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基本饲养管理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冬季0.8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饲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  相似文献   

2.
笼养区肉猪是将断奶后的瘦肉型猪在笼中养至屠宰.经王批次108头生长育肥猪单层笼、双层箱箱养与牛养正交设计饲养试险表明,笼养猪比一般猪舍养猪提高日增重11.3—15.1%,饲料报酬和瘦肉率也有提高.而且笼养猪的猪笼放置灵活.是既适于农户分散养猪又适于规模养猪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养猪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快速育肥猪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冬季敞圈饲养,猪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抵御寒冷,造成增重缓慢,效益低下,农民开始在冬季不养或少养育肥猪,尤其不养小猪,在一定程度卜造成春季肉猪上市淡季。为了增加冬季养育肥猪数量,我们进行了冬季塑料棚养快速育肥猪试验,通过观察保温效果、增重速度、饲养转换率及经济效益,开辟肥猪终年均衡出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冬季采用玻璃暖棚(试验组)与普通猪舍(对照组)饲养育肥猪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多增重4.4kg,差异极显著(P〈0.01);头均低降料重5.63%,多增收入39.23元。在青海冬季利用玻璃暖棚猪舍养猪,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快速育肥猪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冬季敞圈饲养,猪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抵御寒冷,造成增重缓慢,效益低下,农民开始在冬季不养或少养育肥猪,尤其不养小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春季肉猪上市淡季。为了增加冬季养育肥猪数量,我们进行了冬季塑料棚养快速育肥猪试验,通过观察保温效果、增重速度、饲养转换率及经济效益,开辟肥猪终年均衡出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冬季扣塑料暖棚饲养育肥猪,比敞舍饲养,增重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高,已被实践所证实。但我们在进行“规范化养猪模式研究”的试验中,发现在其品种、饲料、猪舍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冬季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7):47-49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殖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 m2/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 m2/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 m2/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 cm×100 cm),窗距离地面1.0 m,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冬季水泥地面采用热风管道供暖,发酵床无采暖设施。饲养观察期为夏季30 d,冬季60 d。结果显示:夏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低6.7%(P<0.05),料重比增加4.4%(P<0.05);冬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提高16.7%(P<0.05),料重比降低5.5%(P<0.05)。结论:在凉爽和寒冷的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效果显著,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夏季发酵床的高温环境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体重越大,影响越大;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需要通过圈舍设计和通风设施的改进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8.
向永仙  陈波  龚妮 《兽医导刊》2020,(8):233-234
为了研究用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是否会优于普通饲养法,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湘西黑猪,分为仔猪组和育肥猪组进行试验,仔猪组30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育肥猪组3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5头,分别在采用自然农业饲养法和普通饲养法两种环境中生长。自然农业饲养法与普通饲养法比较,仔猪和育肥猪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16.37;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17、7.43;自然农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与普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差异不显著。多项指标结果分析表明: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优于普通饲养法。  相似文献   

9.
冬春季节修建塑料暖棚饲养育肥猪给饲养育肥猪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保膘增重快,是寒冷地区改进饲养育肥猪方法,提高出栏率的有效技术措施。我们于1989年10月在尚义县席麻沟村养猪专业户张明家进行了塑料暖棚猪舍饲养育肥猪试验,收到了  相似文献   

