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1990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农场进行试验。对部分麦仓分别采用推荐的入仓时用药和入仓后4~6周用药(推迟用药)两种方法进行比较。1989年使用药剂为甲基毒死蜱,试验小麦未进行气调.1990年将两种用药方法作为害虫综合防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试验,使用了甲基毒死碑与马拉硫磷两种药剂.尽管甲基毒死碑推迟用药降低了捕虫器中捕获的害虫数,而且在储存5个月后进行生物分析,死亡率达98±1.1%,但它不能显著降低从充气麦仓中抽取的样方中的虫口密度,与对照相比也没有经济效益。使用马拉硫磷,不论是入仓时用药还是推迟用药均不能显著降低麦仓中的害虫密度。1989年秋季,对未充气的小麦,不论入仓时用药还是推迟用药均可显著减少(p<0.05)抽样检查的害虫效(与对照相比).在两次试验中,入仓时用药的成本指数较大.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风在大型浅圆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适宜的气温和通风时间对大型浅圆仓的散储小麦进行机械通风,整仓粮温可降至15℃以下,粮食水分无明显变化。实践证明:新建浅圆仓通风系统设计合理、送风均匀、能耗低。  相似文献   

3.
常规与二级缓释相结合熏蒸防治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房式仓大堆围包散储较低水分的小麦,采用膜下常规施药和二级缓释施药相结合的熏蒸方式,长期密闭,保持粮堆内PH3杀虫有效浓度1~2个月,基本实现一年一次熏蒸,在杀虫、品质保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仓型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惰性粉杀虫剂在不同仓型中杀虫应用效果,采用粮堆表层至50 cm处拌粮的方法对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内新入库的玉米和小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惰性粉杀虫剂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有效防治粮堆内的害虫发生,并延迟了害虫的发生时间和密度,对仓内温、湿度、粮食品质基本无影响,可以部分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防护剂。  相似文献   

5.
夏季收购高水分小麦,采用包打围散储,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通风,降低到适宜的水分后进行熏蒸,熏蒸后再通风,既达到了降水的目的,又实现了安全度夏,结合实践分析,配合仓外包打围散存、采用适当的科学保粮措施是处理高水分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改造楼房仓,将原来的包装仓改为包打围进行散装储存小麦试验,经过3年多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散装储存方式是可行的,小麦的品质变化缓慢,害虫防治效果理想。不仅增加了库容,而且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保管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10.小麦仓贮害虫小麦贮藏期间的主要害虫是麦蛾、玉米象、谷蠹、大谷盗、赤拟谷盗等。由于小麦收获季节气温较高,利于储粮害虫的生长与繁殖,严重影响贮藏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朗.  BC 梁权 《粮食储藏》1996,25(2):16-20
澳大利亚采用非化学法防治储粮害虫至少可追溯到当时象虫成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由政府组织成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粮食工业代表组成的小麦象虫委员会。该委员会考虑到了采用热、机械、毒气熏蒸、在气密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处理、与沙混合、与石灰混合、地下储存、驱避和清洁卫生等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以二氧化碳使害虫窒息;在初期是采取充人法,稍后是自然脱氧(当时称为“self-gasing)。这种办法很难将害虫完全杀死.而且总是相继出现害虫活动高峰,因而对准备出口的小麦仍需在过筛后用加热的办法处理。后来在技术上逐步以散装储…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促进储粮工作上台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连直属库经过1998年的扩建,占地面积达6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立筒仓、浅圆仓、平房仓、站台仓等仓型,保管的粮种有玉米、小麦、大豆和稻谷等,粮源主要来自东北各地。由于仓型多,储粮来源复杂,全年出入库频繁,给我们的保粮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自2003年上收为直属库以来,粮库不断探索创新,每年都能上个新台阶,科学保粮率达100%,变质降等率为0,保管损耗由上收前的1.2%降至0.6%。  相似文献   

