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菇液体种深层发酵工菌液接庶渣生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发酵中试,初步确定了工艺流程及各级配方,证明了此工艺可在知音人生产出大量菌液,是一种快速生产香菇菌种的好方法。香菇菌液接入蔗渣生料栽培子实体试验,提供了一种克服污染、提高产量、节约成本,较为简单和实用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确定了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及接种量。香菇液体菌种表现出分散性好、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一致、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菌液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固体菌种培养中存在的发菌周期长、污染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香菇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基础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与效益。香菇菌种按级别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按培养基种类可分为斜面试管种、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等。笔者根据近20年的生产经验,对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香菇栽培种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培养基配制1.1严格按配方配制香菇栽培种的培养基常规配方为杂木屑  相似文献   

4.
四种香菇品种的栽培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香菇菌种(‘808’‘939’‘9608’‘168’)为试材,采用层架、立架、覆土3种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香菇生产质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华中地区栽培生产的香菇菌种,为香菇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依据,以促进香菇产业发展。结果表明:香菇品种‘168’采用覆土式培养,所得香菇产量与品质最佳,香菇总产量较其它品种和栽培方法提高17.2%~39.7%,是目前最适于华中地区栽培的香菇品种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建刚 《食用菌》2008,(5):64-64
笔者从1998车来一直从事香菇栽培菌种生产,现根据生产实践.就如何生产优质香菇栽培菌种,总结如下几点经验,以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寿海 《食药用菌》2015,(3):147-152,195
介绍香菇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包括香菇长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香菇短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以及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长棒式栽培机械涵盖了输送、装框、灭菌、接种、封膜、培养和注水等香菇生产全过程。短棒式栽培机械有带套环短棒生产装备、热合封口短棒生产装备。比较说明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对日本香菇菌种生产企业调研以及结合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日本香菇菌种研发情况和菌种生产企业的产品管控特点。日本香菇菌种研发历史较长,法律体系完备、民间团体作用较大。了解到日本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仅对外销售栽培种,生产流程分为12个环节。品质管控具有严格把控原料品质、保持作业环境洁净、开发专用菌资设备、严把菌种出厂检查、采取全程可追溯体系、参加生产损失保险等特点。建议我国香菇产业应加大香菇菌种的研发力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产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促进香菇菌种生产公司发展、提高菌种生产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前香菇代料生产,多以熟料栽培为主,由于培养料要经高压灭菌,需耗费大量燃料,且生产环节又多。为此,我们采用了杨庆尧先生试验成功的液体深层培养菌种工艺,以10000立升发酵罐生产的香菇液体菌种,进行了生料栽培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液体菌种生产香菇菌种由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的7402菌株。其生产工  相似文献   

9.
香菇液体菌种生产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体菌种—固体原种—栽培种的制种工艺生产香菇,菌种制作时间短,菌龄一致,菌丝生活力强,杂菌污染少,香菇的生产周期缩短,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九八五年我们在偏湿的培养基、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和恒温的条件下,进行香菇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代料栽培香菇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收益大,已成为当地人民重要的致富门路。上海香菇已成了国家的重要出口物资。现就有关木屑代料栽培香菇高产稳产的问题,谈几点体会。一、菌种问题菌种的好坏与其他生物  相似文献   

11.
翘鳞香菇是新近开发的具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其栽培技术、固体发酵、深层培养、药理活性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枯草芽孢杆菌KD1发酵代谢产物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及食品分析检测等方法,研究KD1发酵代谢产物对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香菇产量以及香菇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探究该代谢产物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KD1发酵代谢产物对菌丝生长速度最大提升率达9.64%,同时显著改良子实体性状;在产量方面,前4批次总出菇量提升18.59%,最大单潮香菇产量提升35.40%;在营养成分方面,丰富了香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种类,香菇中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提升38.46%,新增亮氨酸和异亮氨酸2种氨基酸;且代谢产物在室温下可长期稳定保存。综上所述,KD1发酵代谢产物应用于香菇生产具有巨大潜力与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14.
李盈 《中国食用菌》2020,(1):189-191
主要阐述了基于品牌塑造的香菇包装设计策略,通过对香菇包装的合理设计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增加企业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马桑香菇菌株为试材,对其进行ITS鉴定,按照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马桑香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所选菌株为有机香菇下的进化分支,同其它香菇属食用菌具有本源差异,且野生马桑香菇菌丝的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适pH为7~10,培养温度以23~25℃最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香菇菌丝的发菌试验,和对菌丝体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生产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独林香菇风味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香菇工厂化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通过调查海拔360、450、610m等不同区域的香菇栽培基地,对在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的5种杂菌性病害(4种真菌和1种细菌)、3种生理性病害和2种害虫等病虫害特征进行介绍,并总结其发生规律;阐述了在香菇菌棒生产、培养及出菇等不同阶段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蔡敏  汤新金  覃修应  方翔 《中国食用菌》2011,30(6):49-50,54
通过加工冷冻鲜香菇、脱水香菇和香菇罐头不同保藏工艺的处理,测定成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研究比较3种保藏工艺对香菇品质影响,探索适宜香菇加工保藏的方案.根据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冷冻鲜香菇、干菇、菇罐头中的香菇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6.72%、6.63%、6.68%,VC含量分别为0.258 mg·100-1·g-1、0.0...  相似文献   

19.
香菇液体菌种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液体菌种由于具有不耐贮藏和不便于运输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液体菌种的推广应用。研究报道了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固化技术,可有效解决液体菌种的上述缺点。在优选的蔗糖、豆饼粉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香菇856,将得到的菌丝球与优选的主要成分是棉籽壳的固化载体基质按1∶6的比例混合,制成固化菌种,室温保藏30d,与保藏0d的固化菌种相比,呼吸强度低,纤维素酶活力明显升高,萌发力强,菌丝生长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