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目概况 甘肃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通过采用植树造林、工程治沙、天然植被封护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治理沙漠化土地72803.6公顷,增加项目区林草植被,有效遏制沙漠化扩延,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金昌市光电项目区植被治理与恢复,分析了金昌市气候、植物资源等条件,总结了光伏项目区植被恢复重建试验结果,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加强施工管理,选用抗旱造林树种、做好办公区域的绿化美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适当种植生态经济型沙生植物,大面积光伏电板阵列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补播乡土旱生植物,培育和栽植易生根沙生树种营养钵苗。  相似文献   

3.
植物固沙     
流沙既然是沙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产物,反过来说,若使流沙的植被恢复起来,流沙便得到治理。我们识别一个沙丘的固定程度,通常把植被覆盖度在15%以下的沙丘称为流动沙丘,覆盖度在15~40%的为半固定沙丘,覆盖度在40%以上的为固定沙丘。这都说明植物与固沙的密切关系。植物不仅可以固定流沙,而且由于它的更新繁衍,还可以把没有生产力的流沙改变成为富于有机质和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资源,因此,植物固沙被认为是治理流沙的最有效、最持久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年、2005年TM影像和2008年SPOT影像,对多伦县植被覆盖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植被低覆盖度减少了1410009km2,占2000年低覆盖度总面积的34.26%;中覆盖度增长了8倍;高覆盖度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1倍。由此看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放牧、旅游、围封等3种人为干扰方式对荒漠草原景观格局影响的相关文献,归纳其主要研究结果,认为放牧会导致草原斑块化现象发生,不同的放牧方式使草原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得复杂化,较大尺度斑块被割裂,植物群落株丛趋向于小丛化,进而导致草原整体景观趋于破碎化与复杂化;旅游破坏了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导致植物多样性减少,其中旅游道路表现出强烈的分割作用,被分割后的草原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呈现出具有多种要素分布的格局状态;围封促使围栏内植被状况逐渐好转,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得以提高,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形成由于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所引起的辐射状景观格局,但长时间围封会使景观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青岛东部废弃建筑石材矿山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植被系统中的植物生长势、多样性和盖度,以及治理技术对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对生态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坡面植被覆盖达到95%以上,植物根部已经深入营养基质下部岩石裂缝;3个样方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0.75和0.76,多样性指数较高且相差不大;植被恢复后土壤容重降低了17.61%,最大持水量提升了15.07%,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通过生态治理技术建立的植被总盖度、植物密度和生长速度都高于自然植被;植物群落多样性好,整体协调性高;该技术还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状况,提高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2003年以来进行的植被生态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紫金山矿山开采前后植被恢复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结合测定恢复地重金属污染情况,综合评价紫金山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紫金山金铜矿矿区生态植被群落恢复中,乔木层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较少;灌木层恢复较好,物种已达到12种;草本层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都呈上升趋势;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降低,生态恢复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巴东县实施德援项目 8a来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了德国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 ,取得了多项建设成果。项目的实施对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保护生物多样性 ,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并为我县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于2017~2019年在刺槐林与未造林的沙地内设立径流小区进行比较林间水土保持的效果,其结果表明:2013年在沙地上营造刺槐林后,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林间的郁闭度、灌木及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植物的多样性较对照处理均增加;土壤流失量、地表径流量均较对照大大降低,水土保持的效果明显。总体来看,辽西地区沙地上营建刺槐林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覆盖度和多样性,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地表径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4月5日讯:3月23日,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杨文斌为国家林业局三北局"三北大讲堂"作2016年首场讲座,专题讲授"低覆盖度治沙——原理模式与效果",为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治理打开新的思路。杨文斌从植被覆盖度与沙地固定程度及其相关事件,植被低覆盖度的防风固沙机理,界面作用与植被、土壤修复,行带式固沙林的水分利用优势,低覆盖度防沙治沙模式与效益等9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低覆盖度治沙的理论渊源、技术模式和治沙机  相似文献   

11.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景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广东省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按植物覆盖度层级(覆盖度分别为0,30%,40%,50%,80%及90%)划分6个样区,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湿地植物覆盖度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单因子指数法分析显示,水质指标值随植被覆盖度不同而发生变化;(2)植被覆盖度为50%时,总氮与NO3-浓度值最低,植被覆盖度为90%时总氮值达到最大;(3)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指标随覆盖度增加变化不明显;(4)综合因子指数法显示,当湿地植物覆盖度维持在40%时,湿地水质相对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2.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个植被指数因子中提取主成分,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1.508%,建立复垦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经检验R2=0.742,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1990~2010年,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0.88%和12.89%,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降低了18.23%和7.59%,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增加量都大于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3)南、西排土场植被复垦时间都超过了10年,而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复垦时间少于10年,说明复垦周期长有利于植被恢复,进行复垦工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及趋势是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指标之一。