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寅 《广东园林》2001,(3):35-36
突出主题,体现海珠区本土特色及展示公司园林精品,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布置与主题溶合,借助文学、绘画艺术,表现园林艺术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主题在绿化装饰时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设计,使植物与环境的氛围相协调。植物装饰的主题应依据功能要求来确定。如社会活动、接待客人洽谈工作等场所,应体现出大方热情、格调高雅、整齐有序的效果。在设计中宜选择枝叶舒展的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植物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体现、意境的形成,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取代和超越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园林中以植物为造景主题的景点题名进行梳理,从植物景点命名历史发展来探析植物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正>一、明确主题在绿化装饰时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设计,使植物与环境的氛围相协调。植物装饰的主题应依据功能要求来确定。如社会活动、接待客人洽谈工作等场所,应体现出大方热情、格调高雅、整齐有序的效果。在设计中宜选择枝叶舒展的大  相似文献   

5.
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沟谷深壑中,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群雄居林木上层的阔叶乔木。它们鹤立鸡群,平均树高20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华瑰宝的中国特有属植物——青檀。  相似文献   

6.
环境文学是个新品种吗?如果说它新,是因为近十年来描写人与自然的作品大量涌现,许多文艺家关注环境问题,也有了一批影响广泛的好作品,而且环境文学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十年前,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和作协副主席王蒙倡议成立环境文学研究会,联系了一批热心环境文学的作家,《中国环境报》创办了“绿地”副刊和《绿叶》杂志,许多报刊、出版社、电视台也乐于播发环境文艺作品。在一次会上,王蒙说,过去都讲战争和爱情是文学的两个永恒主题,我看还应该加上环境这个主题。他的看法是深刻的。从前虽然没有 “环境文学”这个词,人类与…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湄屿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原则与构思。整个规划设计紧紧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椰风海韵”这一主题,以满足广大游客游憩和观赏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一直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大观园的匾额楹联直接体现曹雪芹的思想与情感,而且是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设计等造园手法中最直观、最重要的体现方式。是匾额楹联成就了大观园。  相似文献   

9.
彩叶植物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当今园林植物造景及应用中备受关注。彩叶植物造景应与建筑物形状体量质地色彩相协调、与园林小品的主题含义相匹配、与周围园林植物的应用相照应、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相适应;可以采取园林造景、分割空间、配合水景、道路两侧、居室装饰等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0.
邓广平 《绿色科技》2014,(8):142-143
指出了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变迁中,形成了表现不同的园林主题公园。民族文化园是园林中特定的主题园,其目的在于宏扬民族文化,挖掘民族特色。植物是民族文化园中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蕴舍的文化能比较直观地表现民族文化,一树一木间,就是浓缩的民俗、民风及民情。  相似文献   

11.
杂志点评     
正印开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初览《绿绒蒿》专辑,感到内容十分丰富,图片色彩漂亮,整体超过《中国植物志》绿绒蒿属的研究水平,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都会受益匪浅。能参与本期制作,十分荣幸。魏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我并不常写科普文章,但绿绒蒿实在是一个无法推脱的主题。相信所有的作者跟我一样,都是怀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在写作。这是植物分类人的一种自豪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中国历史典籍中"蓼"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以中国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材之一——"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历史典籍中搜集整理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及特征,采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这类食材和相关植物及其对应的现代植物分类群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20个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经过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了其中11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水蓼"与"辣蓼"可能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不能作为同义名对待。同时发现,在历史上,"花"的特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研究与对待先民记述的植物类群时,要综合利用多种除"花"之外的特征,以便对这些植物类群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红楼艺文苑”的创作就是对古典名著《红楼梦》所表现的意境美的追求。“红楼艺文苑”是以《红楼梦》为蓝本 ,取书中最有特色的几个场境作为对象 ,营造以植物为主题的园林景区 ,力图以园林为载体表现《红楼梦》的以美人香草作喻的文学韵味。该文介绍了“红楼艺文苑”的创作主题及“红楼艺文苑”主要意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小暑节气,一年中最炎热之时。生态福利与美丽中国主题论坛如期在爽爽的筑城召开,拉开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序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中央批准,中国惟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这是北京林业大学连续第六年举办主题论坛。它已成为国际论坛的保留论坛和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盐城中华海棠园为例,结合国内外海棠类植物品种与案例,确定了"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景观最美、观赏期最长"的设计目标,制定了"三带、六区、十八景"的设计结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海棠类主题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在规划上,从点、线、面不同层次凸显"海棠"主题;在种类上,展示了90多个海棠类植物品种;在空间上,布置草坪、林下、密林、滨水等不同类型植物空间以供休闲娱乐;在结构上,以不同海棠类植物为主,设计了丰富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在文化上,再现中国千百年积淀形成的丰富海棠文化。提出了从模式化植物配置、生态化植物景观、多环协同合作的建议,为今后植物专类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校园主题空间是校园内为满足功能需要设计的以特定主题为核心营造而成的空间场所,其中植物景观设计对整体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的主题,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植物景观应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与审美需求,根据研究对象特性从植物季相特征、空间营造、质感类型、文化内涵等4方面提出了设计原则,并对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评析。以期推理过程与研究结论为今后校园主题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植物景观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配植成美丽动人的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本文通过对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植物景观及其所蕴含的深厚地域文化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力图说明其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表达了“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花境植物最初起源于英国境内,以一种模拟自然花卉的形式存在,于20世纪70年代,花境植物才逐渐被引进到我国境内。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园林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花境植物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园林建设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这也成为了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闪光点。合理地选择与营造花境植物不仅可以使园林内的景观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实现节约经济的目的,所以,应该对花境植物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这宝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学与中国园林有若密切的关系,它随着园林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园林文学。商周以前,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处处森林沼泽,先民们生活在绿色中,不羡慕青山绿水,也就不需要园林建设。商周时气候渐变,雨水减少,人烟增  相似文献   

20.
文君井是一处以纪念我国汉赋大家、大文豪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爱情佳话的纪念性园林.它融西蜀园林自然古朴和江南园林精巧玲珑之风格于一体,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建筑山石、植物培置、楹联匾额,营造出浪漫的爱情氛围,其造园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唯——座集纪念与爱情主题为一体的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