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1栽培管理整地、施肥、铺膜。印度瓜产量高,肥水需求量大,应在沙壤土中种植为宜。前茬以豆、薯类、玉米为好,不宜选重茬瓜地种植。整地作畦,宽4m,长度视种植植株而定。播种前20天整地,种植行应稍高于茎蔓,匍匐行2~3cm。这样做是为了中后期追肥浇水时,不浇瓜和茎蔓,以防烂瓜。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复合肥10~15kg。施肥深夜15~20cm,宜宽不宜深,宽度以点穴半径50cm为宜。最  相似文献   

2.
<正>1选茬整地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苦荞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  相似文献   

3.
1选茬整地 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苦荞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相似文献   

4.
<正>1.选地高粱既抗旱又抗涝,且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应性和抗逆性均较强,所以对种植地块和前茬要求不严一般地块和茬口,只要精耕细作,加强管理,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应注意避免重茬和迎茬,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整地高粱根系发达,种植时需深耕整地。北票市经常发生春旱,必须做到春墒秋保,因此,秋翻整地是重要的技术环节。秋收后结合施有机  相似文献   

5.
1选地和轮作 种植甜菜最好选平川地、平岗地,干旱地区可选排水良好的二洼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及通气性好,4年以上轮作,不重茬,不迎茬,且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地.要求秋翻25厘米以上,浇好秋水,秋压或春压优质有机肥5 000千克.播种前用缺口耙深耙1遍,然后用铁耙纵横耙2遍,最后镇压1遍.整地质量要达到地平土碎,上虚下实,无坷拉,无根茬,墒好墒匀的要求.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深施磷酸二铵20~25千克,播种时不再施肥种肥.  相似文献   

6.
1整地与轮作谷子属耐旱抗瘠薄植物,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除涝洼地、砂土地以外均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必须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黑土或黑钙土。整地要求早动手,土壤化冻1犁深时,就应及早精细整地,做到翻、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更要合理轮作,不能重迎茬。谷子最好不选择豆茬地块,特别是使用过豆黄隆的地块不宜种植,否则严重抑制谷子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1选地和整地应选冷凉湿润的山区林地、老参地或农田地栽种细辛。林下栽培细辛,忌选山林的南坡、西坡,其他坡向皆可,坡度在20℃以下,土壤以腐殖质深厚的黑砂土为好,植被以阔叶林为佳,针阔叶混交林次之。农田地种植最好选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酸碱度中性或微酸性。山地在春夏季整地,将小灌木或过密的树枝砍掉,保持透光率50%~60%。整地时每隔15~20米,留原始等高植被带5~10米,刨  相似文献   

8.
<正>1.选地、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2.施肥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30吨,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施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各地可根据测土结果因地制宜确定施肥量。参考施肥量:亩产150公斤地块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尿素要在45-50公斤左右,64%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50%硫酸钾50公  相似文献   

9.
1选地 拱棚种植技术是建立在胡萝卜的起垄栽培上,因此要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给排水相对良好、土层相对深厚、质地相对疏松且无污染或者沙质的壤土进行种植。如果地块先天条件较差,需在质地较粘、较重的土壤上进行种植,那么就要适当的施用农家肥。2整地与施肥用来种植胡萝卜的地块应该在以上的选择后进行深耕,耕耘的深度大概是25厘米左右,耕翻需要在上一年入冬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1选地拱棚种植技术是建立在胡萝卜的起垄栽培上,因此要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给排水相对良好、土层相对深厚、质地相对疏松且无污染或者沙质的壤土进行种植。如果地块先天条件较差,需在质地较粘、较重的土壤上进行种植,那么就要适当的施用农家肥。2整地与施肥用来种植胡萝卜的地块应该在以上的选择后进行深耕,耕耘的深度大概是25厘米左右,耕翻需要在上一年入冬之前进行。胡萝卜对钾的需求较大,因此在耕翻之前应该多施以腐熟的有机肥以及含钾量  相似文献   

11.
1选地整地 饲用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为6.5~7.5,黑土层较厚的土壤为好。以秋季深翻地为宜,翻耕深度应20—30厘米。有灌水条件的地块也可早春深耕、起垅、灌水,为播种作好土地准备。由于饲用高粱种子比较小,播种前必须要精细整地,土地要平整,无杂物和杂草,整地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出苗和保苗。  相似文献   

