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薯10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利用岩粉一号作母本,金山5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春催芽播种育苗,秋季剪苗种植实生苗品系。2000年至2005年经复选、品系鉴定、品种比较、龙岩市多点试验、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区试、福建省及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选育而成。2006年1月和3月分别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2.
甘薯两段法育苗标准化栽培是指先由种苗公司或合作社在冬季利用温室或钢架大棚进行种薯育苗,翌年春季由甘薯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利用增温育苗床扩繁种苗,之后基地种植户按技术标准进行栽插种植和管理,最后由企业或合作社加工或贮运等标准化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甘薯两段法育苗利用冬春闲季、场地、光热和人力等资源,进行集约化生产,集中管理,分散栽插,节省土地、节省劳力。有利于引导甘薯产业发展,分区域建立专门的脱毒种苗基地,逐步使甘薯生产实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推进甘薯产业科学发展。本文作者从甘薯冬季设施育苗、春季育苗、大田栽培、收获贮藏等方面阐述了甘薯两段法育苗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育苗是甘薯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甘薯繁殖的主要手段。通过育苗既能提高良种繁殖率,又能保持良种纯度。因此,育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品种推广普及的进程,也影响甘薯的产量。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与实践,通过对过去育苗方法的改进,总结出了几种甘薯育苗的新...  相似文献   

4.
在甘薯的整个栽培过程中,育苗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各地一般都是采用火炕育苗,这种育苗法,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最易坏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甘薯的发展。为此,我们根据水稻、蔬菜应用塑料薄膜育苗的成功经验,在甘薯育苗上也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甘薯育苗生长速度,提高甘薯育苗繁殖系数,探寻较为理想的甘薯假植育苗方式,本试验以高系14甘薯的脱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平铺法、干旱胁迫法、打顶法、斜插法(CK)4种不同假植繁育方式处理甘薯的茎段苗,观测不同假植繁育方式下主蔓长势、茎粗、生根数、分蘖数,以及最长的3个侧枝的生长长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平铺法能够获得粗壮的茎秆和较长的主侧蔓枝条,该处理方式甘薯苗单株剪苗量为19.119 6株,总剪苗量为928株,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得到的苗最多,建议使用平铺法繁育甘薯苗。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福建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鉴定福建省近年来新育成甘薯品种的生产力、品质、适应性及抗逆性,以便尽快筛选出适合闽东旱地种植的接班种,提高该地区的甘薯种植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3年福建省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在旱地开展了甘薯新品种的生产试种试验,现将试验结罢煎结电口下.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种苗的繁育对甘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概述福建省不同阶段甘薯种苗繁育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经验,分析当前福建省甘薯种苗产业的规模与特点,从新品种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保障粮食安全、建立甘薯种植预警机制、病虫防治与良种供应、甘薯产业向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建立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摸清密云区甘薯种植户、甘薯育苗生产基本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对本区甘薯主产区的36户甘薯育苗户和56户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育苗生产和薯苗需求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存在种植零散、多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为主,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打造密云甘薯种植专业村,使甘薯生产规模化,加大加快甘薯专业育苗村建设,使育苗生产标准化,优化并规范甘薯种植品种、应用甘薯脱毒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推广日光温室电热育苗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普及甘薯高效育苗技术,为全区甘薯生产提供优质壮苗,以保障全区甘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壮苗是甘薯高产的基础。实践证明,改革甘薯育苗方式,推广通气温床育苗是夺取甘薯早苗、足苗,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 主要优点 甘薯通气温床育苗与普通温床育苗比较,有五个优点: 1.温度高。甘薯通气温床育苗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好气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加速了以好气性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微生物数量骤增,分解能力提高,放热多,升温快,温度高。一般5~10厘米土层温度较普通温床提高4~6℃,膜内气温高8~11℃。 2.出苗早。升温快,温度高,促进了甘薯幼芽  相似文献   

10.
甘薯病毒病广泛见于福建省各甘薯主产区,甘薯病毒种类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其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是最主要的种类。各种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甘薯品种田间带毒率为100%。通过对甘薯脱毒技术、指示植物法甘薯茎尖苗带毒检测技术、脱毒苗的增产效果和增产机理及脱毒苗繁殖和利用等进行研究,建立了福建的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薯温床双薄膜覆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栽培甘薯主要是用育苗移栽法,以克服无霜期短,延长甘薯田间生长时间,获得高产。只有做到适时育足壮苗,才能保证适期早栽,合理密植和苗全、苗旺。因此,育苗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我省当前采取以下几种育苗方式:①火炕及电热育苗。优点是温度易控制,出苗效果好;缺点是用电量大,耗费燃料多,成本高。②酿热温床覆盖塑料薄膜(单  相似文献   

12.
培育壮苗是甘薯丰产的首要环节。甘薯育苗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省工、省力的是小拱棚育苗,其优点是节能、简便、易学,薯苗质量高、苗齐、苗壮。一般27d左右可采头茬苗。  相似文献   

13.
<正> 甘薯秋藤越冬育苗是利用甘薯藤蔓育苗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节省种薯、繁育系数大、早插增产等特点。我市石桥头镇经过5年的试验摸索,已初具生产规模,1998年该镇利用秋藤育苗741.2万株,占该镇当年所需薯苗的89.9%。本技术对各甘薯产区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应用价值。现将应用效果及育苗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甘薯生产中,薯苗质量很关键,壮苗比弱苗要增产10%左右。因此甘薯高产,首先要培育壮苗。北方甘薯育苗时正值3月中下旬,常因寒流频繁,温度较低,需用火炕育苗。火炕育苗要烧炭,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污染环境,温度控制不好,常发生烂炕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利用阳畦育苗,对原来的技术做了很多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既培育壮苗,又环保节能。……  相似文献   

15.
甘薯藤蔓漂浮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短日照作物,在北纬23℃以北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绝大多数甘薯品种不能自然开花,这是甘薯有性杂交育种的限制条件,因此甘薯实生种子的获得对甘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简便高效利用甘薯实生种子,对提高甘薯育种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甘薯实生种子的利用率和育种效率,本文针对现有的甘薯实生种子播种育苗技术中的局限性,介绍了不同的气候环境采用下的不同育苗方式、育苗地的选择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及播种方法、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实生苗的初步筛选等内容,为甘薯的科研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农产品出口量与日俱增。日本玉丰白薯是一个出口的好项目,为了顺利地出口,达到出口创汇的目的,在此向大家介绍日本玉丰白薯的栽培及加工技术。一、甘薯育苗甘薯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因此我们应尽量提前育苗。1. 建立苗床,确定苗期。苗床建立,要根据温度变化来确定。春薯一般在3月底育苗,可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建小弓棚苗床,采用双膜育苗法育苗,也可建回龙火炕加小弓棚育苗。夏薯育苗在谷雨即可。做床方法各地可根据经验具体掌握。2. 精选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 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 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甘薯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的1个重要环节。在高寒地区及时培育出充足的无病壮菌,满足生产上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苗全株壮的要求,才能做到甘薯高产。作者通过近几年甘薯育苗的生产实践,基本掌握了薯苗的生长规律和育苗技术,为高寒地区甘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广薯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福建省第二大旱粮作物,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耐干旱、耐瘠薄、多用途等优点。随着福建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甘薯正以其特有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食用薯的市场潜力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的需求,2005年福建省种子总站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广薯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