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中南部,天然草原集中连片,草原植被以多年生的根茎型禾草为主,羊草为主要建群种,兼有羊草和杂草类型。人工草场多为禾本科、豆科混播类型。牧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具备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但由于过度放牧、干旱和风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草原植被退化严重,蝗虫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夏天,该县有面积约1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天然草原蝗虫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
蝗虫是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中蝗虫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是揭示草原蝗虫成灾危害机制及其可持续治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年来,国内对草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部分研究工作,但对不同植被类型蝗虫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少。  相似文献   

3.
钱洁鑫  吴澜  乌音嘎  乌恩 《草地学报》2017,(6):1178-1185
羊草(Leymus chinensis Tzvel.)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好的天然草原类型。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放牧、开垦破坏与干旱等原因,导致羊草草原退化面积逐年扩大,产草量和草群营养价值降低,经济和生态功能日趋削弱,羊草草原的修复需求是紧迫的。然而,由于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羊草草原的修复面临诸多难题。丛枝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原生态系统中,能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效应。本文从养分吸收、生长发育、抗逆性、根际土壤环境及种间关系这些方面介绍丛枝菌根真菌对羊草的综合效应,并对丛枝菌根修复退化羊草草原植被提出展望,旨在为开展退化羊草草原的菌根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蝗虫发生成灾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蝗虫发生成灾是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生态学问题。近年由于干旱少雨,草原植被的退化,沙化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拦路虎,而草原蝗虫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互为前提恶性循环的两个方面。同时退耕还牧、还草及沙源治理,天然草场改良等生态建设中新的蝗虫灾害还会产生,原来次要的蝗虫灾害还会上升为主要的蝗虫灾害。所以,草原蝗虫的治理将是西乌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草原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寒旱区,根据天然草原的自然资源状况、气候特点和草地利用程度等,重点研究呼伦贝尔寒旱地羊草人工建植技术,羊草人工种植对恢复草原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和收获利用4个方面对羊草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旨在发挥羊草人工草地在促进牧草业发展,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有效保护草原生态,使天然草原得到永续利用,对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草原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地理特征、植被特征、优势种蝗虫种类及多年草原蝗虫分布和发生资料及生产实践经验,将内蒙古草原划分为呼伦贝尔温性干草原、大兴安岭南麓典型草原、大兴安岭北麓典型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苏尼特半荒漠草原、蒙古高原南缘典型草原、阴山北麓半荒漠草原、乌拉特荒漠草原、鄂尔多斯沙生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10个蝗虫发生区。针对不同草原区域的蝗虫为害特点,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可持续的草原蝗虫防控技术体系,即协调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天敌防控、生态调控等措施,采用飞机、大型机械等配套施药技术,实现对蝗虫种群的持续控制,对于指导草原地区畜牧生产、实现草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内蒙古的天然草原上,对植被群落和蚱蜢亚科的蝗虫群落的变化进行监测。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就各小区内蝗虫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分布的均匀度进行了比较。植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影响蝗虫种的组成。但是,植物群落的变化与蝗虫群落呈现的特点并不完全平行。适度的放牧能使蝗虫多样性增加并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原上收贮的野干草,群众习惯上称之谓“羊草”,实际上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se kitag.)只是其中的主要成份之一。在东北草原上以羊草为建群种形成的植被类型,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作为采草场利用。近年来由于草原利用不够合理,加之旱、涝、盐硷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草原普遍退化,优良牧草减少,劣质牧草增多,产草量下降,造成冬春饲草不足,牲畜抗灾能力减弱。1983年4月末西部地区一场大风雪,就有两万多头(只)牲畜死亡,其原因虽多,但缺草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场生产力,1981年我们同荷兰进行了草原改良合作试验,搞了一项天然草场施肥试验。主要观察施肥对改善草场植被、提高产草量和质量的响影,便于我们从多方面摸索改良天然草原的途径。一、试验区基本情况天然草场试验区位于我省西部,白城地区牧草良种场界内的天然草场,原始植被以中旱生根茎禾草为主的羊草草甸草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影响着草地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草地的光谱特征.采集不同利用方式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温性草原地面高光谱数据并分析其光谱特征,可为温性草原植被类型遥感分类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750~950 nm处反射率、730 nm处反射率的一阶导数、红边斜率、NDVI和EVI等特征值的组合可以将粟(Setaria italica)、大针茅(Stipa grandis)及羊草(Leymus chinensis)植被类型加以区分;且红边斜率、NDVI和EVI等特征值分别能对内蒙古温性草原围封和天然放牧2种利用方式下大针茅植被,以及打草前和打草后的羊草打草地进行区分.在内蒙古温性草原,NDVI与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好,线性拟合R2分别为0.601和0.818,优于EVI的0.281和0.675,因此在估算该地区草地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时,应选择植被指数NDVI而非EVI,且用NDVI来估算地上生物量的可信度远高于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11.
通榆县羊草草场面积较大,草场面积有636万多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0.1%,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62万多亩,占草场面积的88.3%。通榆县的草场属于西部平原草甸草原。草场植被类型总称为羊草草甸草原,其中:可分为三类,中、东部平原为草甸草原类,西北部沿河泡沼为湿生草甸类;西南部为坨间草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天然草原是我国北部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担负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耕地、保障草食家畜食物来源和地区生态安全的重任。历史上松嫩草原曾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目前羊草仍是黑龙江省唯一能够出口的牧草品种,但由于过度利用、自然灾害、鼠虫危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以羊草为主的原生植被大量减少,沙化、退化、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环境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种草或补播以羊草为主的禾本科牧草恢复草原植被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禾本科牧草种子细小、狭长,容重轻、带芒等特点,种子流动性极差,容易出现堵塞、架空停滞现象,  相似文献   

