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蜂人都知道 ,大小蜂螨是西方蜜蜂生长繁殖的一大敌害。蜂螨危害严重时 ,蜂群灭亡 ,蜂产品无收。笔者经过几十年养蜂和防治蜂螨的实践 ,总结出了采用全年只用 3天治螨的方法 ,效果良好 ,能将蜂螨全年在蜂群中的寄生密度和对蜂群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有兴趣的蜂友不妨一试。经笔者多年观察 ,蜂螨从早春蜜蜂开始产卵繁殖便同步进行繁殖。在我地七八月份蜜源断绝、气温最高、蜂群繁殖下降时 ,蜂螨寄生率和危害程度最高 ,此时如不及时防治 ,蜂群越夏后发生秋衰 ,秋繁时难以复壮 ,初冬时由于蜂少不能安全越冬 ,严重的全群灭亡 ,这是蜂螨在蜂群中…  相似文献   

2.
<正>一、蜂螨危害蜂群的特点越冬前治过螨的蜂群,在蜂群繁殖发展期一般不会暴发严重螨害,此时蜂王产卵处在高峰期,巢内雄蜂房出现,虽然蜂螨繁殖加快,但对蜂群危害不显著。流蜜期间为了提高蜂蜜产量,往往控制蜂王产卵,而蜂螨的繁殖却无法控制,所以流蜜期过后出现螨害特征(残翅蜂、爬蜂)。夏季由于高温,蜂王经过春季繁殖高峰后,产卵力下降,蜂螨繁殖却达到高峰,特别是小蜂螨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7,(12):23-24
<正>1只大蜂螨寄生在蜜蜂体上,就好比1只大螃蟹爬在人身体上,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蜂螨要吸吮蜜蜂的体液,严重影响蜂群正常繁殖和健康,降低蜜蜂的采集力和抗病力,使蜂群极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疾病和盗蜂相加在一起,不要说生产蜂产品,就连保住蜂种也将成问题。所以说,蜂螨是诱发各种蜂病和盗蜂的最根本的原因。一定要秉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大、小蜂螨防治工作。首先,要紧紧抓住秋冬季扣王断子期的大好时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饲养的蜜蜂有很多种蜂病,其中蜂螨对蜂群危害最大。危害蜂群的蜂螨主要有大蜂螨和小蜂螨,从春季开始寄生在蜂体吸食蜜蜂体液生存,蜂王产卵后潜入巢房,在封盖巢房内繁殖。由于是春季外界气温低,蜂群发展受到限制,蜂螨数量不多,增长也不明显,这时从表面看不出危害,但随着气温升高,季节的变化,蜂螨也随着蜂群发展不断增加,8月达到高峰,我们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南汇县商业局在11月8日—10日召开了治疗蜂螨现场会议,现将会议简况介绍如下:该县5,000多群蜜蜂,都染有蜂螨。严重的每10只蜂有4只蜂身上有蜂螨,一般的每10只蜂中有1—2只蜂身上有蜂螨,蜂群很弱。由于蜂螨的严重危害,影响了蜂群的质量,这对1959年大量繁殖蜂种  相似文献   

6.
入春以来我场蜂群的寄生蜂螨对以往使用的几种蜂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几次用药效果均不满意.在杂志上看到山西卫鹏制药有限公司已通过兽药GMP达标,它的国标新药"卫鹏蜂螨克"、"卫鹏蜂螨清"两种蜂药,我决定先在少数蜂群中做一下试验.选6群蜂分两组每组3群,第一组24框蜂,用"卫鹏蜂螨克"一支(0.5 mL),对水600 mL;第二组29框蜂,用"卫鹏蜂螨清"1支(2 mL),对水1 200mL.于2005年5月20日对两组蜂群进行喷洒用药.  相似文献   

7.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8.
蜂螨严重地威胁着当前养蜂生产。为了探索防治蜂螨的方法,1964年我采用23.4框蜂进行了一些观察和防治试验。一、蜂螨的生活史蜂螨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害虫,它的一生是在蜂群里渡过的,但是蜂螨的繁殖是随着蜂群内部的变化而变化。当蜂群开始繁殖,则蜂螨也开始活动,到蜂群发展起来,箱内巢脾上  相似文献   

9.
范道钦 《蜜蜂杂志》2004,(12):25-26
在蜜蜂病敌害中,蜂螨是对蜂群危害最为严重的敌害之一。养蜂人若不谨慎对待,一旦螨害发生,轻则群势受损,重则全群覆灭。我们在养蜂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摸索防治蜂螨的经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 了解蜂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大蜂螨主要寄生在蜂体及巢房中。蜂群春繁后有封盖子脾时蜂螨开始繁殖,随着子脾增多和群势的增强,蜂螨寄生率则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秋季,群势下降,子脾减少,但蜂螨仍处在繁殖期,并向少量子脾与蜂体集中寄生;秋末冬初,当蜂群内无子脾,大蜂螨也停止繁殖,并以成螨状态寄生于蜂体,以吸吮蜜蜂体液为食,随蜂越…  相似文献   

