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0,(6):21-21
一、玉米市场不乐观1.玉米产量下降,购销步入白热化国家粮食局对全国21个玉米主产区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总产量1.65亿吨。通过对市场了解和分析,与前年相比,减产比较严重,多个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赤眼蜂综合防治玉米螟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巍 《现代农业》2009,(12):16-16
昌图县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419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00万亩以上,所以玉米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等级、价格、农民的直接收入。而对玉米产量、质量危害最大的是玉米螟.1997—2007年10年调查统计结果,玉米螟危害减产年均1亿千克以上,严重年份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所以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是我们主管业务部门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0,(11):22-22
近期,玉米市场看空氛围浓厚,价格却频频刷新历史新高。全国各地玉米报价依然坚挺。数据显示.玉米市场依然能继续保持自产自销的格局。但是.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及农民的强惜售心理令目前国内市场上玉米流通量较为有限.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断粮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受暴雨影响。江西、吉林、河南、四川等多省出现洪涝灾害,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2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972.1万公顷。洪涝和多雨低温使南方早稻减产晚稻拖后,北方玉米追施肥受影响。化肥市场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品种延配9号,延农11号和玉米品种延敦玉1号,延单19号进行大田推广试验.通过大豆、玉米套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3个试验点中有2个点套种玉米的大豆比对照清种减产,但可多产玉米3200kg/hm^2以上,产值相对增加168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地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种玉米、油葵的朝天椒分别比对照增产9.04%和7.77%,增产达显著水平,套种花生的比对照减产0.97%。套种油葵经济效益最高,玉米、花生次之。  相似文献   

7.
在玉米生产上,人们往往认为玉米果穗枯白即可收获了,其实不然。对一些紧凑型玉米,例如成单14、川单13、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号等当前各地推广种植的几个紧凑型玉米而言。这些品种有早白皮、晚成熟的“假熟”现象,收获过早往往会造成玉米减产,试验证明,减产幅度多在8.50%~12.10%。玉米完熟的特征是:当田间95%以上的玉米植株茎节变黄,果穗的苞叶枯白且松散,籽粒内含物完全硬化,  相似文献   

8.
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引黄灌区大田条件下,对当前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产量水平较高(900~1200kg/667m^2)的4个玉米高产品种的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有其不同的适宜收获期。正大12号和永玉3号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20日左右;沈单16号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25日左右;先玉335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15日左右;以最高产量(粒重达最大值时的产量)的收获期计算(最适宜收获期),正大12号早收一天将会因粒重的降低而减产1.14%;沈单16早收一天将会减产0.87%;先玉335早收一天将会减产1.48%;永玉3号早收一天将会减产0.81%。不适宜的收获期导致玉米减产7%~9%,而适宜的收获期可使引黄灌区玉米单产增加30~40kg,总产增加5400~72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王洪英,魏联善(新沂市植保站221400)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在我市逐年加重,1993年在夏玉米上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总计发病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99.4%,致使减产严重。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它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伊利诺斯大学调查.持续上涨的化肥价格继续推高玉米的种植成本,导致玉米销售价格相应上涨。伊利诺斯大学《农业市场服务》7月份公布的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1.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近几年在山东省主要玉米产区不论在发病面积还是在为害程度上都有迅猛发展之势。该病发生一般的地块.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发病重的地块大量死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夏播玉米发病面积达1.33余万hm2,轻者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幅度达20%以上,已成为当地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占我市总耕地面积50%以上。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我市农业经济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玉米品种多而杂,加上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倒伏现象越来越严重,据宁安市农业推广中心2010年对全市12个乡镇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市玉米倒伏面积占全市玉米总面积的5.7%。倒伏减产轻的5%-10%,严重倒伏减产30%-50%,防治玉米倒伏,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玉米褐斑病的症状与防治玉米褐斑病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对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影响巨大,由于后期防治困难较大,在沈丘县地区一度重发生,通过几年来对沈丘县地区主要玉米种植品种试验调查显示,以承玉、农大108等五个品种发病比较重,造成一定幅度的减产。一、发病症状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病斑隆起呈疱状,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减产。例如玉米螟的危害,通常使玉米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减产30%左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特种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9个特种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彩糯2号每667m^2鲜穗产量758.7kg,比对照(掖单13)减产14.9%,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品质优、适口性好、穗型精致高雅,市场畅销,价格好,每667m^2纯收入784.49元,比对照增收587.1元,是一个集色、香、味营养于一身的新型特种玉米品种,可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玉米生育期内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甚至会造成一定减产。通过近年来调查总结.现介绍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在自然仓贮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生活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贮存时间越长,生活力下降越严重。据试验,利用同一组合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贮存1年后比新种子发芽势降低12%左右,出苗率降低14%左右,减产率为1.1%;贮存2年后减产率为5.2%。因此,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子,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子。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鹤岗市种植结构出现变化,玉米种植面积猛增,2006年面积达到2.33万hm^2,较2005年增加1.33万hm^2。但由于品种、栽培技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鹤岗市玉米总产不稳、单产不高、品质不佳、价格不高。特别是2006年玉米平均公顷产量仅为7000kg左右,造成减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6个新育成玉米品种与1个对照品种开展试验,调查其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表现,为玉米新品种在高海拔区域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曲辰40生育性状、抗逆性、丰产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建议下一步在适宜海拔区域示范种植。其余品种比五谷3861(CK)增产不明显的可继续参与试验,减产的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股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重发区减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