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遗传背景相对一致、致病力稳定的植物线虫材料是开展其遗传学和致病机制研究的基础。对分别来自中国和日本的4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1个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虫株采用两条幼虫配对在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质上进行单异活体共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若干个遗传背景相对一致线虫家系,家系成功率为13.3%~20%。线虫家系在盛有灰葡萄孢培养基质的、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上取食完全所需的时间为10~44天。对不同家系进行了致病力测定表明,家系间的致病力分化明显。综合考虑感病率、感病指数、接种松苗死亡历期等指标,其中松材线虫家系AN19#F1的致病力最强,而拟松材线虫虫株AN5#所建家系都没有表现致病力。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寄主内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家金  冯志新 《林业科学》2004,40(6):110-114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病 ,松枝髓部发生褐变 ,褐变的过程是由接种枝发展到主枝 ,再由主枝下部向上部发展 ,而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 ,松枝不发病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 ,松枝中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大、扩散速度快 ;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的过程是 :接种枝→主枝→侧枝→新梢 ,在主枝中由下部向上部扩散 ;松枝髓部褐变过程和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过程相一致 ,松材线虫扩散分布先行于髓部褐变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初期 ,松枝中致病细菌的检测量大 ,从而提出细菌和松材线虫均是松材线虫病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文后指出寄主主干下部髓部褐变可用作病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林业入侵种。松材线虫与墨天牛属Monochamus昆虫之间互利共生,形成紧密的共生复合体。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伴生微生物在松材线虫的成功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综述松材线虫、媒介昆虫、寄主植物等不同来源伴生微生物与松材线虫-媒介天牛复合体的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伴生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地理变异;然后,从影响松材线虫的生长繁殖、致病性、入侵性、逃避天牛免疫等角度分析伴生微生物对松材线虫-媒介天牛复合体的影响,总结松材线虫及媒介天牛对伴生微生物组成与结构的影响;最后从应用视角探讨通过伴生微生物遗传改造、微生态调控等手段操纵微生物与松材线虫-媒介天牛互作关系,从而发展松材线虫病的导向性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两个细菌菌株:GD1和R,经鉴定,菌株GD1为坚强芽孢杆菌.利用水培马尾松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Bx)、GD1、R、Bx GD1和Bx R.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松枝发病,松枝流脂减少至停止,蒸腾作用降低,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松枝不发病.菌株R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没有影响.提出松材线虫及其伴生细菌均是松材线虫病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健康和枯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为研究对象,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前后马尾松树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为利用马尾松内生微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积累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不同株系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1993年,从国内外收集的松材线虫9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5个株系,用皮接法接种3-6年生的松苗,测定线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致病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其中国内的5个株系致病力最高,拟松林线虫通常不致病或致病力极低,在同一线虫种内,株系间致病力随寄主不同而不同。在寄主死亡速度上,寄主相同并死亡率相同或相近时,采自南京、广东马尾松病树上的线虫株系接种后,寄主平均死亡时间略短于其它株系  相似文献   

8.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的天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而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试验表明,松材线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组织病理学研究看出,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松苗皮层薄壁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表现出核染色质浓缩,核变形,降解,解体等细胞凋亡。纤维素酶作为松材线虫的致病物质参与早期寄主发病过程.线虫伴生细菌产生活性毒素。管胞空穴化造成输水堵塞致使受害松树死亡。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认为,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伴生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松材线虫的发病机理,概述了该病的防控措施及存在问题,重点介绍松材线虫的生物防控措施及改进建议,指出探索科学可持续的松材线虫防控措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作为外来入侵种,逐步取代拟松材线虫占据生态位。