10.
颜峰 《蜜蜂杂志》2023,(12):39-40
<正>在饲养意蜂全年繁殖和生产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有2次或以上的关王断子期,而各位蜂友的关王断子期各不相同,与开繁时间即整个蜂群的繁殖周期密切相关。危害意蜂群的两大寄生虫是大蜂螨(雅氏瓦螨)和小蜂螨(亮热厉螨),并且两大寄生虫的生存数量与蜂群的繁殖周期成正相关,蜂群的繁殖周期越长,大小蜂螨的繁殖周期也越长,相应的寄生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1.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防治蜂螨的方法有药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两种。在综合防治中主要是: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改善蜂群的生活条件,提高蜂群的生活力;结合蜂群的四季管理,采用提出封盖子脾,利用飞翔蜂分蜂以及彻底换箱换脾等方法,中断蜂螨的生活史;抓住春、秋两季进行彻底的治疗;春、夏季勤割雄蜂房,减少蜂螨的繁殖。根据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的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是不够理想的,必须采用综合防  相似文献   

13.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定地蜂群夏季常见病敌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地区自6月进入夏季以后,外界蜜粉源锐减,定地饲养蜂群的繁殖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在目前的养蜂生产方式下,对定地饲养的蜂群夏季常见病敌害及其防治措施,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介绍如下。1蜂螨江淮地区为害蜂群的蜂螨种类主要是大蜂螨。由于夏季外界蜜粉源锐减甚至枯竭,蜂群繁殖出现下降趋势。虽然现在的生产性蜂场多以喂糖取浆的方式进行生产,使蜂群的繁殖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但蜂群长期以来与环境协同进化所形成的繁殖节律,使蜂群仍表现出繁殖下降的情况。虫口数量减少,使得蜂螨的寄生率相对提高。蜂螨的寄生不仅危害成年蜂,而且…  相似文献   

15.
蜂螨一直是养蜂业的头号病虫害。药物治螨不但易使蜂螨产生抗药性,而且还污染蜂产品。同时蜂螨携带的细菌和病毒还会使蜂群产生如美洲幼虫腐臭病、麻痹病、白垩病、爬蜂病等其他病害。物理治螨专利技术就是根据蜜蜂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在蜂螨繁殖阶段利用加热的方法将蜂螨集中杀死,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蜂群中蜂螨的繁殖,把蜂螨对蜂群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蜜蜂健康水平。这对蜂业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蜂螨是寄生于蜂体或蜂群中的一种寄生虫。当它的寄生率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蜂群的健康发展,轻者导致蜂群发展缓慢,影响蜂群正常采集,收入减少;重者造成整群蜂垮掉。《中国蜂业》上讲了不少治螨方法,蜂药厂家也介绍了不少的"奇特"药物,但还是有不少蜂友受到蜂螨危害。究其原因有三:1.养蜂者麻痹大意;2.使用假冒伪劣的蜂药;3.配制蜂药比例不合适。  相似文献   

17.
文彬 《中国蜂业》2009,60(3):54-54
2008年8月,在美国夏威夷岛首次发现大蜂螨。夏威夷农业部的工作人员抽样检查了150群蜂,发现5群蜂及2个分蜂群有大蜂螨。每个检查点相距1英里,还未有迹象表明蜂螨迅速传播,在商业养蜂者饲养的蜂群中没有发现大蜂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蜂螨是蜂群百病之源,有效控制蜂螨的常规方法是蜂群断子。在黑龙江地区养蜂,蜂群断子期通常在9月底或10月初,选择断子期治螨是因蜂群断子后所有蜂螨都附着在蜜蜂身体上,而非断子期60~80%的雌螨会潜入巢房,并在巢房内繁殖,被蜂螨附着的蜜蜂与杀螨药物接触,蜂螨被杀死,而在封盖巢房内的蜂螨会生存下来,尤其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殖,蜂  相似文献   

19.
蜂螨是在封盖子房内寄生繁殖的,采用药剂驱杀只能杀死成年蜂身上的螨,而换箱换脾结合药物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换箱换脾的同时,损失了一部分幼虫,影响蜂群群势的正常发展。根据我在实践中的观察体会,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也能起到控制蜂螨繁殖的作用,具体办法是:一、利用分蜂或者组织交尾群换王的方法中断封盖子,进行治螨:在分蜂的时侯,将蜂群的全部封盖子和大幼虫脾连同一部分幼蜂提出,放入另一箱内。放脾时幼虫脾在中间,封盖子脾或子少的脾在两边,最外侧放2—3个蜜粉脾,诱入一只事先准备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用好升华硫,把药害降到最低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申俊 《蜜蜂杂志》2005,25(10):30-31
小蜂螨伤及蜜蜂子脾,危害性比大蜂螨严重。入秋进入小蜂螨高发期,小蜂螨繁殖迅速、来势凶猛,不及时防治很容易造成全群消亡。应该重视防治小蜂螨,不能掉以轻心。从防治小蜂螨效果上看,就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蜂药而言,传统药物升华硫仍是首选,其效果是其他蜂药难以替代的。升华硫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控制小蜂螨,使蜂群正常繁殖;使用不当会使蜜蜂中毒,甚至使蜂王停产1月之久,造成群势下降的严重后果。所以,用升华硫治螨要小心谨慎。我多年使用升华硫,并有沉重教训,并不断从挫折中完善了使用方法。现将心得体会介绍给同行,具体如下。1正确认识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