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肺疫,即是猪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猪巴氏杆菌病。近来,农村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都曾出现过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般属散发型,是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并常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有的在咽喉部发生急性肿胀,使病猪高度呼吸  相似文献   

2.
猪败血性链球病菌是由C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和伤口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6~7月多见,冬春较少。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猪特征为高热,出现急性败血、亚急性疹块,关节炎、心内膜炎。本病在夏秋湿热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流行性,在秋冬季节呈散发,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5月龄左右的猪最易感。人经损伤的皮肤感染可得类丹毒病,主要发生于手部。  相似文献   

4.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主要是勇疫链球菌、类马链球菌、猪链球菌以及L群的链球菌。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临床出现高度稽留热,急性败血症,慢性经过者以关节炎为特征。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发高热;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呈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我们现将本病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流行情况最重要的带菌者是猪,35% ̄50%的健康猪在扁桃体和其他淋巴样组织中存在猪丹毒杆菌,可通过粪便或分泌物排菌。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在多雨炎热的夏季多发,冬春季节散发。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多发生于3 ̄9月龄的猪。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传播,有时也出现暴发流行。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3 ̄7天。急性型(败血型)病猪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属的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败血型在临床中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经过,常可急性死亡。该型易与其他败血性传染病混淆致使其在临床中常被误诊。病猪体温升高达42~43℃,不食,粪干硬。病猪结膜充血,呼吸困难者结膜发绀。部分病猪耳、颈、背皮肤潮红,继而发绀。亚急性型在临床中最常见,以皮肤出现疹块为特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它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猪丹毒丝菌寄生在病猪的所有器官。扁桃体、肠道和胆汁及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被污染土壤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病特征为高热、败血症,病猪皮肤上有紫红色疹块,有关节炎、心内膜炎,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8.
正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性传染病。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主要是勇疫链球菌、类马链球菌、猪链球菌以及L群的链球菌。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临床出现高度稽留热,急性败血症,慢性经过者以关节炎为特征。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正>1副伤寒本病是由猪霍乱和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病猪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并有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而且皮肤紫斑多出现在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较薄的部位,皮下有淤血和出血。亚急性型或慢性型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在回肠和大肠上出现单个或集合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后形成中央凹、边缘高的溃疡,表面覆有干酪样物质,肠壁肥厚,具有诊断意义。2猪肺疫病猪临床上有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相似文献   

10.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以10~20kg的小猪最易感。病猪和病愈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分泌物、尿、粪及肉、血液、内脏等,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可传播疾病,运输、阉割、注射也能引起疫病的传播。本病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及创口等途径传播。1症状1.1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便秘,眼结膜潮红,流鼻  相似文献   

11.
<正>毫无疑问该病是养鹅业的第一大传染病。该病由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剧性下痢,有时呈现神经症状。剖检变化常见全身急性败血性病变和渗出性或伪膜性肠炎,心肌炎为特征。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d,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本病的临诊类型分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类。出壳后3~5d最初发病的雏鹅常为最急性,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一发现即衰竭倒地两腿前后  相似文献   

12.
陈彪 《畜牧市场》2010,(7):74-75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性传染病。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主要是勇疫链球菌、类马链球菌、猪链球菌以及L群的链球菌。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临床出现高度稽留热,急性败血症,慢性经过者以关节炎为特征。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仔猪集散市场的接触,包装运输工具的污染,阉割和注射消毒不严等常造成本病的传染和散播。经过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进行紧急接种、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流行。  相似文献   

13.
许瑞 《兽医导刊》2014,(15):65-66
败血型链球菌病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的病例,往往当晚未见任何症状,第二天清晨已死亡,病猪常突然减食或不食,体温41.5℃~42.0℃,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死亡率高,个别病例一肢或四肢疼痛,有时出现有神经症状,颈部强直;病猪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有浆液性鼻汁;个别有血尿或腹泻、便秘,迅速消瘦、贫血,表现极度衰竭;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全身颤抖或四肢作划泳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多见于夏秋炎热、潮湿季节,3~6 月龄架子猪多发[1].该病的特征以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斑为主,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其带菌排泄物可通过污染饲料、饮水和猪舍而传播,健康猪也可通过创伤皮肤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15.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兰氏C群兽疫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各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对养羊业危害较大。1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在发病初期往往很难发现症状,常常在24小时内发现死亡羊只。急性型病初体温升至41℃以上,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充血,流泪,随后出现浆液性分泌物。鼻流浆液性、脓性鼻漏。咽喉和颌下  相似文献   

16.
1病毒病 非洲猪瘟是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有些病猪发热几天后迅速出现心、血管衰竭,全身紫斑,淋巴结肿大、出血,败血症而休克、死亡。猪瘟有三种类型,仅最急性型结瘟表现突然发病,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黏膜发绀,很快倒卧于地,休克、死亡。最急性猪肺疫可在未见症状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急速,脉搏微弱,可视黏膜发绀,皮肤出现紫斑、红斑,循环环衰竭,喉部肿胀,很快窒息,休克死亡。急性败血型猪丹毒有时不见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7.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牦牛出败,下同),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牦牛养殖区流行面积较广。本病的特征,急性经过时呈败血性变化,慢性经过时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通过笔者多年的诊治发现,近年来牦牛牛出败的流行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几点新动态。  相似文献   

18.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肝、肠、脾和血液中,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心肌炎和全身败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1症状本病可分为三种病型。1.1.1最急性型雏鹅出壳后3~5d,常为最急性型。本病无前驱症状,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20.
仔猪鼻支原体病也叫格拉斯病,或称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猪鼻支原体所引起仔猪的一种支原体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1流行病学本病目前在许多国家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猪鼻支原体普遍存在于幼猪的鼻腔、气管和支气管中,如肺炎等疾病和应激因素,很可能促进已经在呼吸系统定居猪鼻支原体的猪发生败血性感染。猪鼻支原体能定居于关节和有浆液膜的体腔,引发急性浆液纤维素性炎症。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猪血清蛋白明显增高,特别是γ球蛋白增高明显,也可能产生低水平的抗球蛋白。3~10日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