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涛  李俊 《现代农业》2006,(8):56-57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桑园全园650亩.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分别于2001年、2004年冬季取样.其土壤取样深度为25厘米,2001年土壤取样数为81个。土样由成都土壤测试中心进行测定;2004年土壤取样数为107个.土样由该场土壤分析测定室进行测定。测试项目有: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碱解氮采用扩散吸收法:速效磷采用0.5MNaHCO3浸提——钼锑比色法;速效钾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其测定结果略)。  相似文献   

2.
苏序 《农家致富》2007,(24):38-39
六、青贮饲料质量的判定 对青贮饲料的品质好坏可作感观检查后进行判定。 取样方法 开窖后,深入青贮窖20厘米深处,按3点取样法,各抓1把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55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3个总体取样比例5%、15%和25%,取样方案分3个层次即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省、纬度、生长习性和单一性状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为对数法、平方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简单比例法;组内取样采用随机和聚类2种方法。结果表明,当总体取样比例从5%增加到15%时,所取得核心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有比较大的增幅,而比例由15%增加到25%时,表型保留比例变化不大,因此认为15%的取样比例较为合适;取样方案以采集省份分组,组内以对数比例法聚类取样效果最好。最终根据这一方案在计算机上编程取样860份,其多样性指数为1.1015、变异系数为16.87,表型方差为0.8546。3个检测参数值比原始种质库都有明显的提高。此外,根据国家种质资源库表型数据人工定向取样60份,建立了920份材料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4.
农用肥料类型、品种很多,其质量真假、好坏、优劣最终要通过取样检测予以判定。但在购买前也可进行初步识别,以免上当受骗。肥料质量识别的一般方法主要是:一看、二听、三闻、四摸、五观察。  相似文献   

5.
小鼠胚胎切割取样后体外培养发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小鼠胚胎切割取样细胞数量的多少,取样后胚胎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以及透明带存留与否的体外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切割取样时供借鉴和探讨。实验中的胚胎依据切割取样的细胞数分10个细胞以内和大于10个细胞以上两个组。其体外培养发育率分别为95.7%(67/70)和76.2%(32/42),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晚期桑椹胚、早期羹胚、扩展囊胚的体外发育率分别为87.7%(64/73)、86.2%(25/29)、100%(10/10),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前在室温下停留3~7h和9h的体外培养发育率分别为94.8%(73/77)、57.1%(20/3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胚胎取样后透明带存留和脱失的体外培养发育率分别为87.9%(51/58)和83.3%(45/54),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巢式样方法和积累样方法,以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为代表,研究了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结果表明,最小面积为1/4 ̄1/2m^2;1,1/4,1/6m^2的最小取样数分别是10 ̄12,18 ̄22,25 ̄28个,超过最小取样数后3种面积多样性指数在95%概率水平差异不显著;赞成小面积大数目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取样方法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的影响,以燕山西部灌木植被的草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取样面积及取样数量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样面积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的测度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仪多样性指数都具有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匀度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其变化规律都是初期变化较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缓,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多样性指数的尺度效应较为明显,而超过这一范围,尺度效应减弱。目前普遍采用的1m×1m取样面积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测度结果偏低,而均匀度的测度结果偏高。比较而言,群落丰富度的测度需要较大的取样面积,而α多样性指数对取样面积的要求则相对较小。取样面积对多样性测度结果的变异程度具有明显影响,适当增加取样面积可减少由于取样面积过小所导致的重复间结果差异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闽北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取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闽北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取样,比较了随机样方法、相邻格子样方法、中心点四分法和最近相邻法在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效用及适用性。结果表明:万木林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里聚集分布型;四种方法具有类似的精确度;相邻格子样方的抽样误差最小,在该研究中最适用,且最小样方数为16。  相似文献   

9.
六、青贮饲料质量的判定1.取样方法开窖后,深入青贮窖20厘米深处,按三点取样法,各抓一把进行检查。2.判定标准(1)较好:颜色青绿色或黄绿色,近于原色,有光泽;气味芳香,酒酸味给人舒适感;湿润、紧密,但容易分离;茎、花、叶保持原状。(2)一般:颜色黄褐色或暗色;有刺鼻  相似文献   

