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尾桉是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在栽培措施上要满足它的造林学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性能。本项试验探讨巨尾桉速生丰产最适宜的种植点配置造林方式。在单位面积株数(每公顷1665株)相等的条件下,采取4种种植点配置方式,生长量和蓄积量差异明显。3年5个月生,株行距1m×6m的平均树高13.72m,平均胸径10.14cm,每公顷蓄积量68.76m3,长势名利前茅。1试验方法1.1立地条件试验林地位于广西灵山县三隆乡,年平均气温21.7℃,年降雨量1649.1mm,年无霜期356.5日。地表石砾裸露,植被稀疏,土质贫瘠,pH值5.0,有机质0.59%,全氮0.… 相似文献
2.
尾巨桉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东门林场13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研究对象,研究尾巨桉无性系6种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尾巨桉6种密度处理间,林龄6年生前树高差异较小,6年生后差异开始显著,林分密度越大,高生长越小。各密度处理胸径生长在各生长阶段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胸径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且差异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各密度处理胸径生长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前3年,2年时各密度处理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或超过3.5cm。各密度处理蓄积生长量在各生长阶段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的密度处理,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峰值的年龄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的密度不同的株行距在同一年达到峰值,数量成熟年龄与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广东省郁南县西江林场设置了4种株行距(1.7 m×4 m,2.0 m×4 m,2.5 m×4 m,3.0 m×4 m)试验,分析不同造林密度(1470、1250、1000、833株 ·hm-2)对0.8~7.8 a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除0.8 a生的林分保存率外,其它年龄的林分保存率均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470株 ·hm-2与其它3种密度间的林分保存率存在显著差异;造林密度对林分平均高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较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逐步递减,1470、1250株 ·hm-2与其它两种密度间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在2.8~7.8 a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7.8 a生时,以1250株 ·hm-2为造林密度的林分蓄积量最大,达195.0 m3·hm-2,分别比造林密度为1470、1000、833株 ·hm-2的林分高16.28%、5.86%和14.37%.以获得较高的林分蓄积量为目标,初步推荐1000~1250株 ·hm-2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木冠幅生长与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广东电白巨尾桉和刚果12号桉无性系0.5、1.5、2、3和4年生林木的冠幅生长。试图探索其各年龄阶段的适宜密度,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确定造林密度,抚育间伐和经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巨尾桉冠幅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1.6983+0.1032X r=0.4756。显著性 F 检验为显著。刚果12号桉冠幅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0.9235+0.1317X r=0.8344~(**) 显著性 F 检验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量化认识旱季尾巨桉的径向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桉树林的木材产量及其科学经营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指导。【方法】应用DC3型径向变化记录仪对5.5年生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进行连续监测,同步观测林内外各环境因子,分析旱季径向变化与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受树干水分平衡因素的影响,旱季晴天尾巨桉的树干径向日变化呈现出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其日最大值出现在9:00—10:00,而最小值出现在16:00—18:00;雨天树干呈持续膨胀后保持不变,最大值较晴天晚约2h。旱季尾巨桉树干径向累积增长为波动性上升过程,可分为相对稳定期、快速增长期及失水收缩期3个阶段。在整个旱季内,各个时期径向生长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结论】土壤水分和温度是影响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若旱季能够通过采取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灌溉等)等有效的经营措施,将对尾巨桉树干的径向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花序桉、尾巨桉在漳州平和西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相同的营造林措施进行管理,8 a林龄时2个树种均表现较好的速生性,但大花序桉的主要生长指标优于尾巨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分别为:21.2 cm、21.4 m、0.332 5 m3和389.03 m3·hm-2,分别比尾巨桉大25.44%、10.31%、64.12%、56.19%,但保存率少4.88%。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造林密度巨尾桉生长规律及轮伐期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表明 ,在造林密度 840~ 2 5 0 5株·hm-2 范围内 ,随着密度的增加 ,树高的速生期有着延长的趋势 ,而胸径及材积的速生期有着缩短的趋势 ,数量成熟期也随密度的增大而有缩短的趋势 ,但密度过密不利于胸径、材积的生长 ,而过稀因早期冠幅的生长会抑制主杆的生长 ,致使单株材积低且数量成熟期长 ,难以收到好的经济效益。依培育目标及市场经济需求 ,确定造林密度宜采用 12 0 5~ 2 5 0 5株·hm-2 ,最佳轮伐期 4~ 6a 相似文献
11.
以小密度667株.hm-2在3个立地指数22、24和26条件下,16年生林分生长结论为:(1)立地指数22、24和26达到中大径材培育目标的时间和年均生长量指标分别为10 a、8 a和7 a,年均生长量分别为21.6、27.2和31.1m3.hm2。(2)胸径生长和分布:胸径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2 a胸径每年生长超过4 cm,第3年超过2cm,4~6年超过1c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 a的观测过程中,每年都稳定超过0.4 cm;在生长前期,2年生时,只有2~3个径阶;到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7个;到1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10~11个(。3)平均高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3 a树高生长均超过3 m;第4~5年超过2 m,5~10 a超过1 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年的观测过程中,每年稳定超过0.6 m。(4)蓄积量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第4年,且峰值都很大,指数22、24和26的峰值分别为43.3、52.23和54.69 m3.hm-2,为平均生长量的2倍,峰值过后年生长量迅速下降,第1年下降超过10 m3.hm-2,第2年下降7 m3.hm-2,以后逐年下降,但降幅收窄;指数22、24和26的连年与平均蓄积生长曲线的交叉点均出现在第7年。 相似文献
12.
13.
14.
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的幼林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留萌密度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lla×E.grandis)萌芽林生长量的影响,分4个生长时期(0.3年生,1.4年生,2.3年生和3.3年生)对广西东门林场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留萌1株和留萌2株)的萌芽林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留萌密度下桉树萌芽林的胸径,树高及林分蓄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留萌1株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显著高于留萌2株的萌芽林,而且这种差异会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留萌2株的林分蓄积量表现出高于留萌1株的萌芽林的态势,但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16.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为造林品系,设计了5种不同造林密度和6种不同施肥组合进行造林示范,对43个月生不同造林措施示范林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巨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林分蓄积量则有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趋势,最高密度的林分蓄积量最大,达129.28 m3/hm2;造林后追肥可明显促进林木生长,追肥的林分蓄积生长量是不追肥的166.7%,并且以追肥用量大的林木生长效果更好;在造林后1个月及时追肥情况下,可选用磷肥或复合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和造林密度对巨尾桉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的林地清理方式和造林密度对巨尾桉林分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对巨尾桉林分早期(1~3 a)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造林密度在835~2 500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树高速生期有延长的趋势,而胸径及材积速生期有缩短的趋势。造林过密不利于胸径、材积的生长,而造林过疏,早期冠幅的生长会抑制主干的生长,致使单株材积低且数量成熟期长,难以收到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1993年定位连续调查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表明,巨尾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材积连年生长量峰值分别出现在1,2,3,3年;平均生长量除材积的推迟1.3年,其它林木因子都在同一龄期达到高峰;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达15.8m,平均胸径11.6cm(带皮)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1.2979m^3/hm^2。可见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快速,适宜于短轮伐期集约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