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田间农艺性状,为优质多倍体黑皮冬瓜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和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叶、茎和主蔓分枝性能,花器官、果实及种子性状,并比较其性状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宽、叶柄粗、叶厚和茎粗极显著大于起源二倍体,增幅分别达14.81%、33.07%、14.50%和16.15%;主蔓分枝减少27.13%,极显著少于起源二倍体;第一雄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2.2 d,第一雌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0.6 d;第一雄花开花节位平均为15.9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2节,第一雌花开花节位平均为24.7节,比起源二倍体低3.7节;主蔓40节内雌花总数4.1朵/株,比起源二倍体多1.5朵/株,主蔓坐果节位平均为29.8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6节;成熟雌花长度、横径和雄花花瓣比起源二倍体大;单瓜重、瓜纵径、瓜横径、肉厚、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和种腔纵径均比起源二倍体大,增幅分别达32.44%、13.95%、6.96%、15.89%、7.94%、2.22%和12.97%;单瓜种子明显变大,平均产籽量比起源二倍体少85.56%.[结论]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性状优势明显,可作为商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
桑树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亿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不同桑树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的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探讨桑树多倍体诱变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个桑树二倍体品种与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进行RAPD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间及与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间的RAPD多态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农桑8号和湖桑199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诱导未产生变异;湖桑32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RAPD多态性最高,达到20.41%,桐乡青、璜桑37号、湖桑197号、国桑20号和育71—1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RAPD多态性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9.09%、6.06%、5.45%、5.17%和3.17%。不同桑树品系间可以分为2大类,其中湖桑32号和桐乡青聚为一大类。【结论】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经秋水仙碱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青花菜为材料,比较研究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四倍体青花菜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25.6%,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a+b含量与二倍体无显著差异;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巨大型,花球单球重比二倍体增加15.7%;最大叶片重比二倍体增加达70.5%,株高、茎粗、开展度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增加6.1%、16.5%、12.6%;四倍体熟期比二倍体提早了5 d.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不同桑树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的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探讨桑树多倍体诱变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个桑树二倍体品种与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进行RAPD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间及与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间的RAPD多态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农桑8号和湖桑199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诱导未产生变异;湖桑32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RAPD多态性最高,达到20.41%,桐乡青、璜桑37号、湖桑197号、国桑20号和育71-1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RAPD多态性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9.09%、6.06%、5.45%、5.17%和3.17%。不同桑树品系间可以分为2大类,其中湖桑32号和桐乡青聚为一大类。【结论】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经秋水仙碱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同源四倍体水稻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同源四倍体630(4)和其相应二倍体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长、宽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饱满的种子仅占31.14%,极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发芽率也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四倍体的剑叶长、剑叶宽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但分蘖能力却降低.同源四倍体630(4)的株高显著高于630(2).四倍体水稻表皮气孔的长、宽均极显著的高于相应的二倍体.而叶绿素含量却相反,四倍体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相应的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表型性状差异进行评价,旨在获得不同倍性鸭茅种质的表型性状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个体测定方法对花期供试单株的分蘖数、繁殖枝数、叶长宽、节长、花序长宽、种子大小、千粒重、单株重等30个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经过染色加倍后的同源四倍体,其...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苦荞麦同源四倍体和原种二倍体在苗期、现蕾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苦荞麦同源四倍体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比二倍体高3.5%,叶片平均光合速率比二倍体高10.4%,黄酮平均含量比二倍体高16.6%,茎黄酮平均含量比二倍体高23.0%,面粉中黄酮含量比二倍体高50%,籽粒皮壳中黄酮含量比二倍体高47.1%.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究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生理特征和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为金叶榆关键调控基因的定位及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试验以金叶榆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比较两者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金叶榆同源四倍体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显著高于二倍体,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 2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078个表达上调,205个表达下调。995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催化活性、结合和转运蛋白活性等密切相关;CO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注释在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脂质运输和代谢;KEGG通路分析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差异显著性最为明显,其中生长素、油菜素内酯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富集基因数最多。参与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同源四倍体植株能源物质含量高、酶活提高及生长势和抗逆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桑树二倍体品种和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进行DNA遗传差异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树不同材料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SRAP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农桑8号、璜桑37号、湖桑197号、湖桑199号和国桑20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而育71-1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SRAP多态性最高,达到1.41%,所有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材料均聚在一起,不同材料间亲缘关系近的聚为一大类。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素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桑树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产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积加效应造成DNA分子遗传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安徽地方优质枣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促进安徽省不同地区枣产业发展。[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安徽地方5个不同品种(或优株)的枣进行了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皖枣1号的感官品质最好,繁昌长枣的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381.01mg/100gFW、29.6%,泗枣1号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达0.409%。[结论]皖枣1号是最适合在安徽地区发展的优质鲜食枣。  相似文献   

11.
