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临沂市内杞柳品种单一、抗性差、产量低、综合性能指标欠佳等突出问题,通过自由授粉原种株育种和自然原种株(芽变)育种两种途径,获取丰富的无性系育种材料,从中进行表型单株选择,选育出无性系22个。为正确评价23个无性系号(含对照048)的品质特征,对决定其品质的4个性状指数进行研究,并以4个性状指数为聚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选择出单项性状"优系"类群。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锥粟16个无性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速生性、抗性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对无性系各性状的观测数据作线性正交变换,使它们转变成为一组互不相关的特征性状,彼此独立地参入综合评价,提高了综合选择的准确性,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秀的Ⅰ类无性系C-09,其平均单株产量达5.90kg;选出了性状优良的Ⅱ类无性系C-07,C-06,C-10,其平均单株产量4.72kg.优选无性系的平均单株产量遗传增益为31.53%,果实增大67.99%.  相似文献   

3.
在华山松结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的基础上,以各无性系间的单株产籽重、千粒重、出种率等为选择指标,对紫溪山华山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内78个无性系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98,46,42,4和92号等5个无性系综合选择指数(I)值高于1.50,且产量稳定,可选为高产优质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也是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树种。生长量是杨树的重要性状指标,但除此之外,容积密度和纤维长等在材性上表现较佳的优良品种的培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杨树材质研究过去大多都只一味地注重和研究与材性有关的性状,此次我们利用多个性状求出了选择指数,然后初步选择了生长量较好,且容积密度等材性性状也表现良好的无性系。调查对象为湖北省石首市原种场内栽植的13a生中天1号、中天4号、中潜1号、中监1号等13个无性系。调查项目为胸径及容积密度、纤维长、弹性模量等材性性状.参试株数为每个无性系16株(1个小区4株,重复4次)共208株。采用“日本林木育种中心”开发的方差分析软件Lsab02和Lsab21求出了最小二乘推定值,对无性系进行了评估,并利用胸径、容积密度、纤维长等性状求出了选择指数,初步选择出了生长和材质上均表现较佳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对3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核果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了各无性系果实、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33个无性系果实性状以及产量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鲜果产量(变异系数为85.78%),其次是果质量(12.05%)、果皮厚(11.29%)、果高(6.34%)、果型指数(5.74%)、果径(5.31%),这与33个无性系核果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单株核果产量、核质量、出核率、核高、核型指数、核径)保持一致;不同无性系果质量与核质量、果高与核高、果质量与核质量、果径与核径呈显著正相关,即果实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着核果的大小和形状;聚为一类的无性系,其试验所测得的12个指标越接近(差异越不显著),反之差异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油料树种光皮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光皮树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特征和制定选优标准,对湖南、江西和湖北3个主要产区自然分布的野生光皮树群落进行调查,初选出112株优株。制定复选标准,复选得到35株优株材料。将复选优株1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优株选择综合评判决选出16个光皮树优株,其中15株实现无性化并培育出无性系嫁接苗。以15个优株的无性嫁接苗进行无性系测定试验、选育出经济性状优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6个优良无性系。优良无性系2007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  相似文献   

7.
采用盐溶液培养,对受害症状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灌木柳14个种,31个原种无性系和310个杂种无性系的耐盐性,以期为耐盐灌木柳选育中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并筛选出耐盐和敏盐的亲本和杂种无性系。结果表明:(1)灌木柳14个种间的耐盐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害指数为22.22%—98.61%。其中二色柳盐害指数最低,为22.22%;细柱柳、黄花柳和钻石柳指数最高,为97.22%—98.61%;杞柳和欧洲红皮柳种内无性系间盐害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以P295和P665为母本的子代代有超亲优势,其中P295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超亲优势达37.97%。以P102等4个无性系为父本的半同胞子代耐盐性均有超亲优势,其中P585的半同胞子代超亲优势达35.85%。P294×P671等4个杂交组合的全同胞F1代耐盐性均表现出中亲优势,其中P295×P681的F1代中亲优势达43.36%。(3)341个原种和杂种无性系中,3个灌木柳原种无性系和10个杂种无性系盐害指数为0—25%,较耐盐;4个灌木柳原种无性系和11个杂种无性系盐害指数为100%,较敏盐。  相似文献   

8.
脂材兼用型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脂、材兼用型思茅松无性系,进行无性系繁育及推广种植,同时为下一代育种群体补充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对17 a生的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生长及产脂力测定,分析其生长、产脂性状变异规律,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显示:产脂力及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63.06%及35.56%,其产脂力和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无性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生长性状和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0.83~0.93)。各性状受较高的遗传调控,遗传稳定性高,从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是可行的;初步选择出3个脂材兼用型思茅松优良无性系(87,83,91),这3个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和平均产脂力达14.91 m、19.72 cm、0.204 m~3和72.24 g/10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为22.0%、22.6%、71.4%和321.5%,增益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台山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改良种子园营建于1988—1997年,为评价该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品质,项目组在种子园内采集无性系的自由授粉种子并营建子代测定林。文章根据1块营建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子代测定林4、13、18 a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改良种子园的现实增益,评价建园无性系的选择效果,选择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结果如下:3个年份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生长量方面,改良种子园子代显著甚至极显著大于湿地松一代种子园子代,18 a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09%、4.70%、15.08%;根据单株材积育种值选择出优良亲本无性系6个,其育种值介于0.050 5~0.186 1 m~3,其中有5个亲本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已得到多次验证,可以作为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甚至是核心育种亲本;新选优树15株,其单株材积育种值介于0.114 9~0.276 9 m~3,可充实到新一轮的育种群体中。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主成分遗传距离分析、选择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等4种多性状选择方法进行尾叶桉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多性状选择方法均有利弊.综合来看,多性状选择指数可选择出综合性状好的无性系,是评选生长、形质和材性兼优的尾叶按无性系的理想方法.应用选择指数法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构建了42个尾叶桉无性系的选择指数方程式,以大于选择指数平均值加上一个选择指数标准差为标准,有6个无性系入选,入选率为14.286%.  相似文献   

