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杉木组培苗在室内培养时间、炼苗时间和ABT1沾根处理等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组培苗室内培养最佳时间和最佳炼苗时间均为10天;400 mg/LABT1生根营养液处理杉木组培苗基部最优。在3个因素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移栽后,发现杉木组培苗的地径、苗高、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尖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随着生长时间而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在未移栽前最大,在移栽30天时最低。  相似文献   

2.
对铁皮石斛在潞江干热河谷的集约化栽培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在潞江干热河谷2-5月移栽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驯化组培苗、扦插苗和未驯化组培苗(瓶苗)移栽成活率都超过90%,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投产后产量差异较大,驯化组培苗极显著高于未驯化组培苗(瓶苗)和扦插苗,未驯化组培苗极显著高于扦插苗,从投资成本考虑建议用未驯化组培瓶苗做种苗;配方基质能够提高铁皮石斛产量,杉木皮+山基土+碎木屑+牛粪(1∶1∶1∶1)的配方基质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杉木组培容器苗为材料,进行不同基质和不同月份、不同施肥措施等处理对组培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组培生根瓶苗全年每月均可以移栽,但不同的月份因气候条件有别,苗木移栽成活率不一致,苗木移栽最好的时间是5月和11月,成活率分别为97.6%和97.7%,最低的是8月,仅86.8%;选用红心土或30%红心土+70%椰糠做基质,苗木移栽成活率高达96.3%以上,苗木根系发达,生长良好;采用芬兰复合肥0.8%+尿素0.05%+氯化钾肥0.05%的混合肥料配比,对杉木组培苗生长效果良好,移栽培养120天,苗木平均高生长15.8cm,地径0.263cm,比对照的分别高260.3%和324.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文心兰组培苗的生产、保证种苗质量,从组培苗繁育中的母株选择、外植体选取、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试管苗质量,组培苗移栽中的环境条件、洗苗与消毒、基质、移栽、栽培管理、移栽苗质量等方面,总结出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为文心兰组培苗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辣木的组织培养和种苗移栽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辣木的腋芽生长培养基为MS+1.0 mg/L IBA+0.5 mg/L6-BA,生根培养基为MS+1.5~2.0 mg/L IBA,添加0.5 g/L活性炭。辣木组培苗移栽时应控制空气湿度90%。  相似文献   