13.
博州草原辽阔,地形地貌特殊,草原类型多样,植被繁多,草地虫鼠害成灾原因复杂,蝗虫害鼠生存与繁衍,同环境及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蝗虫、鼠害区、毒害区面积分别达到21.13万hm^2、7、78万hm^2和20.33万hm^2,防治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甘南州夏河县高寒草甸草原蝗虫(Chorthippus sp.)和草原毛虫(Gynaephora sp.)的分布与其地形和植被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定点选择30个样区,每年从5月至9月在各样地进行无放回取样调查密度,测量了植被的多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蝗虫选择分布在平地和半阳坡、坡中位的坡地,而毛虫只选择平地;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草地蝗虫和毛虫分布的关键因子,与其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较高的平地是蝗虫和毛虫共同分布的主要区域;洽草(Koeleria glauca)、花苜蓿(Melissilus ruthenicus)和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3种植物多度与蝗虫分布显著相关,与毛虫分布不相关。可见,高寒草甸草原蝗虫和草原毛虫的分布与地形和植被因子显著相关,其栖息地利用特征有显著的偏好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8种群落类型的地上植被,土壤理化因素,土壤微生物的初步调查,取得的数据用模糊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与羊草群落最相似,碱茅群落类型和碱蓬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小,隐子草群落类型,拂子茅群落类型和芦苇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居中.在未来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最先演替为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 8种群落类型的地上植被 ,土壤理化因素 ,土壤微生物的初步调查 ,取得的数据用模糊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与羊草群落最相似 ,碱茅群落类型和碱蓬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小 ,隐子草群落类型 ,拂子茅群落类型和芦苇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居中。在未来的群落演替过程中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最先演替为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17.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地理景观及景观生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富  张文欣 《草业学报》1996,5(3):49-55
锡林郭勒草原水平带自然地理景观是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最基本的群落类型是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羊草、冰草、糙隐子草草原类型可成为优势群系。组成荒漠草原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是一些强旱生的小型针茅和女蒿、蓍状亚菊等半灌木。至于草甸草原的出现可视为大兴安岭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其中羊草草原是基本群系。在地带性景观中可见到隐域性的沙地景观和洼地景观。  相似文献   

18.
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草原蝗虫及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飞机超低量喷雾灭蝗(简称飞灭),使药液呈雾化状态,分布均匀,节约药量,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杀灭率高,工省效宏。因此,我们于1991年7月在近年来蝗虫多发地带进行了飞机灭蝗。 1 飞机灭蝗草原的基本情况飞灭草原位于松嫩草原西部、东经124°04′17″~124°11′25″,北纬47°08′03″~47°10′19″。海拔高度150~152米。飞灭草原为天然采草场,属于沼泽草甸草原类,土壤为草甸黑钙土,pH值8—9,有零星碱斑和季节性积水。草原植被类型为星星  相似文献   

19.
锡林河流域的冷蒿草原、马蔺草甸、苔草草甸、芦苇沼泽和小香蒲沼泽地下部分生物量具有不同的特点。苔草草甸地下部分生物量每米~2达12827.52克,小香蒲沼泽只有339.52克,前者是后者的37.8倍。这五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地下/地上的比例相差也很大,苔草草甸高达24.63,而小香蒲沼泽只有0.68。不同植物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大小,分布及与地上部分比例的大小,与其生态条件特别是土壤水分关系很大。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自然植被的主体是草原植被,其次是草甸、沼泽、森林、疏林与灌丛。作者曾对草原植被中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羊草(Anearolepidium chihesse)草原、羊茅(Festuca dahurica)草原和羊草一杂类草草原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特点及其在剖面的分布作过研究,1982年又对草原植被中的冷蒿(Arternisia frigida)草原、草甸植被中的马蔺(Tris Iactea)草甸、苔草(carex sp.)草甸以及沼泽植被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和小香蒲(Typha minima)沼泽等5种植物群落类型地下生物量及其在剖面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和西北针茅草原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典型草原植被群落土壤质量情况,选择镶黄旗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和西北针茅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土壤理化指标作为总数据集,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结合Norm值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通过非线性评价方法对该区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和西北针茅草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土壤水分和电导率在A2~Bk层显著高于针茅草原(P<0.05),在A2和AB层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土壤pH显著低于西北针茅草原(P<0.05),在A层羊草及芨芨草草原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大于西北针茅草原(P<0.05),但在Bk~C层则相反;2)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有机质、电导率和容重这3个土壤指标组成,可以反映草原土壤质量有效信息,经总数据集验证具有较好准确性;3)土壤质量指数表现为:A_1层羊草及芨芨草草原>西北针茅草原,A2~C层羊草及芨芨草草原<西北针茅草原(P<0.05)。研究结果可为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