12.
170个红松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性状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红松无性系营建坚果用材林。[方法]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17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38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单株出籽量、千粒质量、球果鲜质量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外(P=0.280),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66.09%;除发芽率外(0.07),各性状重复力均超过0.4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680r0.975);除发芽率外,各结实性状间也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411r0.996);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看,胸径和单株材积与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及单株出籽量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0.201r0.227)。利用生长性状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17个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单株材积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9.42%和32.20%;根据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初选出的17个无性系千粒质量和单株出籽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9%~142.99%;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初选的17个无性系各指标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2.23%~137.44%。[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利用生长性状、结实性状及生长与结实相结分别初选出适用于不同育种目标的1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无性系138均被选出,表明该无性系生长及结实均较优良。  相似文献   

13.
选择生长、结实、子代因子,采用q检验和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对34年红松无性系分别进行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按无性系生长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29%;按生长、结实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22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7. 8%;按生长、结实、子代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8. 5%。  相似文献   

14.
观测北京、河北、河南3地点的1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试验林,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性状的差异均极显著;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主干通直系数、树体形态系数、抗病虫指数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别。材积生长量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型不同(“广适型”、“高产型”、“低产型”)。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木材密度、主干通直系数、树体系数和抗病虫害指数的重复率分别为0.580、0.536、0.390、0.411和0.500,性状经济权重分别为0.35、0.25、0.10、0.10和0.20,建立多功能型无性系的选择指数,其综合育种增益比对照品种≥15%为中选优良无性系新品种。为北京、河北、河南分别选育出8个、7个和6个优良无性系,平均综合增益分别提高23.9%、24.9%和21.0%;3个地点都中选的37、351、9832和1012等优良无性系的平均综合育种增益提高25.1%。所选无性系皆为雄性,显著提高了城乡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海拔600m)。1978~1979年进行选优,调查的性状有;树高、胸径、地径、冠幅、坚果高、坚果宽、单粒重、结实量、最高产量、分枝层次数、主枝数量、大小年现象、抗性、叶面积指数、每簇着果数和主干高度等性状。1987年结合营建无性系收集园,进行无性系测定,采完全随机(CR)设计,每个无性系定植50~80株不等,开始结实后,每个无性系随机选择8~10株,进行定株观测。观测的性状包括:1987~1993年单株坚果产量、树高、地径、冠幅、单片叶面积、标准枝每米叶片数量、主枝数、物候、抗性、坚果大小、单果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6.
对13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选择出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高且材质优良,可作为纤维材在闽南山地重点推广应用的优等无性系C1、C6、C9和C10,近4年生平均树高、胸径、杆材重量、纤维产量分别可达16.0 m、13.9 cm、47.5 kg.株-1和21.9 kg.株-1,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长宽比分别为0.569 g.cm-3、0.926 mm和56.3;选出生长量(产量)较高且材质优良的无性系有EC1、C2、C3、C4,这些无性系可根据闽南山地的具体立地条件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 杉木无性系育种是用科学的育种程序选出优株,是用无性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此后代保持了优株的优良特性。此法比用有性繁殖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我场自1978年开展杉木无性系育种试验以来,已用杉木无性系造林8.67公顷,并初选出190个杉木无性系。一、选优方法(一)单系和多系选择相结合我场从1973年以来,已筛选出杉木优良家系8个,最佳种源2个,从这些材料营造的2—8年生的杉木幼林中,进行单系选择,入选率一般为0.1—0.3%。1983年从三年生的优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宏伟种子园收集的红松全分布区的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结实性状进行观测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628个无性系中,选择出红松结实性状特别优良的无性系11个,优良无性系51个,共计62个。为今后建设红松种子园和果林基地提供了实践依据与基因储备。  相似文献   

19.
对林口青山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子园29个无性系的种子形态性状调查与15个无性系的松仁营养成分检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无性系种子的球果质量、种子质量、出仁率、千粒质量、种仁质量、含水率、油脂、蛋白质、多糖在无性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红松无性系的形态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变异分析,表明种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为优良性状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多性状综合选择出LK27、LK3无性系作为营建红松坚果林的优良无性系,为仁用红松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和优良种质材料,为坚果园和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长阳、郧县等地10余万亩野生木瓜为试材,采取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野生木瓜群体中发掘、收集、选择出56株预选单株,连续3年对其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复核鉴评,确定表现优异且产量稳定的20株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圃,在长阳、鹤峰、武汉等地开展无性系比较试验与品比试验,在对花期性状、生长性状及丰产抗逆性等的观测比较基础上,筛选出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类型,即"鄂木瓜1号"和"鄂木瓜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