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播大蒜采用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产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别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模式,比单膜覆盖能增加效益20%左右。栽培要点如下: 一、透择优良品种 选择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的白皮类大蒜品种。如薹头兼用型品种永年大蒜。大蒜品质优良,具有皮薄、肉厚、汁粘、味香、辛辣、耐贮藏等优点,蒜薹蜡质层厚。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  相似文献   

2.
大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播大蒜采用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产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别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单膜覆盖能增加效益20%左右。下面,介绍一下有关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秋播大蒜采用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产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别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单膜覆盖能增加效益20%左右。下面,介绍一下有关的栽培技术要点。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的白皮类大蒜品种。如山东冠县大蒜,这是山东省的一个优良地方大蒜品种,也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品种,每个蒜头有7-8瓣,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  相似文献   

4.
正秋播大蒜采用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产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别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单膜覆盖能增加效益20%左右。下面,介绍一下有关的栽培技术要点。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的白皮类大蒜品种。如山东冠县大蒜,这是山东省的一个优良地方大蒜品种,也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品种,每个蒜头有7-8瓣,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  相似文献   

5.
秋播大蒜采用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产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别是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模式,与单膜覆盖能增加效益20%左右.下面,介绍一下有戈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实行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品种轮作、套种栽培,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培肥了地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又最大限度增加了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现将我县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亩产值、效益较好的水稻—大蒜轮作栽培;地膜西瓜—玉米套种栽培;菜花—玉米轮作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大蒜是百合科葱属1~2年生草本植物,其幼株、鳞茎、花茎均可食用,是群众喜食的蔬菜之一。天水市的大蒜以春播为主,栽培面积较大,但长期以来品质退化严重,蒜薹及蒜头产量低,商品性差,经济效益不高。随着大蒜全膜覆盖越冬栽培技术在当地的试验成功,不仅提早了蒜薹上市时间,提高了大蒜产量和品质,而且使天水  相似文献   

8.
国庆、中秋两大节日前后上市的大白菜售价高、种植效益好,但夏白菜的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因此生长期短、产量低、病虫危害严重、品质差,采用防雨膜、遮阳网双层覆盖营养钵育苗的方式进行高垄栽培可以解决前期高温及后期多雨的问题,有效地预防软腐病的流行,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量3000公斤,亩效益为2000元左右。⒈品种选择炎夏高温季节,要选择耐热耐湿的早熟品种,一般选择四季王、双狮等品种,但以韩国产的四季王为好,优点是抗逆和结球性强,单球重,易栽且丰产。⒉培育无病壮苗①育苗方式:7月中下旬至8月初采用防雨膜、遮阳网双层覆盖进…  相似文献   

9.
大蒜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反季节栽培以采收青蒜为主,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经过种子处理,采用遮阳网覆盖,抓好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实现了每hm^2产量32250kg,产值96750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番茄越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嫁接及遮阳网覆盖3个方面,研究了番茄越夏栽培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硬果型番茄品种满田2180高温胁迫下生长势强,坐果数多,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于越夏栽培;SL-89和黄洋梨2种砧木嫁接番茄,可以使番茄生长势增强,坐果率提高,收获期提早4~6 d,产量增加,能缓解高温胁迫对番茄的伤害;密度为70%的遮阳网于11:30~15:00覆盖,可降低棚内温度1~2℃,且光照强度在4万~7万lx,可作为越夏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山东省环渤海湾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探究生产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有助于滨海盐碱区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研究了短季棉地膜覆盖、短季棉无膜覆盖、春播棉地膜覆盖和春播棉无膜覆盖4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春播棉地膜覆盖产量较高,效益也较好,但投入较大,未及时回收的残膜对土壤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春播棉无膜覆盖较地膜覆盖投入有所降低,但产量及效益明显减少;短季棉无膜覆盖与短季棉覆盖地膜相比,产量虽有降低,但总体种植效益高。前茬配合一季黑麦草或其他作物,短季棉无膜覆盖栽培具有大面积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经过三年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发现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有许多弊端。为此,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改进技术——玉米膜侧栽培。一、玉米膜侧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栽培是在播前精细整好土地的基础上,尽早铺膜,在适宜播期内把玉米种在距地膜边缘3—5厘米的土壤内,采用挖窝点种或沟播耧播,播后及时镇压。地膜选用幅宽为40—80厘米的。如选用幅宽小于40厘米的,效果不理想。铺膜要注意地膜与土壤紧贴铺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蒜91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膜(红、绿、银、黑、白黑、银黑、透明膜)覆盖对大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透明膜,银膜覆盖可促进大蒜生长,尤其可显著增加大蒜株幅、假茎粗、叶长及叶宽;黑膜覆盖的大蒜株幅和叶长亦显著高于透明膜;红、绿及银黑膜覆盖显著增加了大蒜叶片和叶宽;而白黑膜覆盖与透明膜覆盖的大蒜生长差异不显著,甚至略低于透明膜。此外,有色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大蒜根系活力和叶绿素a/b比值。银膜产量最高,黑膜次之;红、绿及银黑膜处理产量仍略高于透明膜,但差异不显著;而白黑膜产量较透明膜产量显著下降。因此,覆盖银膜或许可替代透明膜,成为一种栽培大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双膜覆盖栽培就是在大田种植畦上平铺一层厚度为0·08 mm的地膜,种植完毕时在其上再搭盖覆有一层厚度0·14 mm薄膜的小拱形棚,进行保温栽培。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菜农易于接受。为了黄瓜早上市,提高菜农种菜效益,2002年江南乡农业服务中心引进推广了黄瓜双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付莉 《河北农业》2015,(1):38-39
<正>近年来鹿泉区大河镇滹沱河滩沿线早春露地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我区西瓜早熟栽培多采用双膜覆盖的形式,其优点是具有增温保墒的功能促进西瓜生长发育,可比普通地膜直播西瓜采收期提早20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早春露地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根据我区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我区的早春西瓜品种,如:京欣系列品种等,其生长势强,坐果性能好。如果是嫁接栽培,砧木选用西  相似文献   

