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括苍山上的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后昊村 ,有一户蜂农养蜂连年丰收 ,并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养蜂 ,脱贫致富。他就是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理事———朱唐森技师。朱唐森夫妇1995年养蜂98箱 ,产蜜16 3t,生产王浆135kg ,产蜂蜡180kg ,成为当年缙云县养蜂生产蜜、浆、蜡高产典型。全年总收入99258元 ,纯收入61885元。近几年 ,尽管自然灾害频繁 ,他仍然取得好收成。1996年 ,朱唐森夫妇养蜂90箱 ,年收入39370元 ,净收入9980元。1997年 ,他养蜂110箱 ,年收入77855元 ,盈利30955元。在贫困… 相似文献
2.
3.
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取多种收益.这是朱德同志于1960年2月20日为我国养蜂业提出的响亮的号召,也是党中央对养蜂业的鼓励和支持.《蜜蜂杂志》和《中国养蜂》等养蜂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给全国养蜂界提供了科学技术指导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履行好生猪屠宰管理职能,切实保障群众的肉食品安全,文章对湖南省宁乡市生猪屠宰行业及屠宰监管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存在的B类屠宰点设置风险大、肉品配送难以符合消费习惯、村组放心肉难以覆盖、执法监管力量较弱和牛羊禽类屠宰管理缺失等问题,作者提出了试点设立乡镇屠宰点、推行肉品配送服务、建立村组屠户备案制度和增强屠宰监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绥中市面海背山,气候湿润,山区及山地、丘陵地带的刺槐、荆条、芝麻是这里的三大主要蜜源。每年都吸引大量全国各地的蜂场来放蜂。绥中市有70 0多个养蜂户,饲养蜜蜂2 80 0 0多群,每年从这里出口的优质刺槐蜜达2 0 0 0吨。2 0 0 3年在绥中市委、市畜牧局、市科联、大连连洋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 0 0 3年12月2 5日正式成立了绥中市养蜂协会,由各乡镇的养蜂代表民主选举出蜂协会长及副会长、秘书长、常务委员和常务理事。通过集体讨论制定了九章6 0条的蜂业协会章程。建立了养蜂联合体,实行龙头企业加蜂农的产供销的先进产销方… 相似文献
6.
7.
在北京平谷金海湖畔有这样一位青年,她以一个80后的闯劲,紧跟时代步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新创业,以自己创办的企业和合作社,服务当地蜂农,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就是北京海鲸花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王金花,也是北京市蜂业行业首位80后女性合作社社长和平谷区青年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江淮养蜂高产稳产之措施安徽肥西县丰乐乡五四村蜂场(231231)刘齐勤江淮大地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是小转地和定地养蜂的理想场地,养蜂者只要抓住有利的蜜粉源条件,常年养强群,便可稳产、高产。下面谈谈近几年来我获得稳产、高产的几项措施,供本地和外地的养...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8月3日,烈日当头,文开芳副书记率赣州市养蜂学会党支部和学会常务理事班子成员一行5人,深入基层一线前往全南县百盛蜂业协会,对18县市区理事长单位,分片进行一年一度的走访、调研。全南县百盛蜂业协会是一个有凝聚力的优秀团队。老会长温全禄身体力行,凭着满腔热血,为百盛蜂业协会的成立,提出设想建议,贡献卓越;在养蜂能人的发掘、筹备成立协会的工作上,奔波忙碌,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6.
17.
<正>之所以用“发现”一词,是因为在2014年以前我对华绎之的了解几乎为零。对华绎之的认识和了解始于2014年我在扬州建立蜜蜂博物馆后,应扬州大学有识之士的建议,在博物馆内设立了“冯焕文纪念馆”时。一般认为,冯焕文先生是中国现代养蜂教育第一人,而在寻访冯焕文的史料中方才了解到华绎之先生乃是冯的“东家”和恩人,这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江浙地区的蜂业发展史,让我不仅对那段波澜壮阔的“西蜂东进”历史有一定了解,而且对这一时期“养蜂大王”华绎之的“蜂功伟绩”由发现到惊讶到钦佩!相信对于华绎之,与我有相似认识的朋友可能很多,我愿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并不完整的“考察报告”,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民国时期“养蜂大王”的“蜂彩”! 相似文献
18.
<正>(续上期)笔者离开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给了我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黑政办发(1980) 85号《关于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的通知》的文件。这个文件的下发,使黑龙江省养蜂业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改变。也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才让我走出了大山。当年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下发之后,督办落实文件的力度挺大。1980年6月下旬的一 相似文献
19.
20.
笔者自从1974年到蜂场之后,就担任蜂场场长,肩负起管人管事的责任。这个职务是个即没有权力又吃苦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那些年,在管理蜂场的工作中有过多少烦恼、辛酸、痛苦和委屈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