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宰前检疫 宰前检疫可以将病羊及时的筛选出来,将其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大化,也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控制了疾病传播的源头。羊群接受检验时,先要根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证明进行核实,包括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多年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的实践 ,试述羊定点屠宰的检疫要求要点。仅供同行参考。1 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 ,及时隔离剔出处理 ,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 ,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 ,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1 1 查证验物 对受检的羊群 ,首先要检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签发的动物检疫证明 ,非疫区证明 ,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按出具的证明核对羊群数量 ,了解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羊只情况 ,若发生病死羊只及时处理。然后对无证、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的羊群实施补检重检后 ,方可入场屠宰。1 2 检疫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畜禽屠宰检疫相关工作内容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就是围绕检疫范围、检疫动物、检疫处理等方面,而且对某些体制的改革理解程度也都不相同。为此本文针对羊的屠宰检疫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1宰前检疫对饲养场的羊群进行宰前检疫操作,可尽早发现异常羊只,及时对其实施隔离甚至是剔出处理,控制病羊进入待宰流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 ,由于对羊没有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造成大量未经检疫的羊肉上市交易 ,甚至有不法商贩专门加工销售病死羊肉 ,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现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浅谈如何对未实行定点屠宰羊进行检疫 ,供广大检疫人员参考 :1对未实行定点屠宰羊肉应切实落实宰前报检制度这是控制病害羊肉进入市场和流通领域最关键一环 ,对待宰活羊实行宰前报检 ,由检疫员到现场实施宰前和宰后检疫 ,经检疫合格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对检疫不合格的羊肉一律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绝对不允许无检疫证明的羊…  相似文献   

7.
1屠宰检疫查证验物。在生猪入场前,首先要经过宰前验证。对货主出示的检疫证明进行核实,核实过程中应注意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检疫证明填写是否规范,证物是否相符。同时,注意外埠检疫证明必须持有车辆消毒及非疫区证明,本地出据的产地检疫证明要1头牲畜1个证。无检疫证明,检疫证明和  相似文献   

8.
<正>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感染绵羊痘病毒所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可达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宰后检疫程序操作,方可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发生。1宰前检疫1.1群体检疫根据羊群的产地、种类以及入场时间来分批分圈,然后进行检查。首先对羊群进行静态检查,即检疫员进入到圈舍内,在不会影响羊群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仔细观  相似文献   

9.
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要保障猪肉和猪肉制品的安全性,必须做好生猪的检疫工作.1宰前检疫流程与要点1.1宰前检疫生猪的宰前检疫流程对整个屠宰工作的顺利与否影响很大.生猪的宰前检疫是指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对其运输工具包含证明及是否合格等内容进行的检查,核验生猪的产地检疫证明和运输检疫证明.此外,还要对生猪的具体来源进行确认,避免从病区携带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加强生猪等动物的屠宰检疫,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生产的一件大事,也是《动物防疫法》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抓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对屠宰检疫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笔者对生猪屠宰检疫的几点看法。1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1.1宰前检疫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它包括查验待宰动物的检疫证明(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了解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  相似文献   

11.
<正>1宰前检疫1.1宰前检疫程序1.1.1索取产地检疫证明产地检疫证明可以证明屠宰牛来自非疫区,对重点传染病进行过预防注射。1.1.2宰前检疫重点在批量屠宰时,要求对每一头牛进行细致的检  相似文献   

12.
正在肉羊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屠宰检疫能够确定肉羊的健康情况,保证羊肉的质量安全。为了保证检疫工作质重量,我们必须明确肉羊屠宰检疫技术要点,并对这些技术要点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肉羊屠宰检疫质量符合相关要求。1宰前检疫技术要点分析在肉羊被屠宰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疫,通过严格的检疫发现肉羊是否感染疾病,并对病羊及时的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疾病的大面积传播或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宰前检疫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点进行检疫:  相似文献   

13.
生猪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大环节,而目前生猪屠宰检疫中宰前检疫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现就生猪屠宰宰前检疫有关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所实施的临床检查。1宰前检疫的内容1.1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检疫人员对进厂(场、点)待宰的生猪索要检疫证明。县境内的索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外县运来的索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对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证物不符的要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是查证,进入屠宰厂的生猪首先要经过宰前验证,对货主出示的检疫证明,进行核实,核实过程中应注意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检疫证明填补是否规范,同时注意外埠检疫证明必须持有车辆消毒及非疫区证明,本地出据的检疫证明要一畜一证。二是查物,主要对入厂的生猪进行健康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带有传染病症状,如可视黏膜,皮肤,口腔及蹄部等是否存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驻场检疫工作是法律赋予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神圣职责,驻场检疫员通过对进场生猪实施宰前、宰后检疫,堵截产地检疫、运输检疫中的漏洞,是生猪流通环节最后一道关口。定点屠宰场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免疫标识收购生猪。在屠宰过程中,检疫员通过宰前检疫,以及对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定点屠宰场生猪检疫试述定点屠宰场生猪的检疫技术,供同行参考。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可以及早发现患病生猪,及时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和引起疫病传播。1.1查证验物对受检的生猪,首先要查动物防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然后核对生猪头数,了解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若发生及时处理。1.2检疫方法幸前检疫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群体观察;二是个体检查。1.2.1群体观察检疫时,对同一批待宰生猪按静态、动态、食欲状态的顺序,观察比较,把有病的剔出来。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屠宰厂动物卫生的监督管理 ,使上市肉品卫生状况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现将几点作法介绍如下。1 宰前检疫监督管理 动物入厂 ,向畜主索要动物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 ,对手续齐全、证物相符者 ,收缴上述证明 ,允许入厂 ,反之 ,实行补检、重检 ,合格者允许入厂。如发现运输途中死亡或病弱动物 ,排出恶性传染病因素后 ,将死亡及病弱动物分别送至化制间和急宰间处理。对确诊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动物 ,要依法限制车辆移动并迅速报告监督所 ,采取不放血捕杀后 ,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群动物送急宰间急宰后高温处理 ,对…  相似文献   

18.
<正>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检疫隔离由于新引进的羊只携带了新的病原或新的血清型病原,引起羊群发病,羊群一旦传入某种疫病就很难根除。因此,生产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羊只的外购。在运输时要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在途中感染疾病。新引进的羊只一定要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实行"双向检疫、双向隔离"的措施,进行检疫和隔离。隔离期间要专人负责管理,不得与其他羊群和人员接触。隔离观察期最低15天,隔离期间对羊只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生猪宰前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宰前检疫指的是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包括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者运输检疫证明),了解生猪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患病等.同时观察生猪的活动、休息、采食及生理指数等有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检疫隔离 由于新引进的羊只携带了新的病原或新的血清型病原,引起羊群发病,羊群一旦传入某种疫病就很难根除。因此,生产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羊只的外购。在运输时要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在途中感染疾病。新引进的羊只一定要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实行“双向检疫、双向隔离”的措施,进行检疫和隔离。隔离期间要专人负责管理,不得与其他羊群和人员接触。隔离观察期最低15天,隔离期间对羊只进行观察、消毒、驱虫、健胃,对羊的排泄物要集中处理防止传播疫病,确定羊只无病后方可混入羊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