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较相应的二倍体植株增高 ,花器变大 ,千粒重提高 ( 4 .0 6g) ,结实率下降。同源四倍体的生长速度现蕾前较慢 ,以后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2.
以津冠70、中白70、津青75、秋绿75、津秋1号和南韩秋霸6个生产中主栽的二倍体品种为对照,从产品的植物学性状、产量表现和抗病性3个方面,对四倍体大白菜品种“多维46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维462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四倍体大白菜存在抗性增强的特性,可以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光合元”生物菌肥在新疆戈壁地带滴灌条件下的效果和最佳施肥浓度.[方法]以在戈壁滩开发4年的成龄密植南疆红红枣为研究对象,比较枣树的花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分析不同浓度处理的差异,选出最优施肥浓度.[结果]处理z2的坐果数最多;处理组y3能显著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土样中,处理z1的N和K含量最高;叶样中,处理x1的N含量最高;处理组x1,y3净光合速率的增长率最高;处理z1的VC含量最高;处理x3可溶性总糖最高;处理z2的经济效益最高,达129元/棵,处理组z1其次,为127.33元/棵.[结论]最适宜的浓度配比为处理z2.但是处理z1的果实品质则优于处理z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18个枣品种叶片、枣头、二次枝、枣吊、花等表型性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明确各品种间的表型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变异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94%~63.34%,平均变异系数为20.60%,各器官变异大小为花表型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枣头表型性状>枣吊表型性状>二次枝表型性状。在叶片描述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中发现Shannon-wiener指数为0.76~1.70,Simpson指数为0.32~0.61,大小与Shannon-wiener指数排列一致,顺序为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片光泽 >叶片颜色>叶片状态。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多对极显著性相关关系,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各器官和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5.64%,说明该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18个枣品种的大部分信息;结合主成分特征向量绝对值大小发现叶片长、宽、叶面积、二次枝长节间度、枣吊叶片数、花序花朵数、花序数对枣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将现有种质分为6个大类,同一类别共性明显,不同类别差异较大,除第6类山东大柿饼外其余类别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构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新疆枣树与绿豆间作对枣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评价枣园间作绿豆的合理性。对新疆和田枣园枣树单作及间作条件下的枣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营养结构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枣树单作相比,枣园行间间作绿豆,枣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发生改变,浅层及深层土壤食细菌线虫比例增高18.93%和21.45%,植物寄生线虫比例降低62.56%和61.62%;枣豆间作枣树根际浅层、深层土壤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51.51%、41.13%,真菌数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50.11%和37.53%,使得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土壤浅层、深层pH降低至7.92和7.93,浅层、深层含水量上升至7.57%和5.80%。枣树间作绿豆有益于枣树根际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新疆南疆地区气象因子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了2015-2016年南疆地区阿克苏、和田及库尔勒三个地区的温度、日照量、降雨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情况对骏枣果实品质的作用规律。通过对比两年内12项气象因子对单果重、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等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南疆气候条件对骏枣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不同品质指标的气象影响因子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对骏枣品质的关键指标(单果重、蛋白质、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分别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其中Vc和可溶性总糖受空气平均最低温度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南疆阿克苏、和田、喀什三地区1990~2011年内年平均温度、红枣各生育时期均温变化趋势,研究了温度对红枣产量的影响及对红枣产量变化的贡献情况。22年内南疆三地区年均温及红枣各生育时期均温均呈上升趋势,全年均温、萌芽开花期均温和果实膨大成熟期均温与红枣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温度上升是提高红枣产量的重要原因。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南疆三地区温度变化对红枣产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54%,年温度每升高1℃,红枣产量提高9%~11.7%。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红枣花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南疆红枣主要种植区采集典型红枣花腐病花朵,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分离、纯化、回接和再分离,证明获得的分离物是花腐病的致病菌。对获得的分离物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并将代表菌株的18SrDNA-ITS、EF-1α、β-tubulin及ACT 4个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初步将红枣花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评价和利用斑茅种质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方法]以162份斑茅(云南74份,福建15份,贵州19份,海南18份,四川14份,江西10份,广东4份,广西4份,浙江4份)为研究材料,通过5个数量性状和21个质量性状对其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茅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其中,福建斑茅的多样性指数(0.7624)最高,广西斑茅的多样性指数(0.2942)最低;②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云南地区的变异系数(32.15%)最大,广西地区的(14.95%)最小;③海拔高度与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结果显示,斑茅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采集地内部,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遗传结构分化不明显。 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采集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资源采集、杂交利用和优异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薄皮甜瓜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来源的34份薄皮甜瓜品种的1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态和品质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是薄皮甜瓜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其中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达80.13%。19个表型性状可归为6个主成分,即果形因子、植株生长因子、品质因子、熟性因子、单果重因子和种子形态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0.832%。根据主成分值对供试材料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王海、十道梨、金巴齿、甜梨王、花脆瓜等10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