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墒情(旱情)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组件式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北京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墒情信息采集、土壤墒情站信息管理、土壤墒情空间分布显示、土壤墒情监测、土壤墒情预报及土壤墒情信息输出等功能模块,可对土壤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做出土壤墒情分布图、等值面图等,直观反映北京地区土壤墒情趋势。同时,系统还可利用增退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土壤墒情预测和预报。现该系统已有38个墒情固定站和120个墒情巡测站,并已投入使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目前墒情固定站投资过高且数量不足的问题,能够满足北京市土壤墒情预测预报要求,可为北京地区防旱、抗旱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产概况 一、底肥充足,优种面积大 二、播期集中,适播面积大 三、整地播种质量好于往年 四、播后镇压面积较大 五、灌冻水面积大(2600万亩)  相似文献   

3.
由于今年冬春季气温偏高,进入2月中旬,冬小麦已经开始进入返青期,为促进苗情积极转化,应尽早开展春灌,一般麦田可灌水一次,冀中南地区今年冬春过于干旱,要尽快灌水,以缓解土壤墒情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彭阳县北部地区冬小麦播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彭阳县北部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体系而进行的2cm、4cm、6cm、8cm、10cm5个播种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冬小麦适宜播深4-8cm,其中以6cm播深的冬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阶段管理措施不科学,那么小麦实现高产将无从谈起。春季小麦管理要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苗情、地力、土壤墒情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1晚播弱苗以促为主春季对于分蘖少、群体不足的晚播弱苗田块,要采取促进春季分蘖、提升苗情的肥水管理措施。早春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中耕锄划,促进麦苗早发快长。  相似文献   

6.
喀什地区地处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以平原为主,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0~12℃,≥10℃年积温为4100~4400℃,无霜期210~240天,年降水量30~65毫米,冬季没有稳定的积雪,最冷月平均气温-6~-8℃,年极端最低气温〈-25℃。冬季低温期长,  相似文献   

7.
刘颖 《中国农资》2021,(8):15-15
当前,全国冬麦区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局地表墒不足,苗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据气象预测,春耕春管期间华北、西北等地降水偏少,春旱可能发生。各地要从春季田管开始,立足麦田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搞好测墒灌溉指导。  相似文献   

8.
东农冬麦1号在黑龙江省试种成功,打破了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禁锢,对黑龙江省小麦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至-35~-45℃。东北农业大学研究育成的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安全越冬、顺利返青,主要采取以下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越冬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小麦苗情调查2008年9月下旬~10月上旬,盐山县连续降了3场小到中雨,雨量历史同期少见。及时的降雨对盐山县冬小麦的影响利弊并存,有利因素是降水量大,土壤墒情能满足冬小麦足墒播种和苗期生长需要;不利影响是对部分有水源的乡镇在雨前已浇过的地,造成土壤过湿,导致人、机不能及时进地作业,影响了整地质量和适期播种。但是,抢时播种,又易造成麦田坷垃较多,虚踏不实,出苗率低,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冬小麦较春小麦品质好,收获期早,并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和防御干热风的危害,所以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气象和农学工作者对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进行了较广泛地探讨。影响冬小麦种植北界的主导因素是小麦越冬期的温度条件,其次是积雪或水分条件。卢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2004年秋季北部冬麦区的夏玉米成熟偏晚.致使冬小麦比常年迟播4~5天.部分麦田个体生长较差。表现为主茎叶片小、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少.不易形成冬前壮苗。然而,也存在有利情况:土壤墒情适宜、氮磷搭配且底肥足、机耕机播面积大、播种质量好:大部分麦田灌了冬水;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探究在正常偏暖年份下,北京地区继续种植冬性品种小麦和提高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比例的可能性,并利用播期调整减少抗寒性相对弱的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与9月下旬常规播种相比,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适当推迟冬小麦播期,10月中旬前均可种植,品种选择应以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10月上旬以后播种的冬小麦,冬前难形成壮苗,容易遭受冻害影响,特别是偏春性品种,但可通过提高播量和选种抗寒品种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资》2012,(39):3
<正>本报讯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网站消息,据统计,目前全国大部地区基本无农业旱情,秋收秋种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南方地区秋收工作基本结束,北方地区秋收工作正处于高峰期,西北、华北地区秋粮收获过半,东北也将陆续开始收获。北方冬小麦正处于播种出苗阶段,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油菜处于播种育苗期,土壤墒情良好,秋收秋种工作进展顺利。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目前全国大部地区基本无农业旱情,受近期降雨影响,前期受旱的湖北、内蒙古等地作物旱情基本解除。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库尔勒市推广冬小麦稀植早播技术,推广面积167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420千克。 一、早播时间 适合早播稀植的地块为春播玉米茬和夏播玉米茬,这些作物腾茬较早,适合冬小麦早播。早播时间段在9月25日-10月10日,具体时间视土壤墒情而定。播期适时提前可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培育冬前健壮个体。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2014,(2):9-10
目前,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即将进入返青期。总体看,主产区冬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一类苗比例增加,群体比较充足;土壤墒情总体较好。但冬季气温持续偏高,部分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麦田出现旺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0-92
当前,雨水将至,各地冬小麦陆续返青拔节,正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各地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土壤墒情适宜,但也存在苗情不平衡性大、部分麦田旺长、病虫草害基数高等问题,同时气候不确定性大,"倒春寒"、干旱等威胁大,对抓好麦田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今年冬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要全面落实《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确保农业丰收预案》,突出因苗因地、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一控(控旺防倒)、一促(促弱转壮)、二保(保壮苗稳健、保墒情适宜)、三防(防倒春寒、防病虫草害、防渍害).  相似文献   

17.
<正>1科学浇水追肥小麦生育后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70% ̄80%为宜,最低不得低于65%。在小麦生育后期土壤含水量未达到这一指标的麦田,抽穗到灌浆期要及时浇水。水量适当加大,要浇足浇透,使底墒得到补充,保护深层根系不早衰。麦田浇水要根据气象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大风天气不可浇水,以防倒伏。缺肥麦田视苗情及前期追肥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特别是1975年以后,全球平均气温以每10年以0.2℃的速率加速升高,在我国北方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由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极端灾害性天气及重大病虫害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冬小麦,其生产更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以确保冬小麦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3,(3):11-11
<正>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其要点如下:1.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晚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冬小麦播种以来,河南省降水普遍较少,土壤墒情不足,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全省受旱面积193万hm^2,其中重旱12.7万hm^2,已达到中度干旱等级。2月11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Ⅲ级抗旱应急响应。针对全省旱情,为科学应对,因地、因时、因苗综合运用肥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