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利用小麦生育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徐州地区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小麦产量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海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40-10740,10899
利用1980~2013年禹城市气象局提供的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 ~2013年度禹城市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有利的气象因素是禹城市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并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冻害冷害对淮北市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濉溪县 1949~ 2 0 0 2年小麦单产资料 ,划分出该县小麦产量丰歉年景 ;运用农业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小麦单产歉收或严重歉收年景与气象灾害的关系 ,结果表明 ,冻害冷害是造成该县小麦歉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探讨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气象灾害对拜城县小麦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气象灾害对拜城县小麦种植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并总结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措施,以期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对小麦种植造成的损失、有效促进拜城县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虓  刘自成  杨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46-7148
根据多年来正宁县及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和条锈病发生规律,分析了该县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的气象因素及病菌孢子传播途径,并提出了该县小麦条锈病流行暴发与气象因素的因果关系及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和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区划,旨在为在农业气象灾害下该省的小麦生产提供指导,增强该省小麦生产过程中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小麦的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7.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气象及农田生态等因素,总结了小麦赤霉病在当地近年来的发生特点,利用多年气象资料和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病情资料,分析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以期为更好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扬州市小麦生产中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1990-2016年期间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高温等主要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表现和发生特点,并结合扬州市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及出粉率;由于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对小麦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源市光、热、水等气象因素与小麦各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济源市小麦的各生育阶段。通过分析济源市小麦各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条件和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以指导农民朋友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象灾害,有针对性地加强麦田管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河北省小麦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实现小麦安全生产目标,分析了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不同类型区小麦生产的危害,并针对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发展小麦生产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商丘市小麦受灾对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商丘市2012年小麦受灾的情况,分析了2012年小麦受灾的成因及不同受灾原因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2012年商丘市小麦大面积受灾减产的主要因素不是单一的病害、虫害或气象灾害,而是多种病虫害、气象灾害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导致温度、水资源、极端气候事件、病虫害等诸因素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近50年来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加剧,小麦生产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冀中南近年来小麦生育期间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和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小麦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南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533.33hm2以上,总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气象是影响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近年来河南省小麦生产实践,认真分析了制约河南省小麦稳定发展的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了抗灾减灾措施。一、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影响河南地处中原,位于北纬31°23′~36°22′和东经110°21′~116°31′之间,地势处于我国二、三级阶地过渡  相似文献   

15.
根据福鼎市农业植保部门对赤霉病发病的实地观测调查和福鼎市气象局的历史气象资料,通过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原因进行了资料分析,发现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象型病害,可以从气象因素与赤霉病发病程度之间的规律进行预防,以此更好地为气象服务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许昌近年来小麦吸浆虫成灾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气象因素与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程度及成灾关系密切。从中找出关键性成灾气象因子从而为建立许昌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的虫害预报方法提供方法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气象因素对汉中市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汉中市2005-2015年1~3月及上年11~12月平均气温、降雨量等气象资料和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资料,采用回归法分析了影响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影响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有1~2月平均气温、2月气温、2月降雨量、3月降雨量、1~2月降雨量、2~3月降雨量。用2005-2014年主要气象因子与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方程,预测模型2005-2014年回测值的历史符合率达到80%,对2015年小麦红蜘蛛的发生程度预测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根据呼玛县光、温、水等气象因素与小麦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指导农民朋友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确保小麦高产、丰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象分析,寻求影响小麦持续稳产、高产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小麦持续稳产、高产的应变对策。经研究发现,光照时间的持续减少,已成为当前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气象因子,在栽培上必须以提高光合效率为手段来促进小麦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测方法及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的大尺度气候背景、局地气象因子两方面,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的气象预测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常规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概述了高光谱遥感在小麦条锈病监测中的应用,并对遥感与作物模型的结合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基于大气环流的小麦条锈病中、长期预测及G IS辅助的遥感技术在小麦条锈病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