初步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两种线虫的繁殖能力差异关系密切。本研究采取了两种方法,即离体条件竞争试验和体内竞争试验比较二者繁殖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繁殖水平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物长时间培养后,松材线虫逐步竞争淘汰拟松材线虫。除此以外,离体培养和体内竞争结果均表明,竞争条件下松材线虫的繁殖力高于非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是伞滑刃属内两个独立的种,均可引起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能否进行种间杂交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采用4个虫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杂交试验及杂交后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可成功杂交,他们之间未发展出严格的生殖隔离,二者极可能来源于同一祖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松材线虫及其伴生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为其致病机制研究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温室健康马尾松盆栽苗为材料,人工接种无菌松材线虫和带菌松材线虫(8 000条·株-1),观察松苗萎蔫情况,并于接种5、10和30天后取茎段横切面观察松脂分泌情况,对接种20天后的茎段组织解剖结构进行显微观察,接种后30天对植株取样进行线虫再分离,统计线虫在树体内种群增殖情况。【结果】无菌松材线虫和带菌松材线虫均能引起5年生马尾松盆栽苗发病,且症状一致,接种35天后致萎蔫率均达到90%,对照植株保持健康状态;茎段横切面观察结果显示,无菌松材线虫接种5天后松脂停止分泌,10天后茎段开始出现少量空洞,30天时空洞化严重;带菌线虫接种5天后尚有少量松脂分泌,10天松脂分泌停止,30天后茎段产生空洞;对照松树松脂分泌正常,茎段横切面完整平滑。石蜡切片结果显示,2组线虫接种致萎蔫松树茎段的组织解剖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皮层及木质部细胞、髓心细胞大多破碎变形,树脂道上皮细胞破碎解体。无菌松材线虫在松苗体内种群增殖速率高于带菌松材线虫,萎蔫松苗体内线虫数量分别为(8 105±5 661)条·g-1和(4 317±1 896)条·g-1,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361 9)。【结论】无菌松材线虫和带菌松材线虫接种均能使5年生马尾松苗发病,无菌化处理未使松材线虫失去对马尾松苗的致病性,松材线虫的致病性与其伴生细菌无关。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种群间及种群内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样性.为了增加其基因的纯合性,以强毒松材线虫虫株AMA3为原始种群,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培养20代的方式进行近交系培育,共获得来自3对不同亲本的80个近交系.以感病黑松为宿主比较AMA3原始种群及不同近交种群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连续近交未对松材线虫的致病力造成显著影响,来自3对亲本的F6,F10,F15及F20松材线虫种群依然保持强致病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真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川某地木材样品上分离得到松材线虫,并利用板栗疫病菌、枯斑盘多毛孢、绿色交链孢、腐皮镰刀菌这四种来源不同的真菌进行繁殖.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在板栗疫病菌中繁殖倍数最高可达406倍(一皿d=9cm);在枯斑盘多毛孢中,松材线虫最高可增殖322倍;而松材线虫在绿色交链孢中最高可增殖50.4倍;腐皮镰刀菌中松材线虫增殖倍数仅为11.2.实验同时表明,松材线虫对菌丝年龄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是引起松树死亡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的病原。为了研究松材线虫的致病性,该文对松材线虫的接种量进行研究,对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的发病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以及发病等级的描述。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LN001后,每株接种量为10000条时,发病率、感病指数、死亡率3个指标均达到最大值。接种松材线虫LN002后,每株接种量为8000条的松苗,在接种第47d时,感病指数达到100。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8000~10000条,为适合进行松材线虫接种试验的接种量。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微晶纤维素(MC)和水杨素(SC)三种底物,用刚果红染色法和DNS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系组分和酶活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存在完全降解纤维素所需的3种酶系组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松材线虫分泌物中三种酶活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酶活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解释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杂交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杂交方法对来自南京、四川、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地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10个株系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能杂交成功,但后代数量少且大多不孕,两者间遗传差异较大,这两种线虫各株系间无明显差异。当中国线虫分别与日本、法国、加拿大株系杂交时,无论种间或种内均有差异,前者差异更显著。种间杂交中多数后代雌虫较难与父本加交产生子代幼虫。种间杂交在产生正常后代的同时也产生1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