10.
模拟仓中甲酸乙酯对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等3种粮食的模拟仓中测定甲酸乙酯对4种重要储粮害虫成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甲酸乙酯在小麦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好,在玉米仓中的熏蒸效果次之,在稻谷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差.在30℃条件下,以70 g/m3的药剂浓度熏蒸处理24 h,在小麦仓的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在玉米仓的上、中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为100%,而下层也仅有少量米象个体存活;在稻谷仓内,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均有存活,即使浓度达到90 g/m3,下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低于50%.对不同的害虫种类而言,甲酸乙酯对嗜卷书虱和谷蠹的熏蒸效果较好,赤拟谷盗次之,而相同条件下对米象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1980年,我区曾与商业部四川粮食贮藏科研所合作,对在地下仓深层粮堆出现温差的情况下,利用粮堆中对流气体,进行低剂量磷化铝熏蒸防治贮粮害虫,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对地下仓粮温处于平衡的低温状态下,能否利用低剂量磷化氢熏蒸、有效地防治贮粮害虫呢?为此,于1981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现报告如下:一、实验方法1.实验仓条件:(1)大荔县汉村粮站的四号地下仓(以后简称四号仓)。仓容200万斤、仓深13.2米、存小麦Zn万斤,粮堆深n米。(2)富平县墩台根站六号仓(以下简称六号仓):仓容300万斤,仓深28.7米,存小麦340万斤,粮堆深16米。2.药剂及用量:粮食贮藏1983(3) 四号仓体积为1752m',其中粮堆体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7个储备粮承储企业159个仓廒89.17万吨库存粮食害虫防治经济性调研与分析,分别研究了害虫蛀食性和粉食性、小麦和玉米、熏蒸杀虫温度等情况下储粮害虫防治与其经济阈值的初步关系。主要结果包括:①蛀食性害虫的经济阈值小于粉食性害虫,同等条件下处理蛀食性害虫挽回的经济损失要大于付出的成本;②小麦和玉米品种的经济阈值小于稻谷,在同样的条件下,出现同样的害虫,处理小麦和玉米所付出的代价比挽回的经济损失要小;③熏蒸杀虫时,粮温在20℃以上,经济阈值较小,当粮温在15℃以下及35℃以上时,害虫防治的经济阈值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在储粮最易受害虫感染的夏季,在仓内设置真空抽取(负压吸出)诱捕器,将落入陷阱诱捕器的储粮害虫通过管道由仓外负压吸出,可以快速地检测害虫种类及密度,既能提前发现储粮害虫,又减少了进仓感染害虫的几率,为储备粮安全储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浅圆仓储粮害虫发生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GJ89型粮虫陷阱检测器对11个浅圆仓储粮害虫发生特点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储藏期3~5个月的散装小麦中共捕获8种粮虫,普遍发生的害虫种类是书虱(约占捕获害虫总量的95%~100%),谷蠹、玉米象、赤似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害虫亦有少量发生。钢屋盖浅圆仓较混凝土浅圆仓虫害发生严重,且仓壁四周书虱较中部多。粮面下2m深度内虫害数量随粮层深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粮仓储藏小麦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粮仓的储粮性能差异,以鲁原205小麦为样品,每间隔2个月进行取样、检测,研究了小麦在装配式保温仓、装配式不保温仓和焊接式不保温仓3种类型粮仓中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小麦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不保温仓中小麦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得最快,且脂肪酸值较高;保温仓中小麦的面筋指数基本不变,吸水率与干面筋含量最高,降落数值最低;保温仓稳定时间与粉质质量数上升幅度较大,弱化度下降较大,保温仓中小麦的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长度最短,且小麦的损失率最低。3种类型粮仓的储粮性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装配式保温仓>焊接式不保温仓>装配式不保温仓。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秋季中后期雨水较多,气温较往年偏高,小麦在播种时,确保了足墒下种,播种较早的部分麦田播种密度较大,播后又遇降雨,从而加速了小麦的生长,个别田块有旺长趋势,为了保障小麦安全越冬,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储粮综合技术在大型散粮仓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型高大平房仓404仓进行散储小麦度夏试验,分析三温三湿的变化趋势,研究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在巩固“双低”储粮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粮情检测、虫害检测、环流熏蒸和机械通风等储粮新技术,有效提高科学储粮水平,促进粮食仓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围包散存小麦和玉米因在高温季节入库,整体粮温偏高,来粮害虫较多并引起局部粮食发热。对试验仓粮食先采用短期熏蒸杀虫处理,然后采用全仓通风与局部"点穴"通风(或二台局部处理机并联使用)相结合的措施分段降温,通风后局部最高粮温和全仓平均粮温均大幅下降,取得了较好的通风降温效果,储粮安全过冬后,来年再择机密闭熏蒸,做好隔热控温措施,粮食水分减量较小,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仓贮磷和甲基毒死蜱是国外新发展的有机磷谷物保护剂。它们都有杀虫广谱高效和对人畜低毒的特点,能有效地防治对马拉硫磷或六六六等杀虫剂产生了抗性的害虫。直接与粮食拌合或作为卫生消毒剂用于贮粮害虫防治。仓贮磷兼有杀虫杀螨特性。特别是对于甲虫、蛾类、啮虫类害虫和螨类有高效。粮内拌合10ppm 的剂量可提供一年以上的保护期。仓贮磷在粮食当中的残留不耐烘焙和加工,故它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极低。甲基毒死蜱已经是国外试验比较成熟的保护剂品种。它的口服毒性与马拉硫磷相当,但对仓库害虫,尤其是对马拉硫磷抗性害虫的效果显著。残效期较长。10ppm 剂量拌合小麦可保证小麦几个月不受虫害。它是国外用以解决贮粮害  相似文献   

20.
仓贮磷(Satisfar)通用名称为乙氧嘧啶磷(Etrimfos),是由瑞士山都士公司在1972年发展的新农药品种。可用作防护剂处理储粮防治害虫。1982年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委托,进行了仓贮磷拌合贮粮防治害虫的生产试验,观察它在我国仓贮条件下的防虫效果,以便对其药效进行评价。生产试验于四川省两地进行,1982年7月至1983年6月在重庆李家沱粮站进行了实仓小麦防虫试验:1982年12至1983年11月在崇庆县王场粮站进行了稻谷防虫试验。试验证明,仓贮磷作为防护剂拌粮防虫的效果优于马拉硫磷,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贮粮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