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福建省近期育成大小麦品种(系)主要表现及今后育种看法涂祖荣(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一、福建省近期育成大、小麦品种的主要表现近期育成的大、小麦品种(系)较多,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也较复杂,大麦种植面积较大的为三个二棱皮大麦品种,即莆大麦4号、矮早三和早熟三号...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新育成大麦品种区试结果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祖荣 《大麦科学》2000,(4):13-15,40
报道了福建省新育成大麦品种区试结果。两年区试中多数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闽麦02和莆大麦7号已参试两年,表现丰产、抗白粉病,产量构成因素也较好,可在适宜地区试种。从区试结果分析认为,近期福建大麦育种在丰产性和抗逆性(尤其是抗白粉病)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多数育成品种表现分蘖较强、穗较多、粒大、抗白粉病、产量高,但品种稳产性尚需进一步提高。认为福建今后大麦育种目标应该是,中熟、中秆、抗逆力强、质优、丰产、稳产。育种的方向和道路应该是走多穗大粒型或大穗大粒型道路。  相似文献   

3.
“莆大麦7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莆田市农科所自 70年代开始进行大麦新品种选育 ,曾育成莆大麦 4号、莆大麦 5号、莆大麦 6号等系列高产、优质、抗病的大麦优良品种 ,其中莆大麦 4号、莆大麦 5号品种 ,相继成为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福建省大麦当家品种 ,为福建省提供二次较大面积的品种更新和促进大麦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 ,针对福建省畜牧业发展和饲料粮缺口问题 ,提出以高产优质为育种主攻方向 ,选育出丰产优质抗病的饲料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 (原编号 8950 6 7)。该品种系用植 3/ 85- 10杂交育成 ,1994年进入鉴定圃 ,后提升到品比和省区试 ,表现丰产性好、抗病…  相似文献   

4.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其大麦育种目标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熟期适宜的多棱或二棱专用饲料大麦新种及高产,优质的二棱专用或兼用型啤酒大麦;八五期间,相继育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极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大麦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隍酒工业的兴起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大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尽快的使各科研单位选育的新品种迅速的在较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自1987一1988年开始在我国大麦生产区古方冬大麦区开设大区区域试验,试点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华南各大麦区、四):I盆地冬大麦区、秦巴山地冬大麦区等四个生态区域.其中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有江苏省(盐城、泰兴)、上海市、浙江省(杭州)、湖北省(武昌)、湖南省(长沙)等六个试点,华南冬大麦区的福建省(蒲田)、四川盆地各大麦区的四川省(雅安)、秦巴山…  相似文献   

6.
江苏大麦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从“七五”开始,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大麦新品种30个,其中六棱饲料大麦2个,二棱皮大麦22个,二棱元(裸)麦6个。作为啤酒大麦的苏引麦二号(冈二)及港啤一号(KA-4B)等品种因品质超群,为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由育种、麦芽、啤酒三方面专家对即将审定的品系作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7.
莆系大麦新品种选育进展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续承担“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大麦新品种选育技术”和“六五”至“九五”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大小麦新品种选育” ,成功地育成莆大麦 2号、莆大麦4号、莆大麦 5号、莆大麦 6号、莆大麦 7号等系列高产、优质、多抗性大麦优良品种 ,同时 ,也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和较多优良高代材料及株系 ,具有较强的育种后劲。莆大麦 4号播种面积在 1990年前后占全省大麦播种面积的 6 0 %以上 ,莆大麦 5号现已成为福建省当家品种 ,这 2个品种为福建省二次品种更新、大麦生产和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  相似文献   

8.
为给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以甘肃省育成大麦品种陇啤1号(XYL-601)为对照,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来自匈牙利的3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在31份大麦种质资源中,12条ISSR引物扩增出11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2.14%,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2~1.5kb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大麦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匈牙利大麦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以引进利用,为甘肃大麦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经连续两年区试和多年多点大面积试种,比福建省主栽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5.8~19.4%(籽粒),麦草(幼嫩)产量为莆大麦4号的163.9%,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比莆大麦4号高2.31和2.45个百分点,麦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高6.75和4.87个百分点,新鲜的麦苗汁液中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和SOD。  相似文献   

