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作物布局 作物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作物布局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是一种作物生产的布署,其原则就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作物布局,影响作物布局的依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是作物生态适应性。作物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的特性。一种作物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生长,作物对温、光、水、土等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地势导致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两者情况,作物布局出现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海拔差异等。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到作物布局,如水利、肥料、劳力、科技、资金等农业设施。  相似文献   

2.
在蚕桑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农药中毒,确保蚕作安全,据笔者经验,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作物布局要合理在一个地区,往往种植多种作物,而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和治虫时间不一致,所以应合理规划,如作物混杂种植,对防范蚕桑农药污染极为不利.合理的规划应是:桑园集中连片,控制零星分散,尽量减少交叉种植.这样,不仅有利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而且有利于防止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多、耕地少,长期以粮棉油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种植牧草,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耕地上的营养物质产出和增加收入。种植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腾田种草模式简化结构图为粮经作物牧草或饲料作物,这种方式一般是规模化的养殖单位(养殖场、养殖大户),购租耕地或将自己所承包使用的土地由种植粮经作物转变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例如一个羊场为了保证养羊所需的青绿饲料的供应,在缺乏放牧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原进行小麦和玉米两季轮作的耕地,改种冬牧70黑麦与墨西哥玉米进行轮作,不仅增加了青绿饲料量的供给,而…  相似文献   

4.
土壤改良是指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一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 1 改良过程 土壤改良过程分保土阶段和改土阶段.  相似文献   

5.
1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作物产品的数量即作物产量。作物产量是作物与环境条件紧密联系中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以供作物生长的结果。具体地讲,作物产量是指种植作物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有价值的农产品的数量。通常把作物产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6.
创意田园是农田功能深度开发、提升农田附加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创意价值的体现需要通过农田四季作物品种的选择和生产茬口的安排来实现。以白沙镇孔源村4hm2成片的农田为研究对象,以春华园、夏盛苑、秋实庄、冬青园(四季田园),立春绣、立夏绣、立秋绣、立冬绣(四季景观绣道)为创意,通过选择高优品种和不同时间生产茬口的安排,打造创意田园的景观效果并提升农田的种植效益。该案例的研究对于解决创意田园作物配置的作物种植观念的矛盾、作物配置时间分布的矛盾、作物配置空间布局的矛盾以及现代技术与农民操作的矛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种籽质量     
侃措吉 《青海草业》2001,10(3):59-59
种籽质量是各类草场或作物种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购买良种如同选择正确的繁育品种或栽培品种。在一年的适当时间下播种籽或采用完整的整地方法一样重要。种子的质量可用其遗传的完整性、自然纯度 (不受无所需求物质的影响 )和成活力来测定。1 遗传的完整性这是指种子的“真实标志” ,即生产出与父本植物一模一样的植物。这可通过在播种、生长、收割、加工及包装等整个阶段对种子进行。在澳大利亚 ,“种子鉴定”是为保护和生产有效作物种子和牧草栽培品种而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鉴定对种子鉴定繁育者和购买者都有利。繁育者可获产品的…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草,怎样科学种草养畜呢?首先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资源条件等状况,选择适应该地区播种的优良牧草品种;其次,选择适合优良牧草生存的土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播种;第三,种植的牧草须经牲畜利用或加工销售,才能产生出经济效益。现将牧草栽培一般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与耕作1.1选地四川省盆周山区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成土母质等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土壤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种植牧草。栽培牧草与农作物要求土壤条件基本相同,需要具有保水、保肥、供肥、通气等性质的土壤,因为土壤中的水、热、肥、…  相似文献   

