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13~2015年对38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优树子代球果性状和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优树子代家系之间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苗高为7.22~16.35 cm,地径为0.11~0.19 cm,苗木成活率为24.44%~85.87%,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均在0.80以上,其苗期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种子千粒重与子代苗木的成活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果长和果径均与种子千粒重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的相关性。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选出了6个苗期表现较好的家系,入选率为15.8%,其苗高、地径和成活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3.96 cm、0.18 cm和59.50%,苗高遗传增益和地径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6.54%和14.76%。  相似文献   

2.
为给福建省乌桕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相关分析、趋势面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11个分布点的114株乌桕优树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树种子纵径、横径及侧径的差异较小;而含水率、含油率及千粒质量的差异较大;大多数性状之间并没有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以分布地域来看,尤溪、华安、邵武、松溪及建瓯的乌桕优树的经济性状总体来说较为优良。种子的纵径和侧径与水平地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千粒质量、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及种子侧径与经纬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还表明,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乌桕产量的贡献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冠幅、地径、树高、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云南收集的4个印度黄檀种源,分析了不同种源在肇庆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种子千粒质量均值变幅为27.3~31.4 g,发芽率高低依次为N00y06N02y04,不同种源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个种源苗木苗高和在6—9月生长最快,地径在3—6月生长最快;N00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大,苗期生长表现最佳,显著大于其他3个种源可初步作为优良的用材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如何提高山乌桕种子发芽率和促进苗木生长开展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山乌桕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采用2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6~12 h,可有效提高山乌桕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率可达93. 7%,比对照提高了13. 4%;采用V(珍珠岩)︰V(泥炭土)=1︰1作为山乌桕播种容器育苗的基质,其平均成苗率可达85. 3%,一年生苗木的平均地径可达1. 44 cm,平均苗高可达147. 52 cm,能有效提高山乌桕种子育苗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10个种源地的82个家系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初选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进行苗期试验。初步选择出江南油杉优良种源及家系。结果表明:参试的江南油杉家系/种源的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达到极显著水平。1年生江南油杉家系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 949 5、0. 913 5;种源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 972 7、0. 9730。相关分析表明,江南油杉苗高、地径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苗高、地径的标准化值,初步选出FZ、LY为优良种源,所选出优良种源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均值与种源总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12. 54%、15. 05%;最优种源与种源总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11.36%、27. 18%;初步选出LY4、FZ6、LL5、LL10、FZ5、WM8、TE2、FN4、TE9、FZ2、WM9、TL6、BB5、FZ7、FZ9、JX1、LY2、TE3等18个优良家系,其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均值与CK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24 03%、22 82%;最优家系与CK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60. 28%、21.84%。  相似文献   

6.
林龙 《防护林科技》2017,(12):26-27,32
对采自江西、福建南平、福建南靖等地的10个山乌桕家系的种子进行了育苗试验,并对苗期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乌桕苗高、地径、根鲜质量、地上鲜质量、根体积等5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家系NP01、JX01在苗期生长中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7.
米老排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选出12个米老排优树所培育的苗木为材料,研究其子代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2个米老排优树单亲子代苗木生长表现优良,优树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和地径与苗高之间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子代苗期各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地径、苗高、主根长、大于5cm侧根数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家系遗传力较高;以地径显著大于优树混合种为主要依据,采用多重比较初选9、7、3、6、8、5、4等7个优良家系,其平均地径、苗高分别达0.87cm、1.21m,遗传增益达4.9%、12.8%,比母树林良种提高了33.8%、101.6%。所选的7个优树可作为优良家系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江西崇义、江西上犹、湖南汝城3个不同种源共采集26株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优树种子测定其千粒重,并进行子代苗期苗高生长调查试验,同时分析两者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6个不同苦槠1a生优树子代苗高间生长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水平,苗高总均值为29.53 cm,江西崇义14号优树子代苗高最大,达到51.10 cm,极显著大于其余各优树子代苗,其次是苗高为46.20 cm的江西上犹10号优树子代苗,江西崇义13号优树子代苗苗高最小,仅为12.50 cm,各优树子代苗高表型变异系数高达52.46%;不同种源苗高生长都有较好的反映,都呈逐步生长的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种子千粒重与子代苗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两性状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对90余个秃杉家系种子品质及1年生苗木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秃杉家系种子千粒重平均为1.342 g,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家系的场圃发芽率平均为10.56%,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泊松分布曲线;千粒重、场圃发芽率和苗高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千粒重、场圃发芽率与地径相关不密切;1年生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而在种源间则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均大于对照的有19个家系。  相似文献   