10.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11.
大麦是福建省冬种作物之一,选育并应用丰抗优大麦良种对促进福建省冬种结构调整,发展大麦生产有积极作用。笔者拟结合长期大麦育种实践及与同行交流心得和体会,对福建省丰抗优大麦育种技术和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育种成效并与同行商磋。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并评价了福建省近15年来省级区试中筛选出大麦品种(莆大麦4号、闽诱3号、闽麦06、莆大麦5号、闽麦02、莆大麦7号)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认为这些品种丰产性较好,产量进展显著,往高产方向发展。株高适中,生育期适宜,穗粒结构较协调,穗数和粒重上进展较大,尤其粒重,往多穗大粒或大穗大粒方向发展,抗逆性提高,尤其抗白粉病能力明显增强,但品种稳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福建大麦育种应以选育饲料大麦为主(包括粒用,牧草用,牧草兼粒用),育种目标是:高产,稳产,抗逆力较强,广适应,质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日益发展,对高质量原料要求迫在眉睫,因此育成高产、优质、高效的啤酒大麦新品种是大麦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我们以改善大麦酿造品质为出发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嘉陵二号。现就其选育情况及特征特性、栽培要点概述如下。1选育经过嘉陵二号(代号91-5701)是我所1986年用82F-39为母本,荆州355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连续5代系谱选育而成,干1991年定型。1991~1992年度在我所的大麦新品系比较试验中农艺性状表现稳定,综合性状优良,因此,推荐参加四川省市、地破I【农科所大麦联合区…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为了进一步鉴定莆田市农科所育成的莆大麦4号品种生产应用价值,加速繁殖和推广,于八六年四月二日至五日在莆田市召开大麦品种鉴定会。参加这次鉴定的有: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研究员沙征贵、福建省作物品审会麦类专业组全体成员和有关地、市、县农科所,种子公司、农技站等31人参加现场鉴定。中国大麦研究会付理事长陆炜、黄志仁,委员叶信障等三位专家,应邀参加了鉴定。  相似文献   

15.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16.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其大麦育种目标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熟期适宜的多棱或二棱专用饲料大麦新品种及高产、优质的二棱专用或兼用型啤酒大麦;八五期间,相继育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极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大麦新品种(系)。对育种策略和途径探讨,认为选育多棱大麦新品种是大麦超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二棱大麦,要双高并重,注意高粒重和高穗容量的双重目标选择。注意高收获指数与高生物量的协调;亲本选配上,要高低结合、优势互补,同时还应注意亲本间的遗传距离,重视多棱大麦与二棱大麦品种的亚种间杂交是大麦育种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2经过2007、2008年在荆州、襄樊进行的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8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认)定,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3。  相似文献   

18.
黑大麦新品种,系(利马黑大麦×舟麦2号)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壮,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千粒重44~50g(南昌,甘肃)。成熟后期穗、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是研制黑啤酒和开发系列营养保健品、饮品的特种资源。对黑大麦新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组份测试结果表明,黑大麦籽粒中“三高”(蛋白质、纤维、维生素)营养含量比普通大麦含量高,其中蛋白质11.17%,提高2.85%;纤维6.63%,提高13.18%;核黄素2.44mg/kg,提高34.07%。主要矿物元素中,以Ca含量高(701.4%mg/kg)比普通大麦提高9.42%,比玉米含量高2.5~3倍。对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测试结果,黑大麦具有14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比普通大麦高2~10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含量0.4999%,提高7.9%;含硫氨基酸平均提高10.4%以上,羟基类提高8%以上等等。因此,黑大麦营养价值比普通大麦还好,可开发珍珠米、麦片、面包、糖浆、大麦咖啡等饮料和婴儿食品,亦可用作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病等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19.
嘉善地处浙江北部,主产粮食。近代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水稻茬面积50%左右,年产大麦5万多吨,是浙江省大麦生产大县。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全县现有麦芽厂5座,生产的大麦全部用于啤酒原料,因而,品种的选择以优质啤大麦为重点。优质啤酒大麦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嘉善从1990年冬少量引进,经多点,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到1996年冬播面积推广到15.78万亩,占全县大麦总面积的75.68%,已成为名符其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1996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干1996年3月25~29日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会议委托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并深得莆田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农业厅的全力支持和勉励。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陈坚同志亲临指导,大会由常务副主任陆伟研究员致开幕词,主任委员邵启全教授作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副主任黄志仁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会议代表共152人,分别来自ZO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和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国营农场、大麦生产基地、麦芽生产集团(工厂)等。农业出版社、《作物杂志》和(福建日报)、《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