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22,(1):76-80
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间伐,设置2个保留密度(900、1200株·hm(-2)),并于2017年3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混合套种闽楠、火力楠、木荷、观光木4种乡土阔叶树种,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下杉木和4种阔叶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动态。经连续3 a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和观光木地径增长量、苗高增长量及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木荷和闽楠。杉木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并于2017年3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混合套种闽楠、火力楠、木荷、观光木4种乡土阔叶树种,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下杉木和4种阔叶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动态。经连续3 a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和观光木地径增长量、苗高增长量及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木荷和闽楠。杉木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处理下套种的4种阔叶树地径生长增量、苗高生长增量、冠幅生长增量明显大于间伐保留密度1200株·hm(-2)处理下套种的4种阔叶树地径生长增量、苗高生长增量、冠幅生长增量明显大于间伐保留密度1200株·hm(-2)处理,表明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处理,表明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对杉木中龄林林下阔叶树的生长更为有利。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对杉木中龄林林下阔叶树的生长更为有利。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下杉木平均胸径和树高增量较大,但蓄积量增量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杉木中龄林近自然经营下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杉木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进行了杉木复层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郁闭度为0.50~0.59的杉木林下套种其生长最好。杉木-南方红豆杉复层林土壤的孔隙度、通气度、持水量均高于杉木纯林的土壤,而杉木纯林的土壤容重大于杉木-南方红豆杉复层林土壤。杉木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套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林业科技》2021,46(3):18-20,23
以福建省南平市葫芦山国有林场为例,调查研究了杉木与楠木套种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套种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降低了土壤容重,并且使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增加了76.2%和13.3%,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此外,套种增加了杉木的胸径并且使杉木的蓄积量增加了21.5%,对杉木生长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6a生的杉木林下套种的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杉木保留密度下套种闽楠的生长量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保留900株/hm2的处理最优,通过林下套种闽楠,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率。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可以作为杉木纯林改造的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林场基础建立的森林公园普遍存在的森林景观不够丰富的问题,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提质改造进行探讨,通过对杉木纯林与杉木林下空地套种木荷两种林分生长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阔叶树生长良好、杉木阔叶树混交林的杉木各项生长因子增幅较大,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有所增加,混交林的总持水量增大,0cm^20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提高,森林景观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林窗、林隙下套种阔叶树种木荷。对试验地杉木和木荷生长情况进行4 a的持续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上述生长指标也不断增大。试验还表明,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的木荷植株胸径、树高、冠幅呈上升趋势,同时间伐后3a内各处理植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套种时相关指标均有增加。试验说明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保留杉木和林下套种木荷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杉木纯林、二次间伐杉木林下套种火力楠、二次间伐杉木林下木荷等三种林分生长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养分、林分总持水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阔叶树生长良好、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杉木各项生长因子增幅较大,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4.7%、76.7%和38.9%。混交林的总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大27.6%,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增强,0~20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的全N、水解N、速效P含量增加,有较好的土壤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冠下套种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冠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的5年生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最好,在阔叶树林下套种的则生长最差。从枝下高看则是在阔叶林林下最高,在马尾松林下最低。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开始,在福建省沙县,应用简单对比的方法,对枳椇与几种阔叶树和杉木的混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Ⅱ类立地条件下,枳椇生长不如乳源木莲、马褂木、厚朴和杉木,与木荷相当,但大于樟树,可将枳椇作为今后阔叶造林树种的选择。在幼年阶段,在初植密度2400株/hm2情况下,Ⅱ类地各树种混交比例建议如下:枳椇与乳源木莲、马褂木、杉木混交比例应为3:1(枳椇在前,后同),与厚朴混交比例2:1,与木荷混交比例可为1:1,与樟树混交比例1:2。采用枳椇与杉木混交,可有效促进杉木的生长。采用枳椇与落叶阔叶、常绿阔叶以及杉木混交,可有效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增加,增加的效果为,落叶阔叶树大于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内梅罗(Nemoro)综合指数法,讨论了长沙市城乡交错带五种典型林分类型(枫香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纯林)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地均为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中等,有效钾含量缺乏.五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林>枫香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相似文献   

12.
