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小麦生产及其品种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光艺 《种子》2000,(2):49-51
1 贵州小麦生产概况小麦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三位。产量约占夏粮的80%。发展小麦生产是调整城乡人民食粮结构,解决缺粮问题的重大举措,在贵州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小麦生产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只有5.73万公顷,单产577.5kg/hm2。总产3311万kg;1989年小麦种植面积达38.2万公顷,单产1260kg,总产48132万kg;1998年发展到60.5万公顷,单产1800kg,总产108808万kg。50年间面积扩大了10.5倍,总产增加32.86倍。尽管如此,贵州小麦的单产水平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耕作…  相似文献   

3.
克字号小麦品种的演变及其遗传背景赫世涛,牛若超,马异泉,刘宏(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45年来,克字号小麦品种在黑龙江农业生产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推陈出新。研究不同时期克字号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期间浙江省小麦的品种数量、品种集聚度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一是浙江省小麦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数量略有减少;二是浙江省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以扬麦系列为主且集聚度逐年增加;三是浙江省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呈恢复性上升趋势;四是浙江省主要小麦品种更新速度较快,更换率不到1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对淮北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小麦品种源库结构和流的变化研究得出: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朝增源扩库的方向发展。现代品种灌浆高峰期长,流量大。近期育种目标应在增加生物产量的基础上,扩大库容,并提高灌浆前期的灌浆速度。  相似文献   

6.
7.
贾志安 《中国种业》2020,(11):54-55
摘要: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温度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发育,是我国小麦高产区域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优势生产区,同时还是黄淮区域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在品种利用上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技术指导到位,小麦生产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增产。  相似文献   

8.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演变的辈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0年来黄淮区麦区推广各植的15个主要小麦品种的辈序分析,阐述了各辈次的遗传特征及相互关联,揭示了辈序质变的内在因素,探讨了小麦品种演变的基本规律,并就如何利用这些经验和现有品种基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大宗粮油作物1a分夏、秋两季,夏季以种植小麦为主,常年小麦播种面积53万hm2,占夏粮面积的80%以上。我市小麦播种面积位居全省第三;总产在全省也占较大比重。 1 小麦品种利用及生产表现 我市小麦常年种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在60%~70%,舂性品种在30%左右,但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品种利用情况随之发生了变化。 1.1 气候及生态特点与小麦品种利用关系 我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雨量丰沛,常年……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优势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占全国的1/5,其播种面积、总产和贡献率均处于全国首位。建国50多年来,小麦品种利用已经完成了8次更新换代,小麦单产从建国初期的645kg/hm^2发展到目前的5235kg/hm^2,总产从300万t增加到2300万t左右。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多产粮,产好粮。作为产粮大省其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小麦生产正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昆山地属太湖稻区,自古以来就是苏南重要的水稻种植地。对昆山市水稻品种演变经历的3个阶段(农家种自选自留阶段、自繁及引种阶段和良种补贴阶段)进行概述。同时通过阐述品种演变对水稻种植业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强化水稻品种利用的途径,以达到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和促进稻米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引进加拿大小麦品种资源的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 9月我所接受了农垦总局引入的 15份加拿大小麦品种资源的鉴定试验任务。因种子量少 ,1999年冬我们去云南元谋繁殖 ,2 0 0 0年全部种于我所试验地。通过对引进材料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的鉴定 ,我们认为列巴 99这份材料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 ,可供大田引种试种 ,大部分材料是很好的品种资源 ,可作亲本利用。1 材料和方法引进的 15份加麦 1999年冬在元谋南繁时 ,有 4份材料 (AC L aura、AC Barry长芒、Plka、97WSO4 )因冬性或光敏原因未能收回适量的种子 ,2 0 0 0年只能安排在原始材料圃作观察试验。收回的 11份材料(名…  相似文献   

13.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麦多系品种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兆麟 《种子》1994,(4):32-34,43
该文以小麦多系品种的产量能力,混配选择方法技术及混配配选择成员基因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①多系品种的生产潜力大,在生产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②在混配选择小麦多系品种时,应根据基因型的生态组合力选择成员基因型。选择一般生态组合力好和特殊生太合力方差大,或者虽一般生态组合力差但特殊生态组合力方差大的基因型,由这样的基因型混配成优异多系品种的可能性大。③在混配选择多系品种时要注意各成员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大旱之年河南夏粮再夺丰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开门红,这对应对国际粮食危机、保持社会和协稳定意义重大.夏粮丰收除了政策激励、物质保障、技术推广等因素外,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河南省小麦品种已进入十次更新换代时期,以矮抗58、郑麦366为主的半冬性品种已占居主导地位,周麦22、新麦26等一批...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亿kg以上,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了解2004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品种利用情况,搞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为各地合理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省种子管理站于5月下旬组织部分小麦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对大田生产、新品种展示田及国家、省品种试验田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召开各市种子站长座谈会议,对200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和种子生产形势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临汾市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按区域利用现有优质专用品种、积极外引品种、加强育种、建立基地等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品种在选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育种年限的限制,某些性状常得不到有效的选择,品种群体内个体间对这些性状的抗性差异也得不到很好的鉴别和利用。因此,一旦遇到某些恶劣条件(如严寒、干热风、病害流行等)常常造成品种丧失利用价值,并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研究如何在品种推广繁育过程中,利用时间和环境给予的鉴别机遇降低其潜在威胁,充分挖掘品种群体内的各种遗传潜力,以提高种性,延长品种利用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结合鲁麦23号的选种繁育过程同时开展了这项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良种繁育与延长品种利用期技术体系。该项研…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论证,提出2016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以来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4对SSR引物对62个山东省195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到100个等位变异片段(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获得4.167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527,变幅0.200~0.72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0.225~0.761,平均0.582。三个基因组的位点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D>B>A,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指数B、D基因组接近,并明显高于A基因组。山东省小麦品种平均遗传丰富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遗传距离均以50年代较高(分别为3.042,0.531和0.596),然后缓慢下降,1980年代回升到顶峰(分别为3.250,0.560和0.616),然后迅速下降。62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940,平均为0.723。按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在遗传相似系数0.719处将不同品种聚类成7类,基本与山东省不同时期育种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一致,说明山东省近60年来小麦育种与全国一样,围绕骨干亲本展开。由于特有种质资源的创造和应用,山东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全国和其他麦区,尤其是1980年代,但之后迅速下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