9.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实施土地规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本文就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0.
旱作多熟制立体种植是根据作物长相、根系分布深度、吸肥、耐阴等特征特性不同,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土,应用现代栽培技术,把种植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多种作物共处,多层次配置的群体结构,由1年2熟增加为3~4熟,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集约生产形式。现将玉米的立体间套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依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和蚕桑生产特点建立新型的蚕桑业生产经营方式,其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多种多层次的立体种养结构,使自然资源多层次,多途径地被利用,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生态循环系统。由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这种立体蚕桑业会产生多种模式或类型。如蚕经型、蚕牧型、蚕菌型、蚕鱼(禽)型、综合型或复合型等。但一个理想和合理的模式结构必须掌握:搭配组合的项目对蚕桑高产影响小。如在桑园间套作物必须坚持:(1)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小,最好是矮化和生育期短的作物。还应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2)必须符合当地桑园生态条件种植的作物;(3)套种必须实行轮作制,收益高的作物和绿肥应多种搭配;(4)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生产力正受到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降水模式变化等全球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降水模式将影响整个农业领域的作物水分需求能力、水资源可利用性、作物生产力以及水资源获取成本。因此,寻找需水量较低的替代作物,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作物产量或有机物产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是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农艺和环境条件的作物,它特别适应在降水量低、灌溉用水有限的地区种植。饲草高粱的产量与玉米相当,表明在水资源供应有限的区域,高粱具有替代玉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苜蓿草在飼料作物中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作物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最好的飼料。。根据熊岳地区(辽宁南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是春季、夏初(3—6月)干旱少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2001,19(1):40
1.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2.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3.生产单位需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4.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受化学物质的污染;6.从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需要两年以上的转换期,新开垦荒地例外;7.有机生产的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档案  相似文献   

15.
<正>品种是指具有共同祖先和相似外形并可稳定遗传的一群动物或植物,特别是指经驯化有别于野生型的种群,或指经人工选择发展并由人工控制繁殖以维持的种群~([1])。猪的品种是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来源、相似并能稳定遗传的外形和生产性能,并拥有一定数量的种群~([2])《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序言提到,畜禽品种是人类为了认识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在物种内部划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动物饲养试验方案设计原则及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动物饲养试验方案的拟定及设计原则[1]1.1试验方案的拟定试验方案是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的总称。饲料企业常用的饲养试验方案包括以下两种。1)单因素试验方案:是指整个试验中只比较一个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的试验。2)多因素试验方案:是指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试验因素的试验。1.2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2.1试验要有代表性生物学代表性:要求研究对象的品种、个体具有代表性;环境条件代表性:要求试验环境条件与将来推广试验成果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基本一致。1.2.2试验要有正确性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应…  相似文献   

17.
在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无疫病区建设计划以前 ,要对该地区 (或国家 )的自然条件、区域特征 ,以及与疫病流行有关的信息等进行搜集和仔细的分析 ,看是否符合建设无疫病区的条件。1 建设无疫病区的条件1 .1 地区的自然条件1 .1 .1 这个地区的畜牧生产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的甘蔗每年产生超过1亿吨的副产品。甘蔗是低耗形式能量作物之一,收获每个单位能量所需的土地面积非常少。饲料生产者早已利用各种甘蔗副产品作家畜饲料,特别是利用糖蜜喂反刍家畜。 由于蔗糖加工效率高,糖厂用作锅炉燃料的甘蔗茎梗——甘蔗楂就更少。在某些蔗糖生产地区,甘蔗渣正变成一个固体废物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 概况 山丹马场现有耕地3.07万公顷,农区海拔2400~3100米,年平均气温0.2℃,夏季特殊的冷凉气候及昼夜温差,为种植粮油作物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南部阴湿地区,特别适宜种植油菜、青稞、大麦.北部地区较为干旱,近年来采取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措施,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蚕丝业的基础在于蚕茧.蚕茧生产同整个农业生产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共性来说:它们是与自然、生物、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从特殊性来说:由于蚕桑这个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的特性,更受气温、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重庆、涪陵、万州、黔江等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幅员广阔,群山俊秀,耕地和非耕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立体种植的潜力大;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宜桑宜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蚕桑生产的宝地.广大农村通过多年栽桑、养蚕生产的实践,培育了成千上万户有经验的蚕农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