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钱飞跃  徐凤  王英 《北方水稻》2014,44(5):50-51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土壤呈弱碱性,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较低,水稻僵苗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水稻产量的提高。淮阴区土肥站在做了大量的田间试验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淮阴区水稻僵苗发生的多种原因,介绍了当地水稻僵苗的主要类型及症状表现,提出了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期为当地水稻僵苗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淮阴区的水稻生产在苗床及大田阶段常受到各种障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产量及品质的提高。笔者等人对淮阴区水稻生产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影响该地区水稻生长的因子主要有缺素僵苗、白化病、黄化病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对应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因子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僵苗主要表现在插后不长,不返青,贪青晚熟对产量影响极大。现将发生僵苗原因及预防办法介绍如下:1中毒僵苗由于土壤内还原性物质毒害稻根所引起。如施大量未腐熟有机肥致使土壤缺氧,产生有机酸、硫化物、亚铁盐类。病状是插秧后迟迟不返青,返青后生长不良。叶片自叶尖向下褪绿,远看为红色,苗矮小直立,生长停滞,不分蘖。根系黑色而腐烂,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预防办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加土壤氧气、降低地下水位。首先浅插,浅灌,早期施氮、磷、钾肥,可以灌水串洗、浇根。2插深僵苗也称为泡土发僵。多发生在第一年旱改…  相似文献   

4.
海安县墩头镇是江苏省无公害粮油产地,地处里下河地区,地下水位低,常年种植水稻面积4 000 hm2,在6月下旬使用除草剂后,如果积水时间3~5 d,土壤空气流通少,理化性状就会变差,而六月中旬至七月初正处于水稻的返青分蘖期,此时由于秧苗移栽时根系受伤,处于恢复生长阶段,对土壤结构、肥料、温度等生长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僵苗。我们在生产中观察到常见的几种僵苗现象,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1假性僵苗本类型僵苗属于假性僵苗,典型症状是秧抛栽后不发棵,不易发根,易扎堆生长,根系恢复慢。防治方法:此类型僵苗是由于抛栽时田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生理性立枯病、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根部中毒型赤枯病和缺锌缩苗病等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条件、原因和症状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以及避免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水稻插后撒第一遍反青肥后出现的筒状叶是药害所致,造成筒状叶的除草剂有酰胺类如丁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2、4-滴类,如2、4-滴丁酯、2甲4氯等。目前生产上丁草胺药害比较普遍。丁草胺在插秧后5~7d用药或在低温、水深、弱苗、井灌等条件下用药均可造成药害。症状为叶色浓绿、心叶扭曲成筒状。其后果是抑制分蘖,抑制生长,贪青晚熟,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可使水稻每公顷减产1500~4500kg。防治:1、发生药害后可用0.15%天然云苔素5000倍液或益微(增产菌)每公顷300g加水喷雾。2、苗床育壮苗,苗…  相似文献   

7.
不同移栽密度下培矮64S/E32分蘖成穗规律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 a分蘖追踪观察,培矮64S/E32在江苏里下河稻区采用肥床旱育秧中苗栽培时,在大田每公顷栽插22.5万~37.5万穴的情况下,分蘖发生最高叶位为10叶,成穗最高叶位9叶;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相应降低1个叶位,即分别为9叶和8叶.因移栽植伤导致中部一级分蘖不能按分蘖同伸规律同步发生,形成蜂腰型的株型结构.一级分蘖成穗占全株71.9%,产量占全株75.4%,二级分蘖成穗占全株17.1%,产量占全株8.2%.当栽插密度为30万穴/hm2时产量最高.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低节位一级分蘖的发生和成穗,确保培矮64S/E32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同时病虫害防治也是制种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在10多a制种实际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1.1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稻瘟病。杂交水稻制种一般以本田分蘖期的叶瘟和抽穗授粉期的穗颈瘟危害较大。(2)僵苗。属于生理性病害。低温、高温、缺素、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引起僵苗。对父本危害较母本严重,造成分蘖减少,生育期推迟,从而影响花期相遇,降低结实率。(3)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制种本田父本分蘖盛期以后,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 水稻恶苗病从秧苗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其主要特点是秧苗徒长,叶色淡黄、比正常的健苗高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分蘖少或不分蘖,根系发育不良,节间显著伸长,地上部的茎节长有倒生须根,以后茎杆逐渐腐烂死亡。  相似文献   

