都说老爸是个大好人。  相似文献   

3.
冯会仁 《蜜蜂杂志》2011,31(11):43-43
养蜂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可是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可能不知道养蜂人在为“甜蜜事业”奋斗的日子里所付出的辛劳与委屈。养蜂这项事业真的不是那么甜蜜,而是五味俱全。在追花夺蜜的日子里,有丰收的喜悦,歉收的无奈;蜂场之间的场地竞争;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蜂车到了,早到的蜂友不让放,落不下场,大热天,真是心急如火,欲哭无泪。有少数蜂友,他们三五个蜂场连在一起,经常对外来蜂场加以驱赶。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蜂友对这种情况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4.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11):42-42
我要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养蜂大户、具有30多年养蜂经验的乔银恒师傅。他今年52岁,18岁时就随父亲走南闯北养蜂,积累了很多养蜂技术和经验,是我们这里一位很出名的养蜂能手。这些年来,不管气候如何,丰年也好,欠年也罢,他所养蜂始终没有垮过场,亏损过钱。乔师傅很爱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钻研养蜂技术,更可贵的是他能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别人,让蜂友们少走弯路,增加效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曾经在《蜜蜂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过数篇文章。他蜂养好了,经济收入高了,可他却忘不了那些养不好蜂,年年见不到效益,已经失去养蜂信心的蜂友,…  相似文献   

5.
养蜂业中有人赚大钱发了财,于是乎出现了很多“砸锅卖铁”来养蜂的蜂友。这些蜂友经济薄弱,蜂不强,长途跋涉,遇到恶劣气候或蜂病的侵害,蜂垮停产,血本无归,最后两手空空,负债累累。养蜂并非充满甜蜜,不但艰苦而且投资大,风险大,加上蜂产品价格低落,运费增加,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侵扰,检查人员对进场地的蜂场乱收费等等,给蜂业带来了灾难,蜂业如牛负重。养蜂难,养蜂赚钱更难!  相似文献   

6.
刘清河 《蜜蜂杂志》2005,25(11):40-40
养蜂是一项独特的养殖业,养蜂的用具和方法也不与其他养殖业相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各种蜂具和养蜂方法都是无数养蜂前辈经过无数次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技术结晶,对养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遍指导性。然而有的蜂友却随意去标新立异,蜂具越改越离谱,结果是年年养蜂不见效益。我市地处广西西北山区,蜜源条件优越,除专业养蜂场外,业余饲养中蜂者也不少,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笔者走访多位蜂友,发现他们在养蜂方法和蜂具上都犯有一个致命的通病——那就是随意标新立异。某蜂友定地业余饲养中蜂已达10年,却是年年从头来。笔者看到他的蜂箱十分怪异…  相似文献   

7.
正4月14日开始从化荔枝初花,盛花期20天。初花期大约比往年提前十天,而收尾早了近一周,蜂友李少航今年已是73岁,养蜂50多年,3月17日晚上,他的15群意蜂搭乘蜂友的货车从赣州出发,于18日早上抵达荔枝蜜场地——广东省从化市神岗镇太平村。19日早上,赣州龙南市程龙镇蔡发房、廖光志的59群蜜蜂也抵达从化市鳌头。一箱箱的蜜蜂从车上搬运、整理妥当,生活物资搬进往年熟悉的果农家,已近响午。尤其是老李师傅,是养蜂人中的长者,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蜂业》2007年第7期看到王汉生蜂友的批评文章,我表示接受。因为蜂友们和我是一个心情,都是为了养蜂技术的提高和养蜂事业的兴旺。我们国家地域这么大,我更同意王汉生蜂友提出的养蜂技术应因地制宜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从1970年养蜂至今,发现有2位蜂友在使用蜂扫时不沾水,干扫,而问题出现在老养蜂员。一位是与笔者同村的养蜂员,今年75岁,1980年6月我回家看望父母时,让我给他组织育王群,发现他在扫蜂时使用蜂扫不沾水。今年3月15日,笔者去附近县蜂友家去看蜂,有位蜂友今年73岁,养蜂超过40年。这天最高温度达14℃,蜜蜂飞翔很好,他紧了几群准备春繁,我也发现他使用蜂扫不沾水,干  相似文献   

10.
我在春节前走访蜂场 ,看望了几位在养蜂生产转地途中因车祸受伤的蜂友之后 ,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心里搁着 ,不得不借《蜜蜂杂志》一角向蜂友们谈谈关于投办保险的问题。因为我发现 ,目前不少蜂场都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 ,甚至是与蜂友生死攸关的问题 ,即不少蜂场只顾埋头搞生产 ,玩命地追花夺蜜 ,却忽视了许多隐患。这些隐患一旦发生 ,致使许多蜂友留下终身悔恨 ,甚至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况。血的教训 ,必须引起蜂友们高度重视 !人们常说 ,养蜂事业是甜蜜的事业 ,殊不知 ,我们养蜂人无时无刻不与魔鬼擦肩而过。我们的许多经历 ,当回忆的时候 ,谁…  相似文献   

