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 要: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选择最合适大果甜杨桃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的大果甜杨桃、完善甜杨桃相关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4组不同的栽植密度(22株/667m2、44株/667m2、88株/667m2、176株/667m2)处理,连续测定第3年、第4年、第5年果树的产量及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栽植密度对大果甜杨桃果实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当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5年生杨桃树产量达到最大且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果实品质指标与22株/667m2、44株/667m2的2个栽植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对栽植密度为176株/667m2的4年生杨桃树间伐至栽植密度88株/667m2,栽培的第5年杨桃果实产量明显提高,但仍然低于最初按照88株/667m2密度栽培的产量。结论:4种密度试验中,大果甜杨桃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佳栽植密度,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露地栽培果桑,理想的群体结构是:密度每667 m2300~400株,株行距(0.9~1.1 m)×2m,株平均条数11.1根,平均条长1.62 m,667 m2总条数3330根,667 m2总条长5300 m,可获得1400 kg的桑果产量.大棚栽培还要适当偏稀,理想的群体结构是:每667m2256~333株的栽植密度,株行距(1~1.2 m)×2.1 m,株平均条数12根,平均条长1.7 m,667 m2总条数3100根,667 m2总条长5300 m,可获得1900kg的桑果产量,又保证桑果品质.  相似文献   

3.
对大10果桑进行了2种栽培模式的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连栋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产量可增加25.17%,采果期可提前21 d,由于上市早,价格也提高了86.2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大10果桑,露地栽植密度667㎡桑园以300~400株为宜;大棚栽培果桑,要适当偏稀,每667㎡桑园的栽植密度为256~333株,即可获得较高的桑椹产量,又能提高桑椹品质。  相似文献   

4.
贵州条件下成片桑园不同密度栽植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应书  詹永发 《北方蚕业》2001,22(1):16-16,29
试验结果表明 ,在贵州遵义 ,成片桑园的栽植密度选择每 667m2 桑园栽桑 80 0~ 1 0 0 0株 ,单位面积上的桑叶产量达最高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在栽植密度一定且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春季桑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 m2桑地面积留条7500~8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可适当提高幼虫生命力、茧层率、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全茧量、茧层量和产卵量。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主栽的龙桑1号、桲椤桑、铁耙桑3个桑树品种的桑树,分别进行三个密度组合的栽植,实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对测定总产叶量统计分析,确定三个品种与密度的最佳组合,建议东北寒地北部选用龙桑1号桑与栽植1200株/667m2的组合建园;南部选用桲椤桑与栽植密度1000株/667m2的组合建设园。  相似文献   

7.
在栽植密度一定且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夏秋季桑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 m2桑地面积留条7500~8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可适当提高幼虫生命力、茧层率和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和全茧量、茧层量及产卵量。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桂林地区引进强桑1号栽植,对其性状进行跟踪观察,并开展密度、肥料用量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期为本地强桑1号的引进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观察及研究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广西桂林栽植生长发育时期为3月12日—12月10日,全年桑叶生长期比沙2×伦109长10 d左右。在广西桂林地区栽培以规格0.9 m×0.7 m,即每667 m2栽1059株为宜。每667 m2强桑1号桑园施氮肥54.0 kg、磷肥21.6 kg、钾肥27.0 kg可获得较好的桑叶产量,示范区全年采摘桑叶5次,每667 m2桑园桑叶平均产量达3157.40 kg。  相似文献   

9.
皇草不同种植密度对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植密度对皇草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密度的加大,皇草植被恢复速度加快。处理2500株/667m2恢复植被盖度达90%以上只需2个月,产草量达134331.0kg/hm2。从经济角度出发,采用皇草进行植被恢复和刈割利用,以栽植22500~30000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金荞麦鲜草产量的影响及其生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金荞麦的鲜草产量,增产效果依次为:磷钾肥>播种密度>氮肥,磷钾肥和播种密度对金荞麦产量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荞麦的高产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株行距40 cm×60 cm,氮肥1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和钾肥2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安美君 《蚕业科学》2005,31(1):88-90
对黑龙江省的3个主栽桑树品种秋雨、青龙、泰来进行无干栽植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栽植密度。秋雨和青龙在60000株/hm2、泰来在75000株/hm2栽植密度下产叶量达到最高。桑树合理密植对桑叶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增加到60000~75000株/hm2后,随栽植密度的增加,养蚕质量也随之下降。栽植密度对养蚕质量各因素的影响,因桑树品种不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12—2016年,平利县组织开展了桑园间作套种茶树生产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茶间作套种第一年的生产投资较高,但低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单独建园的投资之和;进入丰产期后,3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的生产收益均高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以每667m~2栽桑1000株和750株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用5种常用叶面肥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667 m2产叶量依次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0.3-0.5%的硫酸铵[(NH4)2SO4]>0.4-0.6%的硫酸钾[K2SO4]>0.5-0.8%的过磷酸钙[Ca(H2PO4)2]。据此认为,桑园施用叶面肥应首选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和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考虑到生产成本及工作之便,生产上推荐使用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  相似文献   

