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祥程  侯卫萍  刘霞 《森林工程》2014,30(5):150-153
随着林区车辆管理要求的提高,建立一个林区车辆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林区车辆监控系统的车载终端平台,包括平台设计,GPS模块、ARM处理器和GPRS模块的选型,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层次的设计。结果表明,该终端平台能够满足林区车辆数据采集,以及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等功能,可以实现林区车辆智能化监控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森林火灾形成初期情形下的多节点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模分析林火形成初期周边林区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特征重要性排序,发掘林火形成初期不同的林区环境因子对模型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林区环境监测提供一定的算法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森工伐区调查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工作流程、伐区调查存在的特殊性、伐区调查数据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伐区调查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DCCA排序技术对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类型划分,并定量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阿尔泰小东沟林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灌丛、欧洲山杨林、苦杨林、疣枝桦林、新疆落叶松林和新疆落叶松与新疆冷杉、新疆云杉的针叶混交林)。DCCA排序分析表明,海拔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类型、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水分含量和大石砾含量等土壤因子是影响阿尔泰林区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林区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地形和土壤因子的共同作用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DCCA排序技术对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类型划分,并定量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阿尔泰小东沟林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灌丛、欧洲山杨林、苦杨林、疣枝桦林、新疆落叶松林和新疆落叶松与新疆冷杉、新疆云杉的针叶混交林)。DCCA排序分析表明,海拔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类型、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水分含量和大石砾含量等土壤因子是影响阿尔泰林区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林区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地形和土壤因子的共同作用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林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高冗余度,提出一种基于LEACH路由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数据融合算法。通过林区高密度的反馈数据,验证该算法提高了数据融合的高效性,该算法针对周期性的信息反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特别适用。因为林区的一些生态数据的监测只是周期性的去采集处理,所以该算法适用于林区的高数据周期性的数据采集、融合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和无线网络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探讨了数据采集卡设置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受环境干扰较小,且滤波、分析、存储及回放等功能强大.可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多路多信号数据采集和分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实时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8.
林火气象站提供的气象数据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我国气象台站数量和密度较低,远离林区的气象台站所测定的气象因子数值与林区的气象因子数值有较大出入,难以满足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需求.林火气象站的观测和建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本文简要的介绍林火气象站的发展,以及气象观测场的选择、林火自动气象站的原理和安装等.  相似文献   

9.
松江河林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江河林业局辖区森林资源二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从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龄组结构及林分消长动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调查因子的变化原因,总结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并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提出了松江河林区森林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0.
AHP在林区路网多目标综合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目标综合决策基础上进行林区路网规划,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林区路网规划中的各个控制点之间的线路方案进行选择,使林区路网在环境影响、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多方面获得最佳综合效益,为林区路网规划提供了一种系统、简洁、适用的多目标定量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森林环境因子监测平台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霓虹  戴巍  杨英奎 《森林工程》2015,(2):103-107,111
针对森林环境因子监测的需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森林环境因子监测平台的构建中。监测系统以多个类型的传感器为核心,应用ZigBee技术组建无线传感网络,结合物联网网关,完成温湿度、光照强度、降水量等森林环境因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工作。在对采集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研建面向用户的交互式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实现硬件智能控制和数据综合管理,最终达到森林环境智能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为主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定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及TOPSIS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631 4,其经济发展处于攻坚阶段。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距目标差距较大的现实,提出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接续产业建设等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 115 个地级市与 25 个省直管 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 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 5 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 (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 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 6 个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GIS技术,结合通用水土流失(USLE)方程,利用气象资料、DEM数字高程、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数据,对迭部县扎尕那林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面积的89.03%,87.81%的土壤侵蚀发生在4 000 m以下海拔范围;32.79%的土壤侵蚀发生在25°~35°的坡度上;32.62%的土壤侵蚀发生在阳坡;29.06%的土壤侵蚀发生在暗棕壤;50.25%的土壤侵蚀发生在草地。对土壤侵蚀模数和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带法,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典型的热带针叶林与阔叶林交错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研究区域内环境因子的综合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经针阔交错区的变化,土壤 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钾含量都表现为阔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针叶林区,全钾含量、凋落物厚度和群落类型光因子表现为针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阔叶林区,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和土壤砂砾含量变化不显著;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含量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间都显著相关;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 pH、土壤有机质含量、凋落物厚度和光因子对第1轴的贡献最大,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对第2轴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花石山林区金矿勘查工程测量中GPS控制网的建立、数据采集与处理、基线向量求解及平差计算等,并对GPS网进行了精度分析。对于在林区植被密布、地形复杂、通视条件相对较差等情况下布设GPS控制网,不仅能够保证测量精度,而且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的有效预测是减少火灾所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云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且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生森林火灾,加之平均海拔较高,扑救山火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如能有效构建该区域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将为我国西南林区森林火灾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提取了云南省1999—2019年森林火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ArcGIS 10.7软件,随机建立与火点形成1∶1数据随机点,使数据符合二项分布,对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日照时长、海拔等24类驱动因子进行空间信息提取,并用SPSS 25.0软件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模型检验方法,分析影响云南省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适用性,根据ROC曲线坐标确定了最佳阈值,划分了该地区的高火险区域。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极大风速、归一化植被指数值(NDVI)等6类驱动因子,与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发生存在显著关系,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准确率可达到82.3%。模型AUC值为0.894,通过计算得出云南省火险划分最佳阈值为0.645。构建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分析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及自然保护区管护业务对位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连续主动定位、保护区信息采集实时回传和林区巡护人员考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引入位置服务技术, 可为其提供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混合定位算法、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巡护人员位置采集、巡护数据采集、林业气象数据采集和轨迹回放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云存储、云检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在平台端实时接收外业采集数据并在地图上展示及分析统计, 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该系统可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森工企业在拟定采集工艺时,必然要考虑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问题.在新的作业条件下,需要开发新型集材装备,既能满足木材生产又能减少对林地环境的不利影响.三角履带是融合了轮胎与履带行走机构的优点而研发的新型行走机构,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本文对多功能集材机三角履带的主参数做分类概述,三角履带的主参数主要由集材机的相关参数和环境的相关数据共同决定.运用建模的方法对5种不同集材机主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实验获得诸如坡度、伐根高度等林区作业环境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然后依据以上数据通过理论推导出5种不同多功能集材机三角履带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