16.
以徐蒜917为试材,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大蒜鳞茎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模糊评价隶属函数法评价鳞茎综合品质。结果表明:除白黑膜外,有色膜覆盖均提高了大蒜单头鳞茎重和一级大蒜比例;除红膜和白黑膜处理中大蒜素及黑膜处理中丙酮酸含量较低外,有色膜覆盖均显著诱导鳞茎大蒜素和丙酮酸含量的增加;黑膜覆盖有利于VC含量的增加,绿膜覆盖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银膜和白黑膜覆盖则显著增加了纤维素含量;有色膜覆盖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可导致硝酸盐的积累。综合分析表明,除白黑膜显著次于透明膜外,有色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蒜鳞茎综合品质,且绿膜覆盖大蒜鳞茎综合品质最优,银膜和黑膜次之。  相似文献   

17.
西瓜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 ,栽培形式多样 ,其中以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面积最大 ,使西瓜大量集中在 6~ 7月份上市 ,价格较低。大棚栽培最早在 5月下旬上市 ,而日光温室栽培由于技术复杂 ,投入高 ,面积很小。这就形成了 5月上中旬以前的淡季市场 ,市场上西瓜很少。采用“三膜一苫”大棚栽培形式 ,由于增加了草苫覆盖保温措施 ,定植期比普通大棚栽培提早 1 5~2 0天 ,上市提早 1 0~ 2 0天 ,弥补了淡季市场 ,价格较高 ,效益可观。产值达 6 0 0 0~ 80 0 0元/ 6 6 7m2 。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以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18.
杨玲 《河北农业》2006,(6):20-20
为了使廊坊市大棚蔬菜越夏栽培技术上有一个新的突破,2005年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引进了耐热番茄品种——百利。采用“两网一膜”覆盖技术进行大棚番茄越夏栽培试验,试验进展的较为顺利并取得了成功。现将“两网一膜”覆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乐亭县中堡镇北双庙、崔各庄等村,近两年来,每年都搞早春大白菜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从定植到收获50d左右,占地时间短,下茬可栽培其它作物。一般亩产7500~8000kg,亩效益3000元左右,既可让大白菜错季上市,丰富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又增加了菜农收入。"双膜覆盖大白菜,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刘斌 《农家致富》2012,(22):28-29
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覆盖栽培西瓜,不仅使西瓜上市较露地栽培提前1个多月,而且使坐果率、采收茬次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加上早期西瓜售价高、销路好,每亩收益可达9000多元。一、营养钵育苗西瓜早熟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优良品种,我县主要有超甜抗裂京欣、84-24等品种。采用三膜覆盖栽培西瓜,可比双膜覆盖栽培提早42天播种,这样才能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