在郁闭度分别为0. 45~0. 54、0. 55~0. 64和0. 65以上的28年生杉木林下开展套种红锥、闽楠和红豆树试验,探索构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林的技术。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锥的生长量随着杉木林郁闭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杉木林郁闭度小于0. 65时闽楠的生长量随郁闭度增大而增加,当郁闭度0. 65以上时,闽楠的生长量逐渐下降;红豆树的生长量随杉木林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红锥、闽楠和红豆树在林下套种时,红锥应尽可能选择在稀疏的林分下套种,闽楠在郁闭度为0. 55~0. 64的林分下种植生长较好,而红豆树幼树则尽量套种在林下阴湿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刘开汉 《绿色科技》2013,(1):193-194
指出了杉木是我国南方的常见树种,用途广,经济效益大。但是长期单一的杉木栽种,会导致林木土壤肥力退化,生产力也随之下降。因此我国南方的一些国有林场已经开始在原有林木的基础上套种其他的树种,以调整土壤的结构,提高生产力。研究了杉木林下套种红锥的效果,通过分析套种红锥后林分生长量情况,得出了适合杉木套种红锥的最佳郁闭度和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杉木纯林转化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林(简称杉阔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开化不同树种构建的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WSA)稳定性以及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镁(Mg)储量的变化。[结果](1)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_(0.25 mm))占比最高;与杉木纯林相比,复层林均显著增加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_(5 mm))比例,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2)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不同粒级团聚体中SOC和TN储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WSA_(5 mm)、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2~5 mm))0.25~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0.25~2 mm))WSA_(0.25 mm),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TP和Mg储量差异较小。(3)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储量主要受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5 mm))、2~5 mm粒径团聚体总氮(TN_(A2~5 mm))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WSA_(5 mm)、土壤pH以及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2~5 mm))含量的影响。(4)复层林不同伴生树种对团聚体组分、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有重要影响,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杉木纯林引入紫楠(杉木+紫楠)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磷镁储量以及MWD和GMD;杉木纯林引入红茴香(杉木+红茴香)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碳氮储量。[结论]杉阔异龄复层林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尤以乔木阔叶树种紫楠和红茴香引入,对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讨论了长沙市城乡交错带五种典型林分类型(枫香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纯林)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地均属于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缺乏。五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一桤木混交林〉樟树林〉枫香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及米槠等阔叶树,经8年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种能明显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和阔叶树生长量,套种不同阔叶树其生长差异较大,表现为: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米槠。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还有较好的改良地力效果,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不同营林模式对杉木林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作者以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枫香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其乔木层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在22年生杉木林下套种马尾松和枫香,经18年培育之后,与40年生杉木纯林相比,林分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林分净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以林下套种阔叶树种枫香的样地提高更为明显,不同营林模式乔木层生物量的空间分配皆表现为千〉根〉枝〉叶,干器官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占较大比重,并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混交林可有效提高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改善其生物量分配格局,提高森林对空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在粤北杉木采伐迹地种植红锥、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通过杉木萌芽更新形成杉阔混交林,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水源涵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林分郁闭度达到0.9,杉木与阔叶树均生长良好,以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6种杉阔混交林的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蓄水特性以及土壤渗透特性远优于杉木萌芽纯林,其中阔叶树种以南酸枣效果最佳,其次是枫香、红锥.  相似文献   

19.
对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杉阔混交林提高了林分蓄积量,促进了杉木和阔叶树种成林、成材;混交林中的杉木普遍比杉木纯林生长好,杉木和阔叶树种的混交有利于发展阔叶树种种群规模,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揭示杉木地力衰退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南方杉木中心产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利用数学模糊评价和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结果]不同发育阶段对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发育阶段中,杉木人工林表层土与底层土之间存在差异(p0.001);土壤质量含水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显著指示作用,有机质、p H值与土壤养分指标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均得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肥力呈现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的规律。[结论]随着杉木栽植时间的增长,需要采取施肥、间伐等人工干预恢复地力,进而满足杉木速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