10.
南酸枣地理种源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0cm以上,7月份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9%和7.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10和0.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了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带种源为主的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以中亚热带偏北种源为主的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1.
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测定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奠定香椿遗传改良的基础,以四川省45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通过苗期生长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有极显著差异,表明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综合筛选出蓬溪19号、蓬溪18号、蓬溪24号和蓬溪8号4个香椿苗期速生的家系,4个香椿优良家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29.92 cm和4.18 mm,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3.59%和7.99%,较本次参试的45个家系平均苗高(23.22 cm)和地径(3.82 mm)分别高出28.83%和9.51%。然而,香椿半同胞家系间苗高、地径等性状均不能代表整个树体成长的过程,苗期表现只能为香椿优良家系选育的早期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湖南省内30株无患子半同胞家系优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研究各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表明无患子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良种选育潜力.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SM27、SM16、SM05、SM22、SM12...  相似文献   

13.
伊加生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1):41-42,52
对栲树优树自由授粉后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结果表明 :栲树优树自由授粉后代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达显著程度 ,苗高、地径、分枝数有较高的遗传力和中等的遗传变异系数 ,且 3者之间相关较密切。以苗高和地径为主 ,初选出 8个苗期生长较优良的栲树优树家系 ,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天然红皮云杉母树林中选择优树并采种,对苗期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同时做家系间和家系内选择,结果表明:45株优树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4 a生苗高、地径大于对照的有34个和29个家系,平均增益为5.60%、4.55%;按照大于对照5%的标准共选择出22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增益为11.17%、10.45%;家系内选择后平均苗高、地径增益为15.45%、15.38%。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育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优良家系,对引进国内外交趾黄檀10个产地25个家系的种子,于2015年春季在林下国有林场苗圃基地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漳州气候适宜交趾黄檀苗木生长,苗木总体良好,但各家系间差异很大。通过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3个考核指标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出在苗期表现好的家系试验号有5个:7号、18号、8号、11号、3号,其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分别达到64%、0.46 cm、39 cm以上。选育了苗期优良家系5个,为下一步营建优质家系采穗圃,加快繁殖无性系苗木造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6.
麻疯树种子应用高锰酸钾和吲哚丁酸不同浸种处理,采用大田和容器育苗,对不同的种子发芽率、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比较,其苗木生长状况不同.试验结果:应用高锰酸钾浸种处理的种子平均发芽率92%、苗高36cm、地径粗0.35cm,应用吲哚丁酸浸种处理的种子平均发芽率97%、苗高42cm、地径0.42cm.吲哚丁酸浸种处理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苗高、地径粗,分别比高锰酸钾浸种处理的种子平均发芽率高5.4%、苗高16.7%、地径粗20%.大田育苗的种子平均发芽率95%、苗高38cm、地径粗0.37cm,容器育苗的种子平均发芽率99%、苗高40.5cm、地径粗0.40cm.容器育苗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苗高、地径,分别比大田育苗的种子平均发芽率高4.2%、苗高6.6%、地径粗8.1%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灰楸家系种子生活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水及周边地区131株灰楸优树中选出结实的17株,分系号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平均长、宽、千粒质量、发芽率等物理、生物性状,从种子品质方面对灰楸优良家系初步选择提供依据。灰楸种子小,千粒质量在2.14~8.27g之间。种子充分吸水后,在20~30℃条件下5~10d内就能迅速萌发,各家系发芽率差异显著。种子苗长出1对子叶,苗高2cm时移栽,3~5d后,真叶转绿,90%的幼苗可形成健壮植株。  相似文献   

18.
岭南槭不同种源家系种子形态和幼苗生长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种源家系岭南槭种子形态、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特性,分析它们与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广东省岭南槭天然分布区的3个种源18个家系的种子表型性状、发芽特征、幼苗生长性状和叶色表现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肇庆黑石顶(HSD)种源的种子最厚、最宽,深圳七娘山(QNS)种源的种子最薄、最窄,惠州南昆山(NKS)种源的种子最长,种子千粒质量最高;翅长与翅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显著正相关(P0.05);岭南槭1年生幼苗地径与苗高成正比,幼苗生长受种源地的地理气候因子影响;在色彩表现方面,QNS3、QNS13家系的明度L*值较大,QNS13色相b*值显著高于其他家系,NKS14家系幼苗的色相a*值最大。[结论]种子千粒质量越高,发芽率越高;幼苗的地径苗高生长受种源地的地理气候因子影响。NKS14家系幼苗红叶特征最明显,色彩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我国乌桕遗传资源,选育乌桕新品种,从美国7个州采集18个乌桕家系种子在武汉市九峰试验林场开展苗期观测试验,初步筛选出了2个优良家系。结果表明:美国乌桕种子样品中有86.7%的家系属于中粒乌桕,55.6%的家系其种子含油率达到40.0%,整体品质较好;美国乌桕家系并没有表现出比我国良种家系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快的生长速度;美国乌桕不同家系1年生苗木的高径生长和高径比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家系的苗高、地径和高径比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达到了37.33%、38.38%和28.62%,家系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引进家系的良种选育空间大。  相似文献   

20.
大叶栎优树种子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株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初选优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对苗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种子长、宽与子代苗高、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宽比与子代苗高、地径呈极微弱的负相关;种子千粒重与子代苗高、地径表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发芽率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种子长、种子宽、千粒重对子代的苗高、地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