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林业》2005,(3):10-10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要求,经过一年多时间,陕西省第三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顺利完成。本次调查监测采用航空遥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与往年只进行实地调查相比,效率和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2011,(5):4-5
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大部分地区处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最为广泛的省(区)之一,也是国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重点省(区)。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本次监测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全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全面查清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国家及地方制定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依据。文章对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辽宁省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3S技术降低了调查人员工作强度,提升了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自治区第六次沙化调查成果为基础,从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沙化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及“双重”规划工程分析西藏自治区沙化土地分布现状,总结出沙化土地类型、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科学推进西藏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事件:12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12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2平方公里。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于2013年启动,历时两年多,共有5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  相似文献   

6.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球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受荒漠化的危害,定期开展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对于科学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和省林业局的统一安排,2004年德州市全面开展了第3次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工作是按照《山东省第三次沙化荒漠化监测技术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的,监测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小班进行实地监测,  相似文献   

7.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以2019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状况。通过简要介绍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的基本情况,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和动态变化,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的防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 737.1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为16 878.23万hm2。与2014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8.80万hm2,年均减少75.76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52万hm2,年均减少66.70万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期掌握广东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于2004年9~11月对全省沙化土地进行了第3次监测,其沙化土地面积为109527.5hm^2,与1999年的第2次监测相比,沙化面积减少了4209.8hm^2。分析了各沙化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变化原因,提出了今后继续作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省第四次沙化监测报告中闽南沿海地区土地沙化数据的分析,得出闽南沿海地区沙化土地现状及其蔓延和逆转规律的结果,总结历年防沙治沙的成效,为今后的防沙治沙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省厅决定召开这次监测技术培训会,主要任务是:部署安排全省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明确本次监测工作的任务,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培训业务人员,掌握监测技术、标准和要求,以确保这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大家要认真学习,明确任务,掌握要领,熟练运用,保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广东省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开展了第五次全省沙化土地监测,其范围涉及9个地市23个县(市、区),本文主要对此次监测所采用的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与上次监测(第四次沙化监测)结果进行动态比较:根据监测结果,2014年广东省沙化土地面积为53819.61 hm2,与2009年第四次沙化监测结果(100252.93 hm2)相比,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46433.32 hm2.根据该次监测的结果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分析了2014年山西省荒漠化和沙化现状以及2009年至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山西省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最后探讨了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好转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防治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特殊的成陆环境和气候条件,东营市所处黄河三角洲是风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从1994年开始,东营市已连续5次开展沙化土地的普查监测工作,笔者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成陆条件及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2014年的5次沙化监测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东营市沙化土地成因、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辽宁省林业厅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省第三次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由此摸清了全省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现状。此项监测结果将分上、下两篇在本刊刊登。本期刊登上篇。  相似文献   

15.
应用开源WebGIS软件OpenLayers,MapServer,PostgreSQL/PostGIS,以广西第五次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构建基于开源WebGIS的广西沙化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在Internet环境上为公众提供沙化土地监测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查询.系统运行于网络平台,所用的软件均为开源免费软件,开发与运行费用低廉,对用户的软硬件要求低,操作简单方便,对于沙化土地监测信息共享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将GI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用于沙化和荒漠化监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介绍了河南省沙化、荒漠化监测工作概况和GIS技术工作流程,提出了GIS技术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三防移动终端设备,根据全国第五次沙化荒漠化监测结果,对大庆市肇源县两次监测结果进行动态变化分析,总体看固定沙地、沙化耕地、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均减少,防沙治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西省组织的5次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总结了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范围、内容和方法,以期为全省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及防沙治沙情况。  相似文献   

20.
《甘肃林业》2015,(1):47
为加强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质量管理,统一并规范监测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管制度,强化监督和检查,确保监测成果的质量,依据国家林业局通知要求,省林业厅荒漠化监测领导小组组织厅造林产业处、省治沙办公室、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组成检查小组,对我省荒漠化监测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工作分为两个检查小组,于11月12日~22日对抽取的十个检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