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森  杨曾国 《猪业科学》2003,20(7):62-63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以侵害任何日龄的猪,仔猪病死率高,孕猪容易流产,育肥猪痊愈后生长缓慢。在预防上,主要采取土霉素和阿散酸拌料的方法,保护率达90%以上。在治疗上,采取注射复方914A或血虫清或血虫净和土霉素、阿散酸、安乃近与六甲氧拌料相结合的方法,治愈率达92%。同时重视治疗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和胸膜肺炎等继发病,使该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王怀友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I0007-I0008
近年来,河南省豫东地区10个县、市(区)的猪场发生了附红细胞体病,经实验室涂片检验、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等方法诊断和分析后,采用土霉豪和阿散酸拌料的方法,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采用注射复方914A、血虫清或血虫净、土霉素、阿散酸、安乃近与六甲氧拌料相结合的方法.治愈率达92%。如果同时重视治疗猪弓形体病、链球菌和胸膜炎等继发病,可大大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以侵害任何日龄的猪,仔猪病死率高,孕猪容易流产,育肥猪痊愈后生长缓慢。在预防上,主要采取土霉素和阿散酸拌料的方法,保护率达90%以上。在治疗上,采取注射复方914A或血虫清或血虫净和土霉素、阿散酸、安乃近与六甲氧拌料相结合的方法,治愈率达92%。同时重视治疗猪弓形病、猪链球菌病和胸膜肺炎等继发病,使该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报道附红细胞体病对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药物对患病公猪、母猪、哺乳仔猪和培育猪的治疗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对患病公猪交替注射长效土霉素或血虫净 ;对患病母猪在临产前 3 0天注射长效土霉素 ,每周 1次 ,连续 4~ 5次 ;对患病仔猪或培育猪投喂阿散酸或土霉素 ,是治疗该病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宁等县市区个体养猪户的猪出现以败血性出血和两耳、胸前、腹下、四肢皮肤呈现紫绀为特征的疾病,并引起猪群,尤其是仔猪大批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实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用金霉素、土霉素拌料饲喂,肌注血虫净及后期用强力霉素拌料喂服和肌注磷酸伯氨喹、青蒿素,病情获控制.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黄色素、血虫净(贝尼尔)、氯苯胍、砷制剂(阿散酸)等可用于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四环素和砷制剂效果较好。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早期及时治疗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东港区某些规模化猪场及农户饲养的猪不论品种、年龄、性别均发生了猪附红细胞体病及经采用牲血素、土霉素肌注及土霉素或四环素拌料饲喂的防治经过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河南省郸城县一存栏 3 0 0头育肥猪的猪场在2 0 0 2年 1月 1 5日 ,肥育猪出现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后肢踉跄为特征的疫病。首次发病两头误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用血虫净肌注 ,金霉素、阿散酸拌料治疗 ,并无好转。在随后一周内 ,陆续有 46头猪出现类似症状 ,并有 2  相似文献   

9.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副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条件性致病菌,常引起断奶后仔猪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等为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近两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在我市养猪业较发达的北部郊区普遍发生,给养猪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对发病猪采用土霉素拌料、长效恩诺沙星等药物注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11.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1500头,30-60kg猪l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最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12.
研究如何对羊泰勒虫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从羊泰勒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村中选择480只年龄在1岁以内的羊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96只,分别对其采用不预防、灭蜱灵乳油、灭蜱灵乳油+伊利加注射液、灭蜱灵乳油+多拉菌素注射液、灭蜱灵乳油+多拉菌素+血虫净等方法进行预防;选取2018年1~12月发生羊泰勒焦虫病的羊只共364例。将其随机分为4各小组,每组各91例,分别采用不治疗、血虫净、血虫净+长效土霉素、青蒿琥酯注射液四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灭蜱灵乳油+多拉菌素+血虫净的有效灭蜱时间为51d,发病率仅为6.25%,其有效率达87.78%;血虫净与长效土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最佳,其治愈率可达90.11%。  相似文献   

13.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l500头,30~60kg猪1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量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初夏,海安县墩头镇某养猪户饲养的670头猪相继发病,死亡138头,经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采用本场康复猪血清肌注,以及用土霉素拌料,阿莫西林和健胺维它饮水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弓形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与弓形体都是猪的血液寄生虫,发病后体温升高,皮肤发红,黄疸、贫血、怀孕母猪流产,最后耐过的幼猪可能有耳边干死症状,两种病都可导致猪胸、腹和心包积水、全身淋巴结肿大,这两种病在河北、山东等地不断发生,它们的症状容易混淆,但是其治疗药物又各不相同。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最好药物是血虫净。也可用阿散酸预防,治疗猪弓形虫的常用药物是磺胺,在治疗过程中,要确诊是附红细胞体引起的发病。还是弓形体引起的发病,或是两种病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选取贝尼尔(血虫净)、土霉素、盐酸四环素、新砷凡纳明(914)、咪唑苯脲、磺胺间甲氧嘧啶6种药物,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内和体外对照治疗,结果 6种药物均有较好的疗效。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临床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灵活选用,其中盐酸四环素可以作为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以急性、黄疸、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2003年以来,由于容县各养猪户从县外大量引进未经检疫的断奶仔猪、外二元母猪、杜洛克公猪等品种,导致了各乡镇养猪户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疫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诊断和分析后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采用附优特乐、尼可苏、土霉素等拌料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采用中、西药结合针剂注射和药物拌料治疗的方法,治愈率达85%以上,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本文对这次疫情防控作了归纳,提出有关职能管理部们要做好相关的防疫管理和服务工作.使用行政加技术、群防群治的手段是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猪附红体病大面积流行,不少养猪场因此病损失惨重。2000年初,笔者就遇到这种病,同年秋笔者曾用土霉素、阿散酸控制了新乐市西岳村王领勋猪场发生的猪附红体。2001年度该病发病率很高,症状表现各异,一些猪场至今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笔者根据两年中的临床实践,谈谈猪附红体病的防治体会。一、猪附红体病的病原体病原体众说不一,有认为是血孢子虫的;也有认为是焦虫的;多数说法是立克次氏体目附红细胞体。该病除感染猪还可感染其他动物,甚至在人的红细胞中也可找到虫体。二、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1.传播途径。以前…  相似文献   

19.
本站对曲阜市于1998年90%养鸡场爆发的鸡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经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鸡住细胞虫病,应用0.05%泰灭净抖料喂养或配入饮水预防,按0.5%泰美康拌料治疗连用3天。再以0.705%维持量拌料,连用14天。2天后,鸡只死亡减少,3-5天停止死亡,2周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以急性、黄疽、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由于贵州道真自治县上坝乡从外省大量引进了外二元母猪、杜洛克公猪等品种,导致了各养殖大户所养的猪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附红细胞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诊断和分析后得到确诊,采用附红散、“中华神维”、土霉素等拌料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治愈率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