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学报》2012,(1):97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于2011年10月批准建设。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任。总体定位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复成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通过建设期验收,2017年通过科技部5年评估。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合作、平台开放、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2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 3人、中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1月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2017年6月通过科技部第一轮五年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棉花基础创新提供源动力、为棉花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为棉花高层科研人才培养和交流提供平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4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原学者6人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人/个,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1月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2017年6月通过科技部第一轮五年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棉花基础创新提供源动力、为棉花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为棉花高层科研人才培养和交流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复成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通过建设期验收,2017年通过科技部5年评估。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合作、平台开放、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2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3人、中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复成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通过建设期验收,2017年通过科技部5年评估。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合作、平台开放、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复成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通过建设期验收,2017年通过科技部5年评估。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合作、平台开放、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联合共建。于2014年1月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2017年6月通过科技部第一轮五年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实验室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棉花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棉花基础创新提供源动力、为棉花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为棉花高层科研人才培养和交流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的棉花转基因国家实验室工程,日前在郑州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唯一的棉花类国家工程实验室,它代表了河南农业的最高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垦科技》2011,(4):94-94
2010年8月,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兵团第四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17,(4):167-167
近日,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茶叶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发[2017]130号)文件,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喜获农业部批准立项建设“茶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是安徽农业大学再次荣获农业部该类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13,(1):34-34
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落户四川省德阳市,该实验室是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中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围绕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和特色,强化学科和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为西南稻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科技部委托自然科学基金会对30个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并于近日发布了评估结果。其中,7个实验室被评估为优秀类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的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植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正>特殊的实验室如果没有路口那显著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识,没有人会想到湖北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这栋五层的楼房居然会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而且,已经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正是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保鲜与加工》2021,(4):F0003-F0003
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省级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拓展提高,于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归属于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08,(4):50-54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1 品种名称:银瑞361 选育单位: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321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7.
近日,黄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辖的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黄山)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来的实验室认可资质证书,该实验室成为黄山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食品检测机构。此次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着该实验室设施与环境、人员及设备、管理水平以及检测能力均达到国际认可水平。实验室可在认可范围内使用cnas实验室认可标识和ilac(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国际互认联合标识,并有机会参与国际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同时实验室此次获批准的认可范围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及报告,能够同时获得45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个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省级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拓展提高,于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归属于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省级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拓展提高,于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归属于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实验室现有核心研发场所7700m2,中试转化基地占地面积10000m2,拥有电子鼻、近红外品质分析仪、物流振动台、物性感知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及温湿度、气体、光谱、压力、绿色消毒防腐等精准测控装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受精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棉花半配合特性的发生机制。发现产生半配合的棉花,受精融合过程非常特殊,主要在现在以下几点:(1)受精与胚乳形成基本正常;(2)精、卵两核接触持续48~72小时以上,比正常过程长约2~3倍多;(3)精、卵最终不融合,接触72~96小时后,两核之间出现新细胞壁,形成大型卵细胞和小型精细胞共存的原胚;(4)授粉7天后形成父母本同在的嵌合单倍体球形胚。这种精卵之间形成分隔式的半配合现象,在已研究过的具半配合植物中是没有的,也正是半配合棉花能有效地自发产生单倍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