基于MODIS NDVI、DEM数据及气象站点记录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探讨2000-2015年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分析其与气象因子及地形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主要以低覆盖度为主,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233,16年来植被覆盖度呈微弱增加趋势。(2)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农耕区,植被覆盖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距叶尔羌河越近,植被覆盖度越高。(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植被覆盖度随地形因子的变化存在差异性。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坡度越大,植被覆盖度越小;植被覆盖度在各个坡向上的差异不显著。总体上,阳坡的植被覆盖度优于阴坡;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龙万  张勇 《防护林科技》2005,(Z1):112-114
德援项目是德国政府援建长江三峡地段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项目。自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效,项目区植被得到了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但项目建设完成后,如不加强后续管理,已取得的建设成效很容易被破坏,项目区刚得到恢复还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再次被破坏,从而形成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通过对项目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后续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永定河流域森林植被覆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2009年间共6期TM遥感数据,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二值化分析方法确定植被覆盖度的阈值,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32年来的森林植被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揭示永定河流域森林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上游植被覆盖度较高,中下游覆盖度较低,整个研究时期内植被覆盖度呈现波动变化,1978~1987年间,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而1987~1995年间植被覆盖度略有提高,但之后又迅速下降,2000年植被覆盖度处于历年最低值,2000~2004年间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2004—2009年间植被覆盖度趋于平稳.驱动力分析表明,引起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为因素,包括人类破坏和保护2方面,其次是气候因素,包括降水和温度,其中降水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植被恢复过程与防止水土流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华嵩 《林业科学》1989,25(1):40-50
本文通过多年调查观测的资料,论证了植物措施与保持水土的关系,植被覆盖度与实施植物水土保持措施的年限成正比的关系。植被结构的改良,植被覆盖度的增长,可以缩短地表径流过程,降低径流洪峰量,增加土壤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面蚀成反比的关系。植被覆盖度小于60%时,土壤侵蚀量急剧上升,覆盖度增长到60%以上时,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覆盖度增长到60%以上时,土壤侵蚀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的长株潭绿心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2005年、2011年3个时期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反演三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研究3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良好,3期Ⅳ级和Ⅴ级植被覆盖度(f_c0.5)区域的面积和占总面积百分比均为79%以上。2000—2011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78,2005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72,2011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7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利用Landsat TM和ETM影像数据建立植被受损模型,评价了植被受损的程度,运用植被覆盖度估算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植被覆盖度,总体上评价了芦山县经过4·20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2009年至2013年芦山县平均覆盖度从75.47%降低到70.22%②两个时期植被都是以较高覆盖度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6%,其中2009年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大量的减少,减少的高覆盖度植被主要转化成了2013年中覆盖度的植被③2009年~2013年以轻度减少和稳定为主,轻度减少区和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5.66%,剧烈减少区和减少区占总面积的9.68%。这说明2009年~2013年植被有较严重的退化趋势④植被覆盖度变化存在着空间格局差异,随高程、坡度、坡向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⑤通过植被指数构建的植被受损模型评价了地震造成的植被受损情况,其中重度受损的植被大多是滑坡、崩塌的区域。通过研究植被受损的等级和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揭示了地震灾害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状况,为灾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2006年、2010年及2015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利用GIS软件计算了乌拉特后旗3个年度的植被覆盖度,同时对该地区植被覆盖在时间变化及空间变化中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方面看,乌拉特后旗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的趋势。裸地及微植被覆盖度显著减少,低植被覆盖度和高植被覆盖度缓慢增加,中植被覆盖度在2010—2015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从空间方面看,乌拉特后旗的植被覆盖度逐渐递增并呈现东南部覆盖度高西北部覆盖度低的态势。阴山以南河套平原地区的高植被覆盖度及中植被覆盖度缓慢增加,阴山以北的荒漠及半荒漠草原的微植被覆盖度逐渐减少,到2015年时其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转变为以低植被覆盖及中植被覆盖为主的态势,且出现零星的高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20.
博落回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博落回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大量研究表明,博落回根、茎萌发能力强,覆盖度高,具有适生性强、喜钙、旱生和岩生等特性,可提高山地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土壤和植被恢复,是集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