12.
<正>1氮肥氮肥深施。深施深度可灵活掌握,化肥用量少时(5~10千克/亩)可施入土层10厘米深;化肥用量多时(20~25千克/亩),施入15厘米深。因土施肥。一般石灰性土壤,pH值偏高,呈碱性,宜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而酸性土壤宜选用生理碱性个钙质氮肥。因作物施肥。一般禾谷类作物及叶类作物,如蔬菜、茶叶等需氮较多,要优先供应。而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等有生物固氮功能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  相似文献   

13.
1 选茬改垄,夹施肥料 玉米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和轮作的要求不严格,除甜菜和向日葵外均可种植。但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改垄时,先耙后起垄。起垄的方法是将7铧梨摘掉1个铧,左侧两垄的铧与铧之间的距离调到97.5厘米,右侧三垄铧与铧之间的距离调到65厘米,这样往返作业形成4:6的间作区。要求做到伏秋整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也可以在播前将大垄的垄台用犁破开,  相似文献   

14.
1 栽培技术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品种,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种子播前进行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坚持合理轮作,在东北地区与玉米、小麦等轮作,减少重茬、迎茬面积.同时尽量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相似文献   

15.
麦菜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前茬种小麦,下茬种白菜或其它菜类。这种种植方式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经济效益。据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总站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水浇小麦公顷产量在5000千克左右,下茬白菜每公顷可产4—5万千克,按一般价格估算,两种作物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1000元左右。一、小麦栽培技术1.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灌水质旦。最好是秋整地。秋翻要及时进行,耕深要达到18—20厘米以上,翻后及时进行耙地、整平。播前进一步耙地整平。2.品种:小麦品种选用丰强3号、丰强7号、小冰麦33、丰强5号。这…  相似文献   

16.
秣食豆属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秣食豆无论是青刈或制成干草,适口性都很好,是喂羊和黄奶牛的较佳饲料,牛羊喂它可多产优质鲜奶,增加经济效益。 秣食豆营养丰富,分枝期干草粗蛋白15.00克/公斤左右,粗脂肪2.60克/公斤左右,干物质95.00克/公斤左右;开花期干草粗蛋白15.50克/公斤左右,粗脂肪1.60克/公斤左右,干物质90.00克/公斤左右。 秣食豆种植方法: 一、选种:在黑龙江省适宜栽培。品种有龙牧一号、东农一号和辽宁秣食豆。 二、选茬: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地为佳,防止重茬和迎茬。  相似文献   

17.
1.选茬与耕翻整地
  (1)选地:玉米宜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的排水良好的地块。一般宜选择种植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等的良好前肥茬。  相似文献   

18.
<正>1作用整地是栽培农作物之前对土壤进行的加工,秋整地是我区当前秋季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之一。他是通过使用机械在结冻前将耕地上的根茬杂草处理掉,对耕地翻耙深松,达到春季播种时的状态。秋整地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秋整地耕深一般要达到20~30厘米,可以疏松土壤,建立"土壤水库",充分接纳秋、冬、春季的天然降水,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耕地的抗旱、抗涝能力。2可以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冷害和病虫草害对农业的影响。通过秋  相似文献   

19.
<正>1.整地定植1.1整地选取2~3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和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地块进行深耕。茄子生长需充足的养分,应重施基肥,每亩可用饼肥100~150公斤或其它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公斤均匀撒于土表,再耕翻耙平,按1.3~1.5米(包沟)开种植畦。1.2定植苗龄5~6叶时定植,每畦种2行,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亩植2200~2500株。定植时先挖穴,最好能在穴中放些腐熟有机肥,移植  相似文献   

20.
1栽培技术 选地:青贮玉米对土壤选择不严,各种土壤均能种植. 轮作:青贮玉米与大豆、小麦、马铃薯轮作为宜,不宜连作.轮作是青贮玉米增产的重要条件. 整地、秋翻地:深度在20厘米以上,深度幅度要一致,翻垡整齐,不漏耕、不重耕,减少开闲垅,地头要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