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抽真空、加氮气、加二氧化碳、红外线、微波等人工制造胁迫环境的方法来综述了富集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含量更高、稳定性更好的γ-氨基丁酸茶叶提供可利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γ-氨基丁酸茶(Gabaron Tea)降血压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林智  大森正司 《茶叶科学》2001,21(2):153-156,136
采用14 C放射性自显影和化学定量法研究γ -氨基丁酸在白鼠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结果表明 ,对 6~ 7周Wister雄性白鼠灌胃γ -氨基丁酸 1mg/g体重 ,1小时后 ,肝脏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最高值 ,3小时后血液和肾脏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最高值 ,脑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变化不大。γ -羟基丁酸是γ-氨基丁酸在白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5,27(1):17-17
2004年12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持研究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究报告和审评了茶样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全面系统,有多处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首次筛选出适制γ-氨基丁酸荼的茶树品种7个,确定了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新梢;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抗抑郁、降血压、增强记忆力、抗癌等功效,因此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近年来茶树中GABA的代谢机理、富集技术和GABA对人体健康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展望,以期为系统研究茶叶中GABA和GABA茶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富γ-氨基丁酸茶的药理功能和γ-氨基丁酸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富γ-氨基丁酸茶的加工工艺和我国富γ-氨基丁酸茶叶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γ-氨基丁酸茶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茶(又称GABARON茶)是1987年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首次开发成功的新型茶,要求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必须达到1.5mg/g以上,比一般普通绿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20~30倍。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实,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因此,γ-氨基丁酸茶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并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引起了世界各茶叶生产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测定及其在Gabaron茶加工中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含量,通过对Gabaron茶不同加工工艺所制样茶中二者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它们在Gabaron茶加工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炒青绿茶和Gabaron茶中二者含量分别为0.12mg/g、2.72mg/g和1.70mg/g、1.18mg/g。真空充氮有利于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但连续长时间真空充氮方法,因其后阶段谷氨酸供给不足,γ-氨基丁酸合成速率大为下降。除氮增氧过程对及时补充谷氨酸有利。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9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真空厌氧加工技术加工高γ-氨基丁酸白茶,以传统加工工艺为对照,测定白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并对白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9个品种按真空厌氧技术加工的白茶,γ-氨基丁酸含量在1.82~3.64 mg/g之间,与传统工艺有显著极差异(P0.01);真空厌氧处理后,丹桂品种白茶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达3.64 mg/g,霞浦春波绿次之,茗科1号(金观音)最低,只有1.82 mg/g,不同品种白茶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显著。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福鼎大毫白茶总分82.25,得分最高,品质最优,紫牡丹、茗科1号、九龙袍次之,春波绿得分最低。综合γ-氨基丁酸含量和品质指标,福鼎大毫是最佳的品种,其次是紫牡丹。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茶成分对大鼠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为探明γ-氨基丁酸茶降血压机理,采用离体培养和活体实验法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和其他茶成分对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离体培养实验结果表明,GABA、丙氨酸、茶氨酸和γ-羟基丁酸对大鼠ACE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GABA抑制能力最强。当GABA浓度为1 mmol时,ACE活性被抑制50%;当GABA浓度为30 mmol时,ACE活性被完全抑制。活体实验结果也证实,喂食3% GABA能明显抑制食盐负荷大鼠ACE活性的升高。表明GABA对ACE活性的抑制是γ-氨基丁酸茶降血压的主要机理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各种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Berthelot改良比色法、改良纸层析法、氨基酸分析仪和柱前衍生液相色谱等4种常用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对发芽糙米GABA积累机理.发芽条件和工艺参数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合理的GABA检测方法的建议。应对不同水稻品种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基因型进行遗传分析,以筛选出高GABA含量和高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品种,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  相似文献   

11.
茶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涛  余继忠  倪伯荣 《茶叶》2006,32(1):14-17
本文综述了茶树自然多倍体选育,茶树多倍体育种技术和鉴定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树多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汤雯  屠幼英  张维 《茶叶》2011,37(3):137-142
茶树花皂苷作为茶资源中重要的功能成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至今已发现的21种茶树花皂苷单体的分离鉴定、纯化方法、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总结了其肠胃保护,抗血脂、抗血压,减肥等生物功能,分析了这些生物活性与皂苷的构效关系。并对茶树花皂苷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梦南  龚淑英 《茶叶》2012,38(1):19-23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香气特征成分的研究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茶类香气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未来的香气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戚敏  戚荣荣 《茶叶》2015,(2):83-85
浙江慈溪大山村为了解决当地茶树品种单一与茶类单一的产业问题,引进了适制红绿茶的新品种浙农117,开发茶叶新产品,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茶树无性系育苗周期长以致不适应茶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质育苗技术,将育苗周期由传统的14-18个月缩短到2个月,加速茶树育种进程.同时,对40个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发根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浙农121'发根最快,而'竹枝春'发根最困难,为品种推广提供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6.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个茶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53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45%,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的变异.51份资源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度、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621±0.333,0.351±0.162,0.514±0.219.遗传距离介于0.097~0.692之间,平均为0.337:UPGMA法将51份资源分成4个类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供试茶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规TRIzol法适用于一般茶树品种绿色叶片和芽的总RNA提取,但对于白茶品种芽叶和茶树非绿色组织的多糖和其它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常规TRIzol法提取总RNA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尝试利用改良热酚法提取白茶和非绿色组织的总RNA.结果表明,该法对于白茶、胚根和胚芽总RNA提取效果良好,可以用于cDNA的制备和RT-PCR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阳  包焕盛 《茶叶》2012,38(1):5-8
惠明白茶原产于我国浙江省景宁县,是一种珍贵而特有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含量较高,滋味鲜爽,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景宁县政府、茶企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惠明白茶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其日渐成为丽水市茶产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本文主要就惠明白茶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扦插繁育、嫁接繁育、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茶叶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不同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茶叶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如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加工工艺及贮藏方式等。文中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与茶叶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花青素是由类黄酮合成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时会使茶树新梢呈现红色或紫色。同时,花青素相比儿茶素等具有更明显的抗氧化、预防肿瘤等药理保健作用。文章就茶树花青素合成途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