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明赫章县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其规范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同一苦荞品种,设置3 kg/667m2、4 kg/667m2、5 kg/667m2、6 kg/667m2、7 kg/667m2、8 kg/667m2共6种不同播种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苦荞生育期无影响;整体上播种量越大植株经济性状越差;产量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种量为5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208.99 kg/667m2,产值为1 044.97元/667m2,经济效益为541.97元/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量处理。在赫章县海拨1 800 m区域及相似地区种植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5 kg/667m2。  相似文献   

2.
胡燕  唐容 《农技服务》2022,(8):13-14
明确黔油31号在贵州省黔西市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加快优质油菜品种黔油31号的种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黔西市开展黔油3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栽培试验,对黔油31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的株高为190.6~199.8 cm;角粒数为21.25~18.10粒;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35.3~625.5个;千粒重为3.86~4.26 g;产量为153.8~182.7 kg/667m2。处理5(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的小区实收产量为5.48 kg,折合产量为182.7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建议次年在黔西市种植黔油31号的密度为7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3.
胡燕  唐容 《农技服务》2022,(7):34-36
筛选适合在黔西市生态和栽培条件下高产优质的双低油菜品种,为黔西市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市场上售卖的10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参试油菜品种的生育期为201~218 d,产量为97.8~189.2 kg/667m2,其中,黔油早7号的产量最高,为189.2 kg/667m2,较对照(黔油18号)增产10.26%;黔油31号其次,为188.6 kg/667m2,较对照增产9.91%。黔油早7号和黔油31号的生育期均为205 d,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在黔西市加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王飞  丁勇  万文勇 《农技服务》2023,(10):21-23
为大蒜新品种的认定和确定适宜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引种5个大蒜品种在凯里进行引种试验,观测其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黔蒜201903蒜薹产量为263.47 kg/667m2,蒜头产量为366.85kg/667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蒜薹产量比对照麻江红蒜增产43.69 kg/667m2,增产19.88%;蒜头产量比麻江红蒜增产62.36 kg/667m2,增产20.48%,整个生育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株高45.2 cm,假茎高35.0 cm,假茎粗9.9 mm,叶片数9片,薹长26.9 cm,单薹重7.99 g,鳞芽数8瓣,单个鳞茎重14.78 g;黔蒜2020-3的蒜薹产量为247.79 kg/667m2,蒜薹产量较麻江红蒜增产28.01 kg/667m2,增产12.74%,居参试品种第2位,黔蒜201903和黔蒜2020-3可在凯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马铃薯大田生产施用生石灰提供科学依据,以早熟马铃薯中薯5号为试验对象,进行施用生石灰 100 kg/667m2、200 kg/667m2、300 kg/667m2、400 kg/667m2对中薯 5 号生长、产量及土壤 pH 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用生石灰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达 2 943.90 kg/667m2;随生石灰施用量增大马铃薯产量下降,施用生石灰 100 kg/667m2、200 kg/667m2处理的产量分别为 2 801.40 kg/667m2、2 712.21 kg/667m2,与不施用生石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施用生石灰处理的病烂薯显著(P<0.05)高于施用石灰处理。土壤 pH 值随生石灰施用量增大而增加。施用生石灰 100 kg/667m2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影响最小,同时有利于抑制病烂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油菜高产有重要影响。为确定油菜直播最优种植密度,提高油菜产量,促进油菜种植节本增效,于2021~2022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以“绵油328”为材料设油菜直播密度试验。共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1.0万株/667m2、1.5万株/667m2、2.0万株/667m2、2.5万株/667m2、3.0万株/667m2),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油菜相关性状均有影响,株高和有效分支高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株高最高和最低相差17.2cm,有效分支数最多为8.6个,最少为5.6个。主花序有效长度、有效分支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果粒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花序有效长度最长为59cm,最短为48.6cm;有效分支数最多为8.6个,最少为5.6个。