10.
(上接《黑龙江畜牧兽医》1999年8期41页续三)3.6 对生长育肥猪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猪的肥育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猪的肥育力很强,能较快地生长肌肉和蓄积脂肪。因此提高商品猪出栏率、缩短育肥期,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力,获得量多质好的猪肉,是养猪的一个重要环节。工厂化养猪场对育肥猪的饲养采取高密度育肥,有效地利用猪舍面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猪成本,猪群同槽进食,提高食欲和增重效果。但群饲常会发生咬架、争食等情况,影响增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分群。3.6…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农民朋友形象地称它为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懒汉快乐养猪法等等。其基本做法是:在猪舍内设置深度为80~100厘米的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菌种制作发酵垫料床。每头育肥猪1.2~1.5平方米,50头-60头生猪可以在一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高原地区发酵床养猪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研究将3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一组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一组为传统标准化猪舍饲养,试验猪初始体重为8.1kg,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进行育肥试验,育肥猪体重90~100kg时出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均耗料197.3kg,对照组头均耗料226.7kg,试验组料肉比为2.28:1,对照组料肉比为2.56:1,试验组育肥单位增重耗料比对照组降低10.9%。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净收入为617.8元,试验组为660.4元,较对照组增加42.6元,增加了6.9%。本研究结果说明,发酵床养猪技术增重效果不如传统养殖模式高,单位增重耗料低于传统养殖模式,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计试验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3月进行,30头猪分5个组。开放式砖结构猪舍,每个舍面积相等,猪睡卧处面积5.4平方米,活动处面积5.8平方米,塑料膜覆盖变为封闭舍。每舍分别饲养10、8、6、4、2头育肥猪。头均占用舍面积分别为1.12、1.40、1.87、2.80、5.60平方米。每天测最高和最低温度,测定增重速度和饲料喂量。结果增重速度以10头组最高(623克/头日),2头组最低(550克/头日),  相似文献   

14.
<正> 1 猪场概况辽宁省盖州市某猪场共饲养基础母猪180头,育肥猪500余头,暖棚式猪舍,分顿饲喂,鸭嘴式饮水器自由饮水,母猪每栏4头,2平方米/头,育肥猪每栏8头,1平方米/头。舍内湿度较大,棚顶有水珠滴下。2 发病治疗情况主诉:猪群3日内共死亡育肥猪18头,母猪2头,尚有20余头猪废食、拉稀与便秘共存,整群状态不佳。使用过青霉素、痢菌净、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5年起在通化县二密镇推广肉猪直线育肥,目前全镇已有385个农户(占养猪户52.2%)采用直线育肥方法。现将试点推广情况报告如下。一、试材与方法试点选择选两个养猪专业户和镇兽医站为直线育肥试点组,另选1个传统“吊架子”养猪户为对照组。猪舍建筑试点猪饲养在砖瓦水泥结构圈舍内。圈舍前高1.7米,后高1.5米,脊高2.5米,内宽2米,跨度3米,圈前留1.2米过道修围墙,墙高80厘米,墙上立杆安窗,高80厘米,冬季阳坡盖塑料棚(春季撤去),每圈养4—5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简易猪舍,冬季不盖塑料棚。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1):34-35
为了评价地道通风猪舍、自然通风类型猪舍和机械通风类型猪舍对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选取36头40 kg生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地道组猪舍内温度都较自然组和机械组高,而且,地道组日增重分别比自然组和机械组多93.91 g和56.5 g(P0.001)。结果提示地道通风类型的猪舍提高了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有利于猪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发展养猪业,尤其目前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猪舍简陋、常规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状态下,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性、经济性和太阳辐射的热能,是解决冬季养猪生产的较好途径。但舍温的另一热能来源,即猪体散热对塑料棚猪舍温度和养猪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在塑料棚猪舍内设置不同饲养密度的育肥猪,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管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北部某村外养猪小区饲养生猪2616头,分20栋猪舍饲养,其中第七栋猪舍中有3个单元的40千克育肥猪发病,在2周内波及整栋猪群。经笔者诊治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冬季不同的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为了筛选出较佳的冬季养猪模式,开展塑料大棚发酵床猪舍与一般发酵床猪舍养猪模式同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模式的试验研究,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三组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发酵床猪舍模式,一般发酵床模式和传统水泥地面模式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0g、686g和610g,塑料大棚发酵床猪舍模式较对照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广西贺州市黄田镇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2007年4月23日发现一猪圈有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先后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不见明显效果。到4月26日发病猪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