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今年7月上旬,经南充市有关部门对我市10个乡镇的定点调查表明,我市良桑化程度达到了91.5%,成为南充市内第一个提前两年(全市计划1997年)良桑化达到90%的县(市)。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阆中蚕桑能有今日,走过的是一条用心血和汗水洒就的创业之路—— 阆中是一个老蚕区,栽桑养蚕源远流长。但由于基础脆弱,发展缓慢,解放30多年来,蚕桑生产一直徘徊不前,蚕茧产量始终没能突破100万公斤大关,在原南充地区中名列倒数第一长达数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6日—9日,南充市委.市政府派人对阆中市桑树良桑化达标情况进行了验收.经对10个乡、镇的抽样定点调查,良桑化程度达到91.5%,成为南充市内第一个提前两年达到90%的县(市).  相似文献   

3.
阆中是一个老蚕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83年以来,我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蚕桑生产在富民兴市中的骨干地位,加大了发展力度.通过大育大栽,调整布局,改造劣桑.使桑树基础不断加强,良桑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桑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增加栽桑养蚕的效益,1994年,我市把优良新桑品种繁育推广工作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阆中市重视良桑繁育普及,经南充市府验收,良桑化程度达90%以上,列为南充市前茅。良桑化促进了蚕茧增产,1995年全市四季养蚕16万张,产茧335万公斤(收购量),增长39万公斤,增长13.3%。面临丝绸疲软不利形势,市委、市府加强领导,教育蚕农“低谷”不动摇。高峰见效益。扎扎实实抓好科学育桑,在全市普遍推广质量高的保坎61、红星5号、湘7920、石钴1176等优良桑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1蚕桑产业现状我市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和二十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蚕桑丝绸业一直是南充地方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茧丝绸是我市农业和工业创汇的主要产品。全市现有省、市级蚕桑基地县6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40个。基地乡产茧量占全市总量的40%。现有桑树约7亿株,良桑率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和农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10年来,由于蚕茧市场波动剧烈,蚕农收入多元化,蚕茧市场竞争力减弱,以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蚕桑生产逐年下滑,目前已跌入历史低谷,蚕桑发展举步维艰.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在蚕桑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功走出了一条依靠规模经营发展蚕桑产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 平昌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把蚕桑生产列为富民裕县的支柱产业,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大蚕桑发展力度,推进蚕桑基地建设,在全县掀起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蚕桑生产热潮。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共育桑种27114斤,4294亩,排栽桑苗10689亩,嫁接良桑4000万株.良桑化程度达到40%,为下一步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引进的广东杂交桑为砧木,选用高产优质的良桑品种嘉陵16号、桐乡青等为接穗;选择冬末期,以桑树腹接技术为基础,改进研究出桑树冬季短枝腹接技术,其嫁接成活率比冬季芽接提高10%以上,在我市蚕桑生产上应用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蚕桑重点户唐珍明,家住南充市文峰乡七村七组,家中有爱人和两个已成年的儿子,承包耕地2.1亩,其中田0.5亩,地1.6亩,河坝非耕地4亩,大田生产责任制落实后的1982、1983年相继用耕地和河坝非耕地2.43亩,建成间作桑园,栽桑2400株,1984年全部良桑化,并有专用蚕房39.77m~2,专用贮桑室19.99m~2,专用蚕具消毒池1.68m~3。他家利用建成桑园,  相似文献   

10.
涪陵区李渡镇大堡村二组养蚕大户周治明,是在贫困荒地上依靠科技、通过勤劳,仅用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贫困户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户”.周一家3口人,承包耕地5.1亩.现有密植桑3.5亩、四边桑3000多株,良桑率达100%.1997年共养蚕16张,产茧600公斤,平均单产37.5公斤,收入7200元;共育小蚕361张,收入5054元,合计收入12254元,人平蚕桑收入4085元,蚕桑收入占整个农副产  相似文献   

11.
《四川蚕业》2017,(2):1-2
<正>蚕桑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们在稳定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1抓优质基地,在提高蚕茧质量上求突破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市编制了《"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委托西南大学编制了《南充市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张文  张良益 《蚕学通讯》2000,20(2):45-46,64
柴井乡是南充市蚕桑基地乡。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振兴柴井乡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和支柱产业。全乡共有新老桑树1200多万株。根据老桑树需要改良,新栽桑树嫁接任务重的特点,乡党委、政府从1997年开始,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了几种桑树嫁接新方法,成效很好。现介绍如下。l 镶嵌芽接 优点:一种取芽,多种芽接,芽片前后都产生愈合,有效嫁接时段长,一年四季都可以嫁接,良桑化周期时间短。 取芽方法:两刀法取出镶嵌芽片。第一刀在芽尖前一粒米长的地方倾平动刀,削入皮层木质之间,磨削至脱叶痕下一粒米的地方,将…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17,(4):8-9
<正>蚕桑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的总体目标,以实施"155发展战略"为抓手,创新蚕桑发展方式,努力克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千亿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千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基础。1发展现状南充市蚕桑产业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据《华阳国志》记载,周初,今南充、西充、南  相似文献   

14.
<正> 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是实现我县“三高”蚕业的三大突破口。多年来,“三低”即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在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等方面没有取得突破。1994年八月,县委、政府把蚕桑生产列为全县三大致富工程之一来抓,并成立了蚕桑生产指挥部,采取行政强推及大投  相似文献   

15.
南充市是"中国绸都",蚕桑丝绸业是南充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推进南充市蚕桑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分析了南充市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南充市具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产品质量优势,但是存在产业间竞争加剧、缫丝企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制约等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6.
<正> 良桑饱食是养蚕生产上早被确认的一条基本的丰产经验.然而,在养蚕过程中,虽给良桑,但蚕并没饱食;或虽然饱食,但食的并非良桑的情况却并不少见.由于不能做到良桑饱食,其结果是:减蚕率增加,茧形变小,斤茧用桑量上升,单位产茧量降低,蚕品种本身所具有的优良性状不能充分表现出来.目前,我市张产蚕茧水平很低.1982  相似文献   

17.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8.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开发农业的骨干项目,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近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县大安乡的蚕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全乡桑树达到174.4万株,其中良桑80.8万株,占47.1%,发种3141盒,产茧98,934公斤。同1981年相比,产茧翻了一番。但由于长期以来,科学养蚕水平低,蚕茧总产、单产基本形成了春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8,(4):36-37
正近几年,我省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掀起栽桑热潮,随着传统桑树栽种模式改变良桑嫁接苗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为更好地服务我省"川桑"产业发展,推动良桑苗木产业化进程,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川桑品种,我场于2018年启动建设良桑苗木繁育基地,不断实践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且成熟的良桑品种扩繁育苗技术,供参考。1育苗准备1. 1地下害虫防治播种前3个月结合施用油枯使用辛硫磷颗  相似文献   

20.
王春雨 《四川蚕业》2019,(1):25-25,34
嘉陵区是全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区)之一,2018年3月,中国蚕学会授予嘉陵区“中国桑茶之乡”,全区良桑面积达到5万亩(0.33万hm^2),茶桑面积近2万亩(0.13万hm^2),果桑面积1万亩(666.67hm^2),年发种2万张、产茧60万kg,年产桑果100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