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脱毒组培苗可以在室内及温室大棚内进行周年快繁生产,分批进行大田移栽定植,该题分别于3月20日、5月4日、6月10日进行了泡桐脱毒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其成活率分别为96.3%、63.36%和12.8%;对6月10日下地移栽的组培苗,进行了喷施FA旱地龙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旱地龙由于减少了蒸腾强度,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8.16%,而对照仅为12.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 白榆是异花或白花授粉,长期以来用种子繁殖,其优良遗传基因很难保持下来,所以,目前栽培的白榆退化严重,生长缓慢,干形弯曲,材质差。为了改变白榆生产的落后状况,提高白榆质量,我们在省协作组的指导下,开展了白榆良种选育研究,1982年春营造了白榆无性系测验林,通过表型测验,以期选出适合予东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地区白榆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榆(UlmuspumilaL.)是榆科落叶阔叶树种,通过对其经济价值、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的了解和对其进行育苗和整形修剪等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该物种引种栽培的种植和修剪技术,为白榆及其本科树木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资料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泛,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和利用。在50—70年代也是我地区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分布我区的白榆,由于遭受榆紫金花虫的危害,生长缓慢,干形松散、弯曲,所以,栽培较少。但由于其木材是主要农用材,仍需适当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所于1980年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白榆种源选择协作组,探讨白榆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规律;选择适宜我区白榆造林的最佳种源;并且提出合理发展和利用白榆资源及提高林分生产力的科学依据。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蓝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生产实际,对马蓝组培苗、扦插苗、传统冬藏种条的大田移栽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为马蓝的人工种植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云南珍稀植物铁皮石斛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皮石斛为传统中药,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自然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其药用价值昂贵,遭到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繁育和野生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5%以上.大田栽种2 a后,可收鲜石斛4 500~7500 kg/hm2.文中重点阐述了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生根苗炼苗驯化、田间管理及收获加工等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技术.铁皮石斛种苗人工繁育与农田集约化栽培技术的成功,有效地挽救了这一濒危珍稀物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铁皮石斛的可持续利用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白榆是我国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的优良乡土树种。但过去对白榆种源未开展系统研究,自1980年开始,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组织了全国白榆种源选择科技协作,本试验属全国协作的组成部分,在省内组织了白榆种源选择研究协作组,从该年开始,进行国内全分布区的地理种源试验、产地加家系子代测定试验和省内产地试验。其目的主要是探索白榆全分布区种源及省内不同种源的变异规律,为提高白榆选种和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经1980~1985年多点苗期和造林试验,初步  相似文献   

8.
<正> 白榆是我区主要速生乡土民用树种。但是,目前栽培的白榆,是长期采用种子繁殖的群体,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所以,白榆具有广泛的选育性,而且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据全国种源试验表明,新乡地区白榆优良种源较多,因此,我们从1973年起开始了白榆的良种选育工作。一、优树的选择1.选优方法我们在白榆选优的过程中,曾采用5株大树对比法和平均胸径指标法。但因白榆主要生长在庭院和四旁,还有散生的孤立木,群体小,  相似文献   

9.
白榆,是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白榆抗性强,特别是其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曾使之成为东北、华北和淮北平原栽培最为普遍的当家树种.此外,白榆对烟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0.
张慧 《山西林业》2015,(3):21-22
白榆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干型高大,纹理通直,木材致密,可作多种用途。介绍了白榆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即选择良种壮苗、适宜的造林地、大坑栽植以及控制竞争枝和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种石斛组培苗栽培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观测,了解不同石斛组培苗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人工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白榆(又称家榆),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泛,是群众喜爱的树种之一。白榆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种子繁殖容易改变母株的优良特性,所以在优良单株的快速繁殖过程中,多采用无性繁殖,为了探索白榆无性繁殖的新方法,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蝴蝶兰组培苗4种不同基质栽培试验,从成活率、形态、鲜质量以及叶绿素等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以松树皮∶水苔=2∶1作为蝴蝶兰组培苗的基质效果较好。在林区,松树皮∶水苔=2∶1作为蝴蝶兰组培苗的栽培基质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垂榆属榆科,榆属,是自榆的一个栽培变种,学名为Ulmus pumilavar。pendulaRehd,又名龙爪榆。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内蒙、河南等省、区。垂榆的叶形与白榆相似,但叶片比白榆大,叶片基部常歪斜;垂榆枝条的皮色、皮孔与白榆一样,但枝条比白榆细而长,且均下垂,形成一个特殊的伞状冠形。垂榆树形优  相似文献   

15.
树莓组培苗在树莓快速繁育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阐述了树莓组培苗从炼苗到定植的一系列技术:即炼苗、苗床准备、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肥水管理和病虫害控制。掌握这些技术对于树莓组培苗从组培室到大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白榆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速生阔叶树种之一。生态适应幅广,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良好的造林树种。磴口实验局通过实验,为本地区提供最佳种源。同时也为全国白榆种源研究提供材料,以便认识白榆遗传变异模式,从而达到适地适种源,提高人工林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对罗汉果组培苗进行了大田种植,探讨了罗汉果脱毒苗和常规苗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除大田移栽存活率偏低外,罗汉果脱毒苗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状,当年单株挂果最高可达100个,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其在药用、食用和观赏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和经济开发价值。移栽作为影响蕨类植物组培苗出瓶后成活率的关键环节,决定了组培苗能否顺利从室内培养应用到大田生产中。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蕨类植物组培苗的出瓶时间、炼苗方式以及移栽的基质、温度、光照、湿度、肥料等影响因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白榆(Ulmus pumila L.)分布在我同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栽培历史悠久。它适应性强、速生、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不仅被用作“四旁”绿化,而且也是用材林、防护林和轻盐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探讨白榆地理种源间的生长差异,为我区选择最佳种源和种子调拨区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9年参加了全国白榆种源试验协作。现将雁北区五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榆属种类繁多,我国约有25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华北为多。新疆只有白榆、大叶榆(欧洲白榆)、园冠榆三种。白榆是新疆的重要乡土树种,北疆、东疆和吐鲁番盆地等地广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