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疾病防控工作离不开三大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只要在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的三个环节中,切断任何一个环节,疾病就不能流行。传染源即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在生产实践中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要全面消灭传染源显然是不现实的,当前全球主要的做法也只是针对特定的传染源实施净化措施。如在养猪实践中,许多国家净化了猪瘟、口蹄疫和伪狂犬。一旦净化,这三个疾病在生产中就无须考虑了。  相似文献   

2.
<正>猪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如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等)和寄生虫性疾病(如肺丝虫病等)。主要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传播,饲养管理不善、气候条件恶劣、环境卫生不良,均可诱发本病。1从流行特点进行鉴别诊断1.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该病各年龄段猪均有易感性,尤以长白猪最易感,病原体随病猪和带菌猪  相似文献   

3.
目前,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有多种.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而引起传染,如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等.消化道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如猪瘟等.伤口传染,当皮肤或黏膜破伤时,病原体由伤口侵入,如破伤风、猪丹毒等.生殖道传染,有的公猪或母猪配种时互相传染,如猪传染性流行病等.昆虫携带传染,如蚊子、虱子、跳蚤等吸血昆虫的传播,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等.这些途径大多是在水平方向传播的,由于母仔猪接触密切,加大了这些途径的传播疾病的机会,可称之为纵向传播.  相似文献   

4.
家禽传染病的传播,与人和家畜的传染病的传播一样,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禽。如果这三个环节中缺乏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疫病就会终止流行。传染源是指传染病发生的来源,它是已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这种受感染的动物体内不但病原体能定居和生长繁殖,而且通过  相似文献   

5.
熏蒸消毒的优点是熏蒸的药物气体能均匀地分布到禽舍的各个角落以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及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等的病原体,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阻止疾病的继续传播蔓延。为了充分发挥熏蒸消毒的作用,确保消毒效果,禽舍熏蒸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九个方面。1消毒前做机械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包括平时预防措施与传染病流行时的紧急扑灭措施。1平时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宿主)。传染源指能使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持续排出体外的动物个体,包括患病动物与隐性感染的带菌(毒)动物。动物尸体、粪尿及唾液、眼泪等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大量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研究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主要是能够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向易感动物群中不断扩散和传播。因此,了解猪病的传播途径并切断传播途径对猪病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2种方式。1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1.1胎盘传播是指产前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怀孕动物,病原体能通过胎盘感染其体内胎儿的过程。可经胎盘传播的有圆环病毒2…  相似文献   

8.
疾病是影响农户养殖效益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对于疾病要做到防重于治。当前正是大量有害病原体开始繁殖的季节,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控制疾病的发生呢?—消毒。消毒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乃至杀灭有害病原体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疾病是影响农户养殖效益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对于疾病要做到防重于治。当前正是大量有害病原体开始繁殖的季节,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控制疾病的发生呢?——消毒。消毒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乃至杀灭有害病原体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养猪业由个体养殖向集约化的饲养方式转变,养猪生产面临着严重疫病的威胁。疫病可能来自诸多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而一旦发病,病原体就会通过不同载体,使疫病快速传播。目前大多数养殖场仅依靠药物和疫苗免疫来控制疾病,这种方法和观点是片面的。正确的全面的方法应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这两个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只有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1流行特点 病猪及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健康猪采食了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另一种是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病菌,在猪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时,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导致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而引起传染,如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等。消化道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如猪瘟等。伤口传染,当皮肤或黏膜破伤时,病原体由伤口侵入,如破伤风、猪丹毒等。生殖道传染,有的公猪或母猪配种时互相传染,如猪传染性流行病等。昆虫携带传染,如蚊子、虱子、跳蚤等吸血昆虫的传播,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13.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传染病的发生要有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在家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排出病原体。如果此时没有采取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家禽,引起疫病发生。如果此时仍没有及时采取严密有效的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就目前所知,病原体在更迭其宿主时只有以下3种方式。垂直传播是指母猪体所患的某种疾病其病原体可经卵巢、胎盘直接传播给仔猪,如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等。水平传播是种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即病猪和健康猪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在同一代猪之间的横向传播,如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白痢病、猪丹毒等大多数传染病,都属于此种类型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部分病猪的耳部发紫而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怀孕后期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死亡率高。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发病温和,症状不明显。仔猪死亡率可达80%。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排毒,并向外排毒。病毒携带者与易感猪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是另一种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短距离(3k…  相似文献   

16.
鸡舍熏蒸消毒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熏蒸消毒法是鸡舍消毒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消毒效果明显,熏蒸的药物气体能均匀地分布到鸡舍的各个角落以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及细菌的繁殖体、芽胞等的病原体,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阻止疾病的继续传播蔓延.然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常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现将熏蒸消毒的方法及注意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是猪场危害最大的病,发生传染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猪群,因此要想消灭猪场传染病就必须从以上三方面入手。消毒的最直接作用就是杀灭病原体(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这两个关键环节,那么传染病也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正1目前养殖场消毒存在的误区误区一:不消毒不能直接见到效果,消毒不同于治疗性药物,立竿见影;有时不消毒也不生病,这是运气好,但终究要生病,有可能是消毒剂质量有问题或消毒方法不对。误区二: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经空气、饲料、饮水等途径,入侵易感畜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播来源和传播途径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蚊、虻等吸血昆虫和虱、螨等是主要传播媒介,兽医人员消毒不严格也可通过注射针头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血粉、饲料和胎儿附属物等均可经消化道传播,我们用病猪血液饲喂健康猪获得100%感染,消化道是本病在猪群中呈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播途径。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有时高达100%,而成年猪和中猪均较低,调查资料表明在流行本病的养猪场,其猪群中血检阳性率100%,饲…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尤其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为特征。1流行特点病猪及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病原体在鼻腔中繁殖,可长期带菌,并通过飞沫传播。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