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温度 温度是鸡舍环境控制的最直接、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参数。环境控制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好坏等。温度过高,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量过多,鸡只热应激增加,鸡只要消耗一部分体能用于抵抗热应激,最终造成鸡群生长缓慢;温度过低,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增加饲料消耗量,育成鸡也会消耗体能抵御冷应激。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饲料报酬,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温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温度过高,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雏鸡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增加饲料消耗量。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饲料报酬,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帘降温系统在现代化养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舍内环境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的影响更为突出,维持舍内温度的稳定与均匀是养鸡业的一个关键控制点,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鸡群强烈的应激,从而导致疾病发生,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数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群高产阶段是体能消耗最大、环境适应能力最差时期,鸡群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挑战,如:在体能消耗大的情况下要保证鸡群体重达标、均匀度好:在鸡群对外界环境最敏感时期要降低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在细菌病毒最容易侵入时期要做好细菌病毒病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5.
1 鸡舍温度管理 温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温度过高,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量过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雏鸡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增加饲料消耗量。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饲料报酬,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春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无常,鸡很容易受凉,产生冷应激。冷应激使鸡只产蛋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果舍温过低,还会冻伤鸡冠、肉垂和鸡脚。春季,鸡只在寒冷的鸡舍里,往往缩成一团,通过分解体内脂肪产生大量热能抵御寒冷,或者加大采食量来进行自我调节。这样不仅消耗体能,而且降低饲料转化率。因此,做好鸡舍春季防寒保温工作是春季饲养管理的头等大事。具体的是:1增加鸡舍保温隔热层。如果发现鸡舍顶棚和北墙有结霜现象,应增加保温层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增加隔温层,堵严北窗。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方,设挡风屏…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家禽科学》2016.09期第27页。)2温度管理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保持一定的体温能提高鸡只舒适度与表现,如温度过低,鸡只尝试保存或产生热量,蜷缩一起,不活动、不进食、不生长,消耗饲料保持温暖,影响饲料转换率;如温度过高,鸡只会尝试喘气散热,影响饲料转换率,停止进食和生长,还会影响雏鸡的健康与免疫力,免疫系统由于应激而受损,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感染。温度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一是孵化,负能量平衡,鸡需要能量(热量)保持温暖,发育器官、骨骼等系统;  相似文献   

8.
冬季低温期间产蛋鸡的血液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温度是家禽重要的生态条件,过高的环境温度会降低家禽的生产能力,过低的环境温度将引起饲料消耗的增加,Pingra等(1980)报道,气温降到7℃以下时,鸡呈现低温应激的征兆,气温持续低于7℃时,则会降低饲料效率及产蛋量。为了探讨冬季寒冷环境对产蛋鸡的代谢及某些内分泌机能的影  相似文献   

9.
鸡毒支原体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庆兰 《中国家禽》2003,25(13):15-15
禽类支原体共有28种,鸡毒支原体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1预防1.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是控制本病的主要环节。按不同品种、年龄分群饲养;防止受凉,避免温度忽高忽低;鸡群不宜过大,防止拥挤;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贼风侵袭和氨气浓度过高;注意饲料配合  相似文献   

10.
夏季天气炎热,给鸡群造成热应激,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增重变慢,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据研究,热环境中饲养肉鸡,平均增重和饲料消耗均有所降低。夏季为了搞好肉鸡的生产,消除热应激对鸡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降舍温、调整日粮结构等管理措施加以克服,以获取良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范围内,鸡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鸡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就陷入热应激状态。盛夏季节,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加上鸡体本身产热,蛋鸡易产生热应激,鸡群出现产蛋量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死亡增多,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夏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和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3.
鸡热应激是指在盛夏高温环境下,鸡的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鸡发生热应激会造成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鸡没有汗腺,其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是依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的。试验表明,成年蛋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表现为生长快、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最好;当环境温度高于28.5℃时,鸡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必须认真分析鸡群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遇到一例生石…  相似文献   

14.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家禽应激综合症是机体受到外界的种种刺激(应激原)后所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一.应激因素:包括运输过程和环境的突然变化;免疫与驱虫;饲料的突然改变;环境污染;气温突变;密度过高,食料不足;初产应激,光照过强;疾病应激;惊群、捕捉、饥饿、转群、斗架、噪音等。二.应激特点:1.非特异性:即不分品种、年龄、地点、季节等都能发病。2.被动性:即鸡对应激原的本能性抵御和滞后性反应,是造成非病原性功能失调的一个主要因素。3.整体性:即对每一个体而言,其各个系统都参与了应激反应。4.群体性:即多数鸡只或整群鸡同时发病。5.非病原性:即没有特定病原,主要是应激原的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6.非传染性:即不存在传染源,不能互相传播,一栋鸡舍发生应激病,另一栋鸡舍不一定也发生。三.应激对鸡体的影响1.对鸡体免疫的影响:鸡体受到应激原的刺激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它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全鸡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鸡的免疫能力。2.对鸡体生长的影响:对雏鸡、育成鸡而言,由于应激反应后,机体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所以,鸡只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抑制,同时,饲...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热应激是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鸡舍温度也许不是很高,湿度过高,可导致鸡群出现大批死亡。当然,湿度正常,高温过高,也会引起鸡只死亡,尤其当二者共同作用可引起鸡群严重的热应激。所以,在一定温、湿度情况下,如何通过开启湿帘和开大风机进行调整,使之趋于相对合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夏季热应激,我们常通过热量压去衡量。热量压=华氏温度+相对湿度。一般情况下,夏季热量压等于150时属于正常;在热量压155时是鸡群的上限;热量压为时已经超标鸡群出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概念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如高温、寒冷、饥饿、运输、缺氧、转群、饲料突变等)所产生的非特导性应答,热应激是指外界环境温度过高(蛋鸡超过25℃,肉鸡超过28℃),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并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和死亡等现象。白天特别是午后,气温较高,鸡只处于热应激环境下,晚上气温下降,特别是凌晨,使鸡体所遭受的热应激得以缓解,这种短时的热暴露称之为急性热应激,而长时间的间歇性热暴露称之为慢性热应激。热应激多发生于夏季高温时期,特别多见于密集饲养的集约化鸡群中,…  相似文献   

18.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对鸡群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造成鸡采食量降低,抗病力差,饲料报酬低,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为了给鸡群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鸡群健康生长,现将笔者在生产实践中防制肉鸡热应激的几点措施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肉鸡生长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川高温造成鸡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2)鸡舍内过于潮湿,加上环境高温,造成鸡只体热散发困难,极易产生热应激死亡。(3)高温高湿环境使鸡舍内垫料、粪便腐烂发酵,造成环境恶化,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危害鸡体健康。(4)环境内病原微生物容易存活,诱发疾病℃针对上述不利因素,夏季饲养的肉鸡应着重抓好下述工作。一、搞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鸡群正常发育1.调整饲料配方因为饲料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如果不调整配方就难以保证鸡只每天的营养摄取量,所以饲养者应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也在不断演化、增多,免疫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1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1.1应激因素免疫接种对鸡群来说是一个较强的应激因素。应激可降低鸡只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以致引起鸡群多种疾病。引起应激的原因包括极端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不适)、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