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但疾病问题已成为制约林蛙规模化养殖的主要问题。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林蛙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俗称“红腿病”或“出血病”)而造成大批死亡。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苗、亚单位疫苗、弱毒疫苗、灭活苗上。然而,上述各种疫苗的研制均需要嗜水气单胞菌的大规模培养。为大规模发酵嗜水气单胞菌,更好地收获所需抗原,作者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从生长因子、葡萄糖、不同接种量、pH值、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规模化制备成本低廉的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发病甲鱼体内分离到1株病原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表明为甲鱼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感染多种水生及陆生动物并引起不同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本文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性状,并对其鉴定方法、致病因子和由其引起的疾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发酵罐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探讨了用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生产菌株J-1株菌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以发酵罐和摇床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J-1株制备菌液,前者12个批次,后者6个批次。比较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细菌菌体数量及HEC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罐培养优于摇床培养,以产毒素培养基于28℃发酵罐通气培养J-1株,培养28小时效果最佳,培养菌液含菌量达2.9×1010cfu/ml,培养液上清的溶血价达27,发酵液中残糖为0.12g/L,符合发酵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北京某鱼场饲养的罗非鱼陆续发病死亡,其体表鳞片局部出血,肝、胰、脾脏肿大坏死,肠腔积水等,从病死及濒死罗非鱼的肝、胰脏中分离到 4 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4 株细菌均能致死小鼠和鲢鱼。药敏试验表明,4 株细菌对环丙沙星、蒽诺沙星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鱼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致病菌,对水产养殖造成巨大危害。己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有全菌灭活苗、菌体成分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现分别综述。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是重要的水生动物病原菌,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论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检测新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貉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对牛蛙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从 3批均以呼吸道症状和出血性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的死亡巨蜥中获得 3株嗜水气单胞菌。其培养性状及生化特性基本一致 ,均可产生β-溶血环。分离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对PG、COS、VAN、CIP、NOR、CAR耐药。 3个菌株具有相同的菌体 (O)抗原血清型 ,该血清型与嗜水气单胞菌参考菌株 J1不同。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和火焰消毒笼舍可有效防治上述菌株所导致的巨蜥疾病  相似文献   

12.
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陕西省甘养殖场送检的病鱼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特征观察笔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证实为嗜水气单胞菌;小鼠和金鱼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菌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链毒素、万古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氟哌酸等不敏感。用该菌制成灭活免疫金鱼保护力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猪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影响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产生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嗜水气单胞菌CVCC-4002为宿主从鲤鱼内脏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命名为BLCC16-001,用PEG8000浓缩、超速离心获得高纯度的噬菌体进行电镜观察.测定噬菌体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噬菌体体外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电镜下,噬菌体BLCC16-001头部直径约6...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ERIC-PCR及RAPD分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RIC-PCR和RAPD 2种方法对嗜水气单胞菌2009年分离菌株及实验室保存菌株共83株进行分子分型。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并合成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经Quantity One软件数值化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少数分离株外,使用2种方法对大多数菌株分型,均能得到多态性较好的指纹图谱。RAPD的AP12H引物能扩增出1~12个200~4 500bp之间的条带,可将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分为4群、12类。ERIC-PCR能扩增出4~16个100~5 800bp之间的条带,将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分为4群、17类,同一年代、同一地域分离株分别有聚成一类的趋势。2种分型方法均体现很好的分型能力。但ERIC-PCR分型与RAPD分型相比,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分辨力更高,且具备RAPD不要求模板序列已知而直接进行扩增的优点,更适合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5种复方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以五倍子、黄连、黄芩等为主要成分组成的A、C、D三组复方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白玉蜗牛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蜗牛是我国在褐云玛瑙蜗牛品种中改良而成的一个新品种 ,因肉质洁白细腻而得名。在我国具有有利的养殖条件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都适合白玉蜗牛的生长 ,而且饲料来源非常广泛。养殖白玉蜗牛已逐渐形成规模。但是 ,随着白玉蜗牛大面积、高密度的养殖 ,引种、运输的频繁 ,检疫及疾病防治力度的不够 ,致使有的疾病大面积蔓延 ,难以控制。对一些疾病目前还未能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导致看到发病而束手无策 ,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2 0 0 0年 5月广西某蜗牛养殖公司养殖的白玉蜗牛发生大批死亡的情况 ,经送我校微生物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嗜水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