14.
椪柑树势直立,能通过早期的密植栽培技术达到早产、丰产的目的。定植时,每667㎡种植111株,10-12年后隔行间伐,每667㎡种植55株。  相似文献   

15.
在临夏川塬灌区饲用甜菜以种植密度4000株/667 m^2最好,块根产量达9438.3kg/667 m^2,较种植密度5800株/667 m^2处理增产2.6%,较种植密度2500株/667 m^2处理增产7.3%,块根产值943.8元/667 m^2,叶丛高度60.4 cm,平均单根重2.8 kg,其块根大小适中,群体分布结构合理,块根均匀,光滑,商品性好,效益显著,在临夏州地区大面积种植饲用甜菜时,应选择该种植密度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草本化栽培对饲料桑全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密度对饲料桑‘特优2号’(Morus alba‘teyou No.2’)全株产量及饲用价值的影响,探讨最适栽培密度。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对不同密度下的饲料桑产量进行测定,并就进入丰产期的饲料桑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密度对饲料桑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饲料桑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一年份内均以105000 plant·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饲料桑的总产量变化趋势与其产叶量的变化一致;密度对饲料桑的茎叶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总分枝数呈现先升高后略降低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5.33~78.33 cm,分枝数变幅为11.67~12.33;主茎粗、单枝叶片数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茎粗变幅为0.64~0.75 cm,叶片数变幅为11.67~12.67。密度对饲料桑饲用品质影响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饲料桑全株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5000 plant·hm^-2密度下全株CP和EE含量最高,分别为16.60%和3.67%;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75000 plant·hm^-2密度下最低,均值为42.84%和30.18%;灰分(crude ash,CA)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高为8.69%;所有密度下的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范围为128.19~141.93。综合考虑,适宜川东北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饲料桑栽培密度为105000 plant·hm^-2。  相似文献   

17.
在陇中旱农区,依托2012年布设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4.5(D1)、5.25(D2)、6(D3)、6.75万株·hm-2(D4);副处理为施氮水平:施纯氮200(N2)和300 kg·hm-2 (N3)。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小;2)施氮量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显著,但玉米光合作用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3)D2N2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最高,D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D1分别增加了15.2%和14.5%,N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N3增加了10.9%和4.8%。4)玉米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纯氮200 kg·hm-2左右时,叶片光合作用关系协调,有利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春伐桑树不同伐条部位对产叶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取距离一年生枝条基部4~6 cm处(留芽2~3芽)伐条的剪伐方式,可显著提高芽条生长量和春叶产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同时影响桑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发掘玉米密植增产潜力,探明耐密植玉米品种“正红6号”常规施肥下的密植效应,在川中丘陵区中江县布置田间试验,设置5.25(CK,实际生产密度)、6.00、6.75、7.50、8.25万株·hm-2 5个种植密度,研究“正红6号”不同种植密度下生长、倒伏及产量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都随之增大,而茎粗随之减小;平均每增加0.75万株·hm-2,株高、穗位高分别平均增大6.47 cm、2.13 cm,最大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大0.46,茎粗平均减小0.46 mm。密植后,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群体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叶和茎鞘干物质转运量增加,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叶干物质转运率降低;成熟期各部位干物质分配比重为:籽粒>茎>叶>穗轴>叶鞘>苞叶,各部位对密植的响应不同。随着密度增加,倒伏率与倒折率显著增大,空秆率、穗下垂率增大,双穗率减小;穗数显著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7.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产38.02%。由此可知,玉米密植增大了茎秆倒伏倒折风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干物质生产力来弥补单株生产力的下降,从而获得高产。经模拟,川中丘陵区“正红6号”作为春玉米的适宜密植密度为7.94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