10.
几种作物田间试验样本平均数估测的样本容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大麦、小麦、水稻、大豆、小豆5种作物9个植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随机抽样,从而获得田间试验连续性数据的样本平均数分析所需的取样容量,研究表明:(1) 作物群体的变异系数因农艺性状而异,而且供试材料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可将所研究的农艺性状分为3类.(2)农艺性状的取样容量与样本平均数的变异系数呈幂函数曲线关系:Y=b·N~(-1/2).(3)用直线方程Y=α+βX以tg10°、tg5°为斜率作 Y=b·N~(-1/2)曲线的切线,以切点将曲线分为3部分,即变异系数变化的剧烈区、过渡区和平缓区,取样容量区在过渡区内为宜,变异系数小的农艺性状取样容量为10~20株,变异系数大的农艺性状取样容量为30株左右,综合3类性状取样容量为25株,相当于总体变异系数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天然米槠林的取样和调查,比较了随机样方、相邻格子样方、中心点四分法、最近相邻法和最近个体法的效用,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抽样方法具有大体类似的精度,其中又以相邻格子样方的抽样误差为最小,最为适用;以相邻格子法对该群落进行种群多样性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多样性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逐渐趋于稳定,即种群多样性指数与样地面积符合y=axb的关系,其转折点的样地面积约为1000m2.  相似文献   

12.
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退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与方法 1.1野外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利用方式和地形不同的草地(A.羊舍附近;B.坡顶;C.山坡下平地;D.山坡)进行调查。用1m×1m的样方取样,在每种样地取样10个,共计40个。调查内容有盖度、种名、高度、频度、密度和地上现存量,调查方法如下:①高度。每种植物随机选取5个个体,测定其营养枝自然直立高度,记录算术平均值和最高值;有生殖枝的,还需测定生殖枝自然直立高度。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木材材性株内变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30年和54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样本,对木材材质性状的株内变异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由树干基部至树梢,基本密度逐渐减少。管胞长度先逐渐增加。达最大值后逐渐缩短;(2)由髓心至形成层。基本密度,管胞长度迅速增大,至第20轮后增幅变小;(3)用胸高处任一半方向的基本和管胞长度可以估算树干平均值;(4)胸高木芯法为合理的,实用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火烧及湿地注水后扎龙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2002年的4月~5月份,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被严重火烧后注水的大面积湿地上,用扫描取样法对6对丹顶鹤(Grus japonertsis)的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在孵化期内,丹顶鹤孵化行为所占的比例最高(47.84%),其次为觅食(27.77%),再次为警戒(15.59%),游走和静栖等其它行为所占比例较小;野生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8.84%)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半散养丹顶鹤的警戒行为(12.34%),而孵化和觅食行为要低于半散养丹顶鹤;营巢于芦苇沼泽中的丹顶鹤,花费在孵化(48.92%)和觅食(29.16%)行为上的时间要高于在苔草沼泽中营巢的丹顶鹤(分别为46.73%和26.63%),而花费在警戒(13.18%)行为上的时间却明显低于在苔草沼泽(17.93%)中营巢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15.
榛子花粉形态学定量研究的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种限制条件的大量取样,总结出榛子花粉形态的变异规律,进而探讨了榛子(CorylusheterophylaFisch.)花粉形态学定量研究的取样技术.结果表明:花粉形态指标随不同取样条件发生变异;定量研究取样样点首先应考虑采用不同地点(包括各生境)的样本,在东北地区不能少于3个采样地点;分析指标以赤道面形状指数(最短的萌发孔间距离/所对赤道轴长)、萌发孔数目、花粉形状指数(极轴长/赤道轴长)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原油取样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取样方法、取样系统原则、取样点选择、样品的处理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该问题的解决对保证油品计量的公平与公正,减少交接计量纠纷,确保交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DGPS在土壤取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精准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点情况,介绍了DGPS系统技术与设备,并讨论了应用该技术进行土壤取样的定位坐标选择和取样点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养分分析的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营养诊断中,土壤养分分析的误差来源,一般有取样误差、分样误差和分析误差。在正规实验室和有熟练分析人员的情况下,分样和分析引起的误差是很小的,而误差的最大来源来自取样。现实中,在进行土壤营养诊断工作时,往往对化学分析技术有严格要求,而对取样技术比较忽视,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培养基从不同生态区取样分离苏云金杆菌,采用不同培养成分对不同苏云金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分离的B.tⅢ菌株产芽孢能力较强;培养成分变化影响到菌体数量;最适蛋白胨与蔗糖含量为1%;适量添加CaCO3(0.1%)有利于芽孢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关于测土施肥中土壤取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土施肥中,取土样是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取样的点数、样品的代表面积、取样的时间、方法和取样的频率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结果表明:耕地应取混合样,合理的取样点数应不少于15个;取样时间从10月1日至封冻之前;目前每一个地块取一个土样; 3~5年取样分析一次;耕地取样深度15~20cm;本文还了介绍取样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