6.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繁育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繁育试验,筛选出一组广谱、高效的培养基和组培苗最佳移栽期及移栽后的培育管理方法;营造了组培苗与实生苗及各种源无性系不同繁殖方式的对比试验林,进一步研究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造林在树高、地径等性状上均高于实生苗及常规无性繁殖苗。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龙头竹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消毒药剂及消毒时间对组培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时间、不同育苗基质、不同肥料种类及施肥方式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发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头竹播种苗秆芽是最适合的组培外植体,外植体消毒以0.1%氯化汞、消毒7 min效果最好;组培苗移栽后炼苗9 d,育苗基质宜采用20%蛭石和80%珍珠岩混合基质,移栽15 d后叶面施用0.3%氮磷钾复合肥组培苗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8.
杉木传统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育苗。为探索培育杉木壮苗新途径。我们进行了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育芽移栽的杉木苗质量显著优于大田播种苗,可在杉木育苗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在短时期内培养大量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Elliot.)优质种苗,但组培苗移栽过程复杂,需掌握移栽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创造移栽苗适宜的生长环境,大力提高移栽成活率。选择沙子∶熟表土∶草炭土=3∶4∶3的混合基质作为移栽基质,保持水分供需平衡,控制合理的光照、温度,移栽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杉木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传统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育苗。为探索培育杉木壮苗新途径,我们进行了温床育芽移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育芽移栽的杉木苗质量显著优于大田播种苗,可在杉木育苗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广西全区每年新造杉木面积70万亩,其中,使用良种苗木的只有42万亩,约占60%。柳州市是良种杉木种苗的主要产区,西山林场和贝江河林场两大苗圃生产的苗木,还不足以供应柳州市杉木种植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良种杉木苗木的需求,杉木无性系组培育苗在广西应运而生。广西林科院和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合作进行杉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2010年至今,已经生产了组培苗木约50多万株。杉木组培苗能否推广应用?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木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三叶青种苗繁育技术,获得高质量的种苗,以离体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凝固剂、基本培养基等对茎段侧芽高效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检测组培苗驯化移栽后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添加BA 0.5 mg·L-1可以显著提高芽增殖系数,最大可达8.47;随着KT浓度增加,芽增殖系数增加,而KT 0.1...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马尾松组培苗的苗期生长规律及其野外生长潜力,以马尾松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和野外造林2种方法,研究了其苗期生长及野外造林试验的表现。结果表明,马尾松组培苗苗期高生长呈高度拟合的一元二次曲线,移栽早期生长较为缓慢,而移栽5个月后生长明显加快。与国家标准I级松树实生苗苗高相比,移栽后7个月,马尾松组培苗苗高达25.9 cm,超过1年生马尾松、华山松实生苗苗高的29.5%;组培苗移栽8个月后,其苗高达30.5 cm,超过1年生湿地松、火炬松及古巴加勒比松实生苗苗高的1.7%。相较实生苗,马尾松组培苗野外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较高,生长表现最佳。造林后1年马尾松的组培苗树高、地径生长比实生苗分别增加138.9%和252.7%,高径比减少32.3%。这说明,马尾松组培苗生长迅速,苗木粗壮,环境适应性强,能有效缩短育苗周期,提高造林成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桉树组培苗移栽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育苗技术在桉树育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组培苗的移栽、培育是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组培苗育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组培苗、移栽操作、苗期管理、出圃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为组培苗移栽育苗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扩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杉木优良无性系建立资源圃,从资源圃中选取的无性系外植体接种到1/2MS BA0.75 IBA0.25诱导培养基及White NAA0.5 H3BO414g/L Clg/L生根培养基上可获得组培苗。试管苗移栽应注意移栽时间、基质、移栽空间湿度及基质的含水量。利用组培苗建立采穗圃时,采穗株应采用主干压弯埋压等方式进行促萌并适时扦插,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以组织培养、高位芽繁殖和无菌播种3种不同繁殖方式培育的泼墨石斛(Dendrobium Enobi Purple‘Splashi’)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开花及繁殖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组培苗和高位芽苗在生长、开花以及繁育效率方面显著优于无菌播种苗,组培苗与高位芽苗间差异不显著,组培苗的茎高、叶宽、茎鲜重、总鲜重、茎干重、总干重、花朵数等数值最大,分别为5.5 cm、2.1 cm、3.992 g、10.995 g、0.648 g、1.323 g、5.4朵,高位芽苗的花枝和花期最长,开花率最高,反祖率最低,分别为16.2 cm、30.8 d、98.8%和0。组培苗在抽新芽时间、新芽数及移栽成活率等方面显著高于高位芽苗,分别为13.6 d、4.8个和95.8%。组培苗繁殖效率高,适用于大型兰花企业开展成品苗规模化生产,高位芽苗开花特性好,适用于小型兰花企业开展成品苗生产。无菌播种苗植株长势弱,开花率低,同时存在严重的消苞和反祖现象,不利于开展商品化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花叶玉簪组培苗最适宜的移栽基质配方,以泥炭、蛭石、黄土和珍珠岩为培养基质设置16个处理,进行了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泥炭促进玉簪移栽成活和生长;而蛭石和珍珠岩有利于移栽成活,但蛭石抑制新根发生,珍珠岩不利于后期叶片和根系的伸长;而黄土严重影响移栽生根成活和叶片的生长,但有利于后期根的伸长.从育苗质量以及节约成本等指标综合考虑,V泥炭∶V黄土∶V珍珠岩=3∶1∶2的基质配比是花叶玉簪组培苗移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油茶组培苗移栽基质、时间和施肥肥料浓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基质是红心土,高达98.26%;但为利于苗木的生长,移栽方式是以先把瓶苗移栽于7cm×11cm的红心土营养杯内培养60d,苗木恢复生长,并长出2~3张叶片时再移栽到9cm×13cm椰康基质营养杯内培养适宜苗木生长,培育120d,苗高9.48cm,比使用红心土的苗高(4.04cm)高134.6%;施肥浓度为1%时,油茶组培苗生长效果良好,培养100d,苗高比施肥前高5.428cm,比对照的高143.8%。  相似文献   

19.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选用4 种育苗基质,采用单形重心 混料试验设计,探究不同轻基质种类及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和配比方式对杉木 无性系组培苗保存率和苗木生长有较大影响,基质中泥炭土所占的比例应控制在20% 左右,并配合珍珠 岩或蛭石一起使用,椰糠可不加或少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冠比、平均根直径等根系 形态参数是评价杉木无性系轻基质容器苗质量的重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配方的育苗效果进行 综合评价,筛选出泥炭土20%+ 珍珠岩40%+ 蛭石40% 的9 号配方为最佳组合,移栽6 个月后苗木保存 率为91.70%,苗木高/ 径生长明显,根系发达,苗木综合质量明显优于黄心土容器苗。  相似文献   

20.
以泥炭土、谷壳作为桉树组培苗移栽的轻型基质,先利用网袋成型机压制出圆条状的网肠,再用切床把网肠切成每段长为10cm的网袋,用石灰水把轻型基质的pH值调至6.5左右,把经炼苗后的组培苗移栽到网袋的轻型基质上,加强移栽后组培苗的光、温、湿、肥水、病虫害的管理,培育出健壮的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大大地提高移栽成活率和出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