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业》2011,(19):6-6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全方位推动农业发展新跨越。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强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最后一个5月14日,打开了中国最大计划农产品的市场大门。这天在北京结束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宣布:从2000年开始,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小麦等,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围。同时拉开粮食质量和品种差价,允许季节和地区差价……这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播种面积约占耕地的70%,总产量150亿多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的50%以上,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抓好小麦生产,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研究资材表明,在小麦单产提高中,品种的作用约占40~50%或以上。因此,选育和推广新品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的专家和科技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筛选了冀麦5418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系),并对我省小麦品种的利用和合理布局提出了科学的建议,总结了推广良种的经验。目前,这些新品种(系)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将在提高小麦产量上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2004,(7):16-17
焦作市是全国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种好三大优势,积极调整小麦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发展出口小麦,在小麦生产上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  相似文献   

5.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施优质小麦示范与推广,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粮食战略调整的意图,改变以前在粮食生产上以温饱战略为主,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构合  相似文献   

6.
持续而稳定地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摆在广大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研究和探索粮食生产中的薄弱点,进而采取有效对策,对于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目前粮食供需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小麦生产是我省粮食生产中的一大薄弱点,目前的生产水平与我省丰富的气候、土壤,品种资源极不相称,小麦生产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亟待发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温饱水平上,而是对食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粮食生产不仅要注重高产,而且更要追求优质.本文通过对我省小麦生产现状以及省内、国内优质小麦供求关系的分析,阐述了在当今市场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小麦生产己进入新阶段,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势在必行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较高水平。在政策、科技、投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由1978年的2290万吨发展到1998年的4300万吨,增长了87.8%;小麦产量更是由803万吨发展到2125万吨,增长14.6%,我省人均小麦占有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宁  王涛 《北京农业》2014,(A01):12-12
小麦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小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小麦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粮食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小麦的栽培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改进和提高,促进了优质小麦在产量上的增长。为了有效地提高优质小麦的生产效率,提高优质小麦的产量,应当加强对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拉开粮食品质差价、季节差价和地区差价,切实做到按质论价"的精神,为了拉开质量、品质差价,推进"优质优价"和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对<稻谷>、<小麦>、<玉米>三项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并制、修订了<优质稻谷>、<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优质小麦-弱筋小麦>、<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饲料用玉米>五项优质专用粮食标准.新标准已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 1 400万亩左右,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近 1/3,是最重要的商品粮食和人们喜食的重要细粮,在全省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西省处在中晚熟冬麦地带,小麦生育期较长,生态环境有利于优质小麦生产,小麦蛋白质含量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优质小麦产区之一。据山西省种子总站对全省 31个小麦主栽品种的测定,粗蛋白含量≥ 14%的有 12个品种,湿面筋含量≥ 35%的品种有 29个,沉降值≥ 45毫升的品种有 4个,有 11个品种可作为面包专用粉配麦使用。全省已筛选出晋麦 64、临汾 255、济南 17、高优 503、晋麦 67、太核 5116及京 9428等一批优质小麦品种。 我国优质小麦需求量较大,优质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适度扩大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规模,缓解优质小麦供求矛盾,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应对 WTO挑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淮北地区是我省的小麦主产区,是小麦生产的主体.抓好本地区小麦秋种,促进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对我省的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巴彦淖尔地区是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13.33万hm^2左右,占自治区小麦播种面积的1/3,产量占2/3,小麦生产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巴彦淖尔地区是小麦优势产区,适合生产强筋小麦。目前,当地应用于生产的小麦品种主要是中筋麦永良4号.尽快选育出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对于提升本地区小麦市场竞争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巴丰5号就是为满足本地区生产需要选出的融高产、优质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粮改政策,我省决定将红皮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对我市以种植红皮小麦为主的广大农民带来一定压力.国家将进一步运用经济手段拉开粮食的品种、品质差价,逐步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因此,调整秋播结构,优化品种利用是我市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0%左右,总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5%。建国以采,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已从建国初期的44.7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255.7公斤,增加了4倍;总产由21.65亿公斤增加到112.2亿公斤,增加了5倍。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高产品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与现有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突破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全省小麦生产向新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是我省的小麦主产区,是小麦生产的主体。抓好本地区小麦秋种,促进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对我省的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州市陵城区地处鲁西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力水平属中上水平,适宜种植大多数类型的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陵城区粮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小麦玉米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1999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小麦亩产千斤市。几年来,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种好三大优势,积极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三优小麦"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和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经营,在小麦生产上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由全国小麦千斤市变成了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是全国的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的一个粮库,也是国家的一个大厨房,在中国这个最古老的农业区,小麦的生产一直是河南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小麦的产量对国家粮库有着很举足轻重的地位,民以食为天,如何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小麦无疑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点来说一下我省冬小麦的栽培技术。1选用好的冬性小麦品种根据我省某些不好灌溉的麦田应该选用耐旱的品种,精选冬小麦品种,选用经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良品种,纯度、净度、发芽  相似文献   

20.
一、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几年来,我们始终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优质小麦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多策并举,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