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机电产品的包装大量使用实木材料,面临着资源紧张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通过分析机电产品包装材料的结构形式和承载要求,讨论重组木/竹复合材料在包装行业应用的可行性,从政策、成本和性能等方面,总结新型重组木/竹复合材料替代实木材料用于机电产品包装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木/竹重组结构材料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木/竹重组结构材料(主要有关重组木和重组竹)的研究起源和发展现状;简述了基于混杂复合材料理论提出的竹木复合重组结构材料的概念背景,研究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木/竹重组结构材料研究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我国桉树资源发展状况和工业化利用现状,介绍了高性能重组木、单板层积材、竹桉复合材料、厚芯实木复合板材和无醛胶合板制造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小径级桉树木材高值化综合利用有效方法,并将桉树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生产过程耗能低,二氧化碳排放少,符合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竹/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竹/木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现状,对竹/木复合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要分析了发展竹/木复合材料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竹/木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重组材料作为我国创制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基础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装备体系,重组竹和重组木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剖析重组材料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微观结构的重构过程与机制,密度对重组材料影响机制、界面性能、耐候性、表面性能等科学问题,以及重组单元制备技术、热处理技术、连续化浸渍技术与装备、重组单元整张化技术、热(冷)压成型等重大技术问题,深入探讨重组材料在户外景观、家居、地板、结构材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混杂复合材料理论,探讨将几种不同单元形态的木材:木束、木刨花和木纤维与重组竹的基本单元--竹束,采用均匀混杂方法制备增强型重组竹结构材料的可行性,研究木束-竹束、木刨花-竹束以及木纤维-竹束的混杂比对增强重组竹结构材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重组竹相比,当刨花-竹束以及纤维-竹束混杂比分别为10%、5%时,在垂直加载和水平加载方向上竹木复合重组结构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综合增强效果最为明显,而随着木束-竹束混杂比增加,木束增强重组竹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混杂比为33%时负增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7.
重组木复合刨花板截面最佳等强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组木复合刨花板微观力学的力泞 基础,应用材料力学的理论,以重组木复合刨菜板纵横向弹性模量与树种木材的差异最小为目标函数,并以重组木木束与刨花板刨花的相和学参数为优化变量,确定了重组木复合刨花板在满足最近似于实木性能条件下的最佳力学性能。本文所述的理论和方法为人造板复合材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用的理论和方法,也为人造板力学提供了基本理论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轻质高强度的藤/木复合材料,研究了2种藤/木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研究表明,藤芯重组材料显示出较高的强重比,在藤芯重组材料中引入杨木单板,可使各种藤/木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将杨木配置在藤芯重组材料的表层,对提高力学性能最有利.  相似文献   

9.
重组木(Scrimber)是80年代由澳大利亚首创的一种新型人造实体木材,它是将速生小径材、枝丫材及制材边角料等廉价低质材料经备料、辗搓加工、干燥、施胶、铺装成型、热压及后期处理而获得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本文简单介绍了重组木的加工艺,针对重组木的加工特点和优良性质,分析探讨了重组木在现今家具工业中的应用特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木材是一直为人类所用的传统材料,木质重组材料是将木材加工成组元,利用现代技术按木纹近乎平行的方向将木材组元重组的新型木质材料,包括集成材、单板层积材、重组装饰薄木和重组木等.文中概述了各类木质重组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在森林资源状况,新型胶粘剂的发展,机械加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建筑、装修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等外部因素带动下的木质重组材料的新发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桉木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具有品种多、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在缓解我国木材供 需矛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桉木存在高生长应力、节疤、易变形开裂等劣势,目前工业上主要用作 纸浆、纤维板或胶合板和单板层积材的芯板,其利用方式单一,附加值较低。近年来研究者们以桉木与 塑料、竹材等材料为原料制备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阻燃性、抗菌性等性能, 有效地提高了桉木的利用价值,拓宽了桉木在人造板、集装箱等领域的应用。文章分别介绍了桉木 / 塑 料、桉木 / 竹、桉木 / 水泥、桉木 / 无机物 4 种复合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木束和竹束为原材料,研究了不同单位压力、木束与竹束混杂比对竹木重组材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压力条件下,不同木束、竹束比例对重组材抗弯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木/竹混杂质量比为1:1时重组材的抗弯性能降低最显著;木/竹混杂质量比为1:0时,重组材的抗弯性能随单位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木/竹混杂质量比为0:1时,重组材的抗弯性能随单位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木/竹混杂比相同的条件下,单位压力对木竹重组材静曲强度的影响较弹性模量大.  相似文献   

13.
在聚丙烯纤维比例为50%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竹/木纤维配比制备竹/木/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考察竹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竹纤维用量增加和木纤维用量减少,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增强,力学性能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竹纤维用量为25%时力学性能达到最大;试验确定优化竹/木纤维配比为m(竹)∶m(木)=25∶25,复合材料的性能满足TL 52448-1998《天然纤维成型材料热塑性增强材料要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重组木是一种优质的新兴人造板材,但其表面质量却是困扰其更广泛应用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其表面质量问题提出三种改进方法,即表面贴面处理、重组未复合刨花板、塑膜重组木等,以期使重组木产品的表面质量得以改善,并使重组木产品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沙柳材重组木SalixmongoliaScrimber开辟了沙生灌木的又一有效利用途径,它是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沙柳材经辗压、干燥、施胶、铺装成型、热压及后期处理等工序而获得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本文简单介绍了沙柳材重组木的加工工艺,针对沙柳材的生长特性和沙柳材重组木的加工特点和优良性质,分析探讨了开发研制沙柳材重组木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压温度、重组材密度和甘蔗渣加量对速生杨木/甘蔗渣重组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速生杨木/甘蔗渣重组材的密度是最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其次为热压温度和甘蔗渣加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木、竹重组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竹重组加工,是速生林木材和竹材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效利用途径之一.通过回顾我国木、竹重组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工艺、设备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我国木、竹重组材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组竹是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产业化利用的一种竹基复合材料,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产品可应用于室内外地板、家具、建筑结构材、装修装潢材,以及风电桨叶等高强度材料领域。目前,中国在重组竹制造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许多制约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基础研究障碍,亟待解决。文章总结了重组竹材料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重组竹材料在产品开发利用中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期为高性能重组竹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沙生灌木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文中在介绍沙生灌木木材学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沙生灌木资源在新型人造板——重组木、木塑复合材、轻质工程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推动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据原料基本单元形态的不同(细长小径材形态和宽薄单板),将重组木分为两类:传统重组木和高性能重组木。围绕两类重组木的制备工艺,重点论述主要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瓶颈问题;针对高性能重组木关键技术的薄弱环节,提出优化木束单元精细疏解技术、提升加工装备自动化水平、开发绿色功能化的高端产品,构建完善的理论技术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