油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直播油菜栽培密度为2.5万株/667m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177.2kg/667m2,较1.0万株/667m2增产9.32%。试验最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冬小麦精量穴播栽培模式效果,为滴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处理的示范田内样点调查,采用固定和随机取样等方法,调查与分析空穴率、基本苗、冬前总茎数、越冬总茎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及可能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产量等,与龙王庙村常规播种地块对比产量和效益。【结果】获取精量穴播冬小麦播种量6.3 kg/667m2、8.3 kg/667m2 2个播种量的空穴率分别是20.6%、9.1%,基本苗分别是10.3×104/667m2、14.4×104/667m2,冬前单株分蘖数分别是3.1和2.8,冬前分蘖成穗率分别是98%和65%,平均单株成穗率分别是403%和283%,收获穗数分别是41.5×104/667m2和40.7×104/667m2、实收单产分别是628和632 kg/667m2等,精量穴播2个处理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同等条件下条播16 kg/667m2播种量处理实收单产分别增加38和42 kg/667m2,节约种子分别是9.7和7.7 kg/667m2,增加效益分别是494.16和488.84元/667m2【结论】冬小麦产量高低与播种量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成穗率和冬前分蘖成穗率逐渐减少;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收获穗数随着播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穗粒数随着平均穗数增加而减少;精量播种冬小麦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播量为6.3 kg/667m2时,冬前分蘖数与分蘖成穗数接近,有效分蘖数和收获穗数最高,平均单株成穗率达403%,冬前分蘖成穗率达98%,节本增效金额达494.16元/667m2,节本增效最多。  相似文献   

9.
为挖掘小黑麦藏饲1号在高海拔地区的最佳栽培技术,本研究以小黑麦藏饲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设计试验,探究播种方式(条播、撒播)、播种密度(15,17.5,200 kg/667 m2)和有机肥施用量(800,1 000,1 200 kg/667 m2)对小黑麦藏饲1号生育期、株高、干草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栽培模式。结果显示,在条播条件下,播种密度为17.5 kg/667 m2、有机肥施用量为1 200 kg/667 m2时,小黑麦干草产量(279.7 kg/667 m2)、粗蛋白(3.59%)、粗脂肪(1.26%)、无氮浸出物(53.47%)含量高,粗灰分(5.8%)、粗纤维含量低(32.53%),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韩玲  李文武  彭慧  聂敏  杨琴 《农技服务》2023,(10):24-26
为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和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赫章县中高海拔地区对马铃薯威芋5号进行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经济性状与产量表现,探明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合理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左右区域和土壤肥力为中等的地块种植威芋5号,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种植密度为4 000窝/667m2时较为合适,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820.24 kg/667m2,纯收入最高,为1 936.360元/667m2。  相似文献   

11.
为发展六枝特区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探索最佳施肥方式和种植密度,选用志远油8号为材料,开展施用常规基肥、缓释肥+硼砂一次性做基肥、常规施肥3种施肥方式和4 000株/667m2、5 000株/667m2、6 000株/667m2、7 000株/667m2 4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比较各处理志远油8号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缓释肥40 kg/667m2+硼砂1 kg/667m2一次性作底肥,种植密度为6 000株/667m2时,志远油8号的产量最高,为129.02 kg/667m2;株高最高,为169.83 cm;主轴角果数最多,为113.5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75.50个,角粒数为17.80粒/个;千粒重第三,为5.15 g。该施肥方式与密度为志远油8号种植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黔苦7号是以威宁地方品种冷饭团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的苦荞新品种,综合抗性和适应性强。探明黔苦7号在威宁地区的合理播期,为完善黔苦7号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支撑,进行黔苦7号不同播期(4月20号、4月27日、5月4日、5月11日、5月18日、5月25日)的种植试验,考察不同播期黔苦7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黔苦7号不同播期的生育期为68~84 d,并随播期的延后而缩短;株高为87.6~111.4 cm,处理4(5月11日播种)最高,处理5(5月18日播种)最低;分枝数为2.6~3.2个,处理5最多(5月18日播种);节数为10.2~13.8节,处理4最多(5月11日播种),处理1(4月20日播种)最少。产量为73.37~226.78 kg/667m2,处理2(4月27日播种)最高,处理6(5月25日播种)最低,处理2至处理6(4月27日及之后播种)的产量依次减少。