11.
邢汉卿 《中国蜂业》2006,57(7):42-43
众蜂友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谈成功的经验,谈失败的教训;谈养蜂与健康,谈养蜂与交友,总之话题都离不开蜜蜂。这一天.我们几个蜂友又相聚在一起,谈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个蜂友,是具有20多年养蜂经历的专业养蜂户,到1989年夏季,蜂群已发展到60群。他饲养的本地意蜂×黑蜂很适宜定地饲养,繁殖力强,采蜜量高,越冬性好,既省蜜又抗病。近几年来,我地出现了互相移虫育王的风气。1980  相似文献   

13.
回忆蒙蜂友     
<正>有一年,我把一年的《中国蜂业》12期杂志全部送给蒙蜂友阅读。他对移虫育王、分蜂、蜂病防治有了全面了解,我还免费送过巢础、蜂箱给他,他非常感激,蜂友间的感情令我终生难忘!蒙蜂友离开人世已经两年了。但是,我与他有关养蜂的事情却在我脑海里一幕幕挥之不去…。我人生道路曲折,离开学校去养蜂,没多久,又把蜂群处理后再返回学校任职。记得我把意蜂群卖给六吉村的黄蜂友,认识了六吉村的蒙蜂友。蒙蜂友饲养中蜂几十年,从来不花钱买蜂种,都是从大山里收捕回来养殖。一次,我和蒙蜂友聊天,他对  相似文献   

14.
一则短讯引起的思索读完《中国养蜂》1996年第6期《随意拦蜂车强行检疫并乱收费受到查处》这则短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一个养蜂者,尤其是那些转地饲养追花夺蜜的蜂友们一定会想的很多很多……。一、《中国养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养蜂...  相似文献   

15.
“数控养蜂法”的发表使我茅塞顿开,蜂友们公认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养蜂法。我有一蜂友王树森,他养蜂30年了,在1993年和他相识后,同他谈起了“数控养蜂法”。那时我只是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连载文章,我向他宣传,并共同探讨。1994年刺槐蜜花期他收入600...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这里有一位娄和贤蜂友,60多岁,养蜂近40年。娄师傅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能干,爱蜂如子,是远近有名的养蜂好手。他养的蜂,每年都群势强壮,生产的各种蜂产品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消费者和收购商都乐意购买他的蜂产品。娄师傅也通过养蜂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快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5月,因本村村民打架,娄蜂友好心去劝架,却被扯上了官司。这官司一打就是一年多,使得娄蜂友筋疲力尽,无心也无力管理蜜蜂,使自己饲养的80群蜂尽数损失。娄蜂友因好心劝架受了冤屈,又失去了心爱的蜜蜂,情绪十分  相似文献   

17.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19,(8):I0007-I0007
一年一度花又开,还见往日养蜂人。眼下,正是河北冀南地区荆条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蜂友齐聚太行山区的邢台县,为甜蜜事业而拖家带口,安营扎寨在路旁田野。邢台县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环境保护造就蜜源植物繁多,给养蜂产业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全县中蜂、意蜂养殖户超过1100户。  相似文献   

18.
就蜂业危机答读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开始,一些刚开始养蜂的蜂友来信想弃蜂改行;也有一些蜂友问何时能走出困境?还有一些蜂友问我怎样渡难关?蜂业危机是养蜂业存在的必然规律,是每一个以养蜂为生的人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企图回避它是不现实的。我1971年开始养蜂,1974年就碰到了蜂业第一次危机。当时我国唯一的“广交会”上出口不畅,王浆5月中旬停收,从逐渐收购到价格再次达到高峰是1980年。1981年价格又开始回落,1988年价格又达高峰,1989年价格又开始下降,1995年价格又过高峰,1996年价格又开始回落。现在门99年是第四次蝉业危机的低谷年份。第一次蜂业危机…  相似文献   

19.
教授学蜂记     
<正>自1995年标准化(数控)养蜂法培训班开班以来,已经举办了62届,学员4 000多人。对蜂友们积极学习标准化养蜂法我感触颇深,最令我震撼的是周景道教授。2001年,安徽省阜南县外贸局的曾昭俭蜂友,由于参加了第五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后养蜂效益大幅度提高,为了满足周围蜂友们渴望学习标准化养蜂法的需求,决定承办第七届标准化养蜂培训班。周景道老师是安徽淮北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兼任安徽省养蜂学会秘书长。他虽然已经68岁了,但为了全省广大蜂农提高养蜂效益尽快脱贫致富,在老母亲病重期间仍然去阜南县参加  相似文献   

20.
感情不能代替真理──就《“数控”讨论文章必须实事求是,旗帜鲜明》一文与朱德山蜂友商榷河南省濮阳师范(457002)王小平黑龙江省朱德山蜂友在养蜂生产中,成功地运用了《数控养蜂法》,连年获得高产。因此他十分崇拜杨师傅和他的《数控养蜂》法,旗帜鲜明地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