10.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移栽后由于棉苗自身素质、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常会出现僵苗迟发或僵苗不发现象 ,严重影响棉苗生长及最终产量。现将几种僵苗类型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型主要发生在寒潮期间移栽的棉苗 ,一般连片发生 ,棉苗青黑色、生长点下陷 ,子叶脱落 ,属突发性生理症状。待冷空气过后 ,才能逐步恢复生长。俗称“伤风苗”。预防措施 :1 )注意天气预报 ,杜绝低温阴雨天移栽 ;2 )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提高地温 ;3)深沟抬田 ,防水降渍 ;4)未覆膜移栽棉田栽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 )对受僵棉苗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其生长。2肥害型俗称…  相似文献   

11.
直播稻发生僵苗,严重影响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夏季直播稻僵苗主要有灰暗赤枯型、细弱黄化型和僵硬卷针型等3种类型,幼苗期高温胁迫、不合理使用除草剂、施肥结构重氮重磷轻钾是导致僵苗发生的主要原因。直播稻僵苗要坚持综合防治,合理选择品种与播法,实行平衡施肥,合理使用除草剂,注重科学使用生化制剂。  相似文献   

12.
水稻僵苗不发的类型、成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2年江苏省丰县地区水稻生产中出现的僵苗不发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分类,总结了水稻僵苗不发的几种主要症状类型;就不同症状查究其形成原因,分析了肥水管理不当、化学除草不当、麦草还田不当、秧苗栽插质量不高、秧苗素质差、病毒病危害等引起僵苗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成因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发现:水稻缺锌会使其光合作用减弱、生长受抑制,导致水稻抗性下降、产量降低。本文阐述了水稻缺锌的症状表现,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及发生时期,并提出了秧田期和本田期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生理性病害发生条件、症状识别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玉烛  刘云开  曾翔 《作物研究》2006,20(4):312-314
探讨了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的研究背景、技术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关键操作技术。水稻节氮增苗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增加种植的基本苗数和应用促进前期分蘖发生的育秧技术,大幅度降低前期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氮肥总施用量。将现有前期施用的20%以上的氮素肥料推迟到穗分化期施用.从而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节氮增效的目的。提出氮肥追施宜采用“M型”施肥方法,即按分蘖肥、保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用.比例为2:4:3:1。该技术于2004-2006年在湘阴县兴隆村和浏阳、汉寿、醴陵等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均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占全区水稻面积的62.1%,分蘖期的矮缩病苗后期主要分化为三种类型:提前枯死、不枯死亦不抽穗、抽出经济价值极低的小穗,病苗的产量损失率随株高的降低而增加.稻套麦地区、感病品种、防治质量差、灰飞虱虫量高的稻田发病严重;农业防治措施包括:推广抗病品种、杜绝稻套麦、适期收割及时灭茬、清洁田园,重点抓好麦田、水稻秧田、穗期灰飞虱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型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种实践中,叶色变异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等方面得到利用。本研究中,对一个水稻新型叶色黄化转绿型自然突变体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遗传分析和育种利用,比较了突变体与野生型的主要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正常绿色水稻材料构建遗传群体对该突变体进行经典遗传学分析,通过回交选育了带叶色标记的新不育系。形态观察发现,突变体植株从苗期到分蘖剑叶全展以前的整个叶片生长发育期能持续观察到各个叶片从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发育特性。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与野生型基本一致;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与三系不育系回交转育而成的实用型黄化转绿型标记叶色不育系标记性状明显、败育彻底、配合力和可恢复性好。该突变体不同于其它叶色突变体的叶色表达特性具有很好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稻生理性病害发生条件、症状识别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分蘖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强度降低,严重影响水稻分蘖生长和产量形成。为了阐明分蘖期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氮肥的响应,于2021年在扬州大学盆栽场和人工智能温室,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分蘖期设置不同光照(弱光处理:50%光照,对照:100%光照)和不同氮素水平(N1:72 kg/hm2,N2:90 kg/hm2,N3:108 kg/hm2)处理,对不同处理水稻的分蘖动态、产量和稻米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弱光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有效穗数平均减少12.28%,产量下降15.52%。但在弱光胁迫下,增加分蘖期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分蘖数和最终穗数,其中,N3处理缓解弱光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效果最显著。分蘖期弱光胁迫可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食味品质;而增施氮肥可提高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但同时也会加剧食味品质的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