黔苦7号在威宁县地区的合理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4日,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量施肥提供参考,以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和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在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良种场进行了常规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N∶P∶K=15∶15∶15)50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10kg/667m2]和减量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37.5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7.5kg/667m2、有机肥1 000kg/667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常规施肥的产量在158.41~180.65kg/667m2,减量施肥的在155.63~183.43kg/667m2,减量施肥对3个油菜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小。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少常规施肥量25%,同样可以达到稳产或者增产的效果,同时可以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东海县生态环境的优质水稻品种,引进嘉禾优5号、嘉禾优7号、嘉禾优12号等9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东海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嘉禾优12号产量最高,为675.55kg/667m2,全生育期152 d,食味值76分。嘉禾优5号和津原U99产量较高,分别为529.85 kg/667m2、517.69kg/667m2,全生育期分别为154 d、158 d,食味值均为75分。嘉禾优12号、嘉禾优5号、津原U99生育期适中且其他性状综合表现较好,较适宜在东海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应贵州生产应用的甘薯新品种(系),对西南地区选育的11个甘薯新品系在贵州遵义进行连续两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黔薯17鲜薯产量2021年、2022年均最高,分别为3 599.58 kg/667m2、2 043.07 kg/667m2;黔薯17商品薯率2021年、2022年分别为76.31%、87.8%;食味评价2021年为89分,2022年为94分,适宜作为鲜食品种推广种植。2021年Z1824-15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4.17%、768.27 kg/667m2;2022年黔薯18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7.30%、547.67 kg/667m2。Z1824-15和黔薯18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乡村科技》2023,(19):93-95
以镇麦10号为试验对象,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设置6个播量梯度,研究秸秆深耕深旋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在120~210 kg/hm2,小麦生育期无明显变化;播种量超过240 kg/hm2后,小麦生育期开始延长;播种量由120 kg/hm2增加到210 kg/hm2,小麦产量显著增加,可增产10.73%;随着播种量的进一步增加,小麦产量有所减少。综合考虑生育期、产量等多个因素,镇麦10号播种量为210 kg/hm2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马铃薯的丰产丰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宜所坝区,设置5个梯度氮磷钾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以探明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比例单质化肥的马铃薯农艺性状不同,不同处理的株高为34.9~39.2 cm,茎围0.48~0.57cm,主茎数和单窝数均2~4个,单窝重量0.03~0.52 kg。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有明显增产作用,其中处理E(不施肥)的产量最低,为1 400.48 kg/667m2,处理A(N-P2O5-K2O=12-10-20)的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917.03 kg/667m2,较处理E显著增产516.55 kg/667m2,增产率达36.88%。在关岭自治县种植马铃薯黔芋7号最优的施肥量为纯氮12 kg/667m2、纯磷10 kg/667m2,纯钾20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海拔高度下花生的适宜种植密度,设1.24万株/667m2、1.42万株/667m2、1.66万株/667m2、2万株/667m~2和2.48万株/667m~2 5个种植密度,分别在铜仁市470m、650m和800m~3个海拔高度地区进行海拔与密度对黔花生4号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花生生育期相应延长,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花生全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花生主茎高、侧枝长表现为低海拔大于高海拔,单株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随密度增加其变化各异;花生产量随海拔高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470m和650m地区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2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219.6kg/667m~2和316.9kg/667m~2,800m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48万株/667m~2,其产量最高,为195.7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乌蒙镇高海拔区域种植的优势玉米新品种,在乌蒙镇以当地主栽品种路单12号为对照,引进路单20号、路单22号、北玉1521、罗单566、金秋玉755、兴玉3号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北玉1521的生育期最短,为170 d,产量最高,达885.3 kg/667m2,株高为267 cm,穗长为21 cm,行粒数为39粒,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乌蒙镇玉米种植的优势品种推广。路单20号、兴玉3号,产量分别为851.1 kg/667m2和809.5 kg/667m2,表现出穗位适中,穗长较长,穗粒数和行粒数较多等优点,也可作为乌蒙镇玉米种植的候选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