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依据 1999- 2 0 0 3年监督抽查的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测试成绩 ,分析实用孵化率、杂交率和病卵率的分布情况和质量指标认为 :杂交率≥ 95 %、病卵率 <0 15 %的指标比较合理 ;实用孵化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2 %以上。  相似文献   

2.
连续 5年对全国主产省 (市、区 )的蚕种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 ,检验结果表明 :我国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良好 ,蚕种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分析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及各指标的测试成绩后认为 :散卵种良卵率≥ 97%、杂交率≥ 95 %、病卵率 <0 15 %的指标比较合理 ,而平附种良卵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4 %~95 % ;实用孵化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2 %以上 ;良卵 (粒 )数指标可改为规定下限 ,如每盒蚕种不少于多少粒 ,允许有不同的卵量 ;蚕种外观包装的标签上还可添加注册商标、执行标准、良卵 (粒 )数 ,春用种须标明出库日期、夏秋用种还须标明浸酸日期等。  相似文献   

3.
连续5年对全国主产省(市、区)的蚕种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良好,蚕种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分析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及各指标的测试成绩后认为:散卵种良卵率≥97%、杂交率≥95%、病卵率<0.15%的指标比较合理,而平附种良卵率≥90%的指标偏低,可提高到94%~95%;实用孵化率≥90%的指标偏低,可提高到92%以上;良卵(粒)数指标可改为规定下限,如每盒蚕种不少于多少粒,允许有不同的卵量;蚕种外观包装的标签上还可添加注册商标、执行标准、良卵(粒)数,春用种须标明出库日期、夏秋用种还须标明浸酸日期等.  相似文献   

4.
依据 1999- 2 0 0 3年监督抽查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检验结果 ,分析良卵率和良卵数质量指标的测试成绩认为 :散卵种良卵率≥ 97%的指标比较合理 ,而平附种良卵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4 %~ 95 % ;良卵数 (粒 ) /盒 (张 )连续 5年合格率都在 5 0 %以下 ,说明这一指标不适合目前的生产情况 ,可考虑将这一指标改为规定下限 ,允许有不同的卵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现行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案的特点,提出适合平附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案的改进意见。以超几何分布为基本数学模型,从抽样检验原理对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农业行业标准散卵种方法具有以高概率拒收不合格批和检验工作量少的优点,存在较高概率拒收合格批,生产方风险过大的不足;农业行业标准平附种方法具有抽样简便易行、样本具有代表性、单位统一、能对号淘汰检验不合格蚕种的优点,存在没有概率保障、发生"两类错误"概率同时存在和检验工作量大的不足;广西地方标准方法除具有农业行业标准散卵种方法的特点外,还存在标准执行不对称、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和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方风险的不足。提出采用分层抽样、二次检验、检验风险控制、增加集团个体数、以集团为单位和采用1%病蛾率指标的适合平附种生产实际的检验方法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多年蚕种生产,现将有关蚕种质量问题分析如下,以便蚕农对蚕种质量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蚕种质量标准及检验农业部关于一代杂交蚕种质量出台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一代杂交蚕种毒率≤0·5%,良卵率≥97%,杂交率≥95%,孵化率(两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现行家蚕一代杂交种散卵种和平附种的2种母蛾微粒子病抽样检疫方法的判别标准和判别信赖度进行比较;为探索适合广西应用的家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子和 《中国蚕业》2003,24(4):50-51
由于受传统习惯因素的影响,目前两广(广东、广西)的家蚕普通一代杂交种的制种仍然采用落后的平附种形式,而我国除两广以外的其它蚕区早已采用较为科学的盒装种形式(又称散卵制种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平附种的不科学性、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现在是两广家蚕普种制种形式由平附种改为盒装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涛 《中国蚕业》2001,22(4):36-38
家蚕杂交种繁育过程中杂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由农业部颁布的<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和<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2个农业行业标准(1998年5月1日起实施)中,杂交率作为必检项目;并且标准规定,所有类别的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95%以上为合格,低于规定指标为不合格.近几年,各省(市)蚕种主管部门在狠抓蚕种质量中都加强了对杂交率的检验,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就杂交率的检验技术作试验,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伟 《中国蚕业》2011,32(3):60-63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广西地方标准DB 45/T 80—2003《桑蚕种检疫技术规程》与行业标准NY/T 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中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一些相关的数理关系,说明了广西的地方标准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指标要比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指标要严。同时,结合家蚕母蛾胚种传染率平均30%来分析,2个标准只要执行的好,都能保障桑蚕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蚕种质量检测效率和减少检测误差,对19个蚕品种杂交组合的134个繁育批次的一代杂交蚕种样品和同一杂交组合的42个繁育批次的一代杂交蚕种样卵,进行了标准调查方法(即逐日调查孵化率)与一次性调查孵化率的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可以用一次性调查孵化率的方法替代逐日调查孵化率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为基本数学模型,综合现行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的优点,结合广西蚕种生产实际,以集团为单位,设计形成适合平附种的计数二次抽样检验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新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解决了现行方法有毒集团与有毒蛾数不对等的问题,改进了农业行业标准散卯种方法过于严格,生产方风险过大的问题,改进了农业行业标准平附种方法过于宽松,使用方风险失控的问题,同时检验结果准确,检验工作量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速雄蚕品种的实用化进程,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平28、平30的雄性黄卵和雌性黑卵的孵化率、各龄期减蚕率等进行了调查。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的二日孵化率分别为39.67%、40.67%与29.50%、36.50%,黄色雄卵孵化率低于黑色雌卵,品种间的二日孵化率达极显著差异。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1-4龄的减蚕率分别为11.34%、17.62%与9.60%、13.24%,雌性减蚕率高于雄性,品种间的4龄起蚕率达显著性差异。对影响孵化及减蚕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黄色雄卵在蚕种保护过程中,卵内胚胎除受致死基因的影响外,也许更易受到外界环境诸如光线等的不利影响;平衡致死系的致死基因可能对正常孵化的蚕儿会产生微弱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正常孵出蚕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家蚕春制越年种在产卵后15—35日(23—26℃)浴消(水温和液温20—28℃,有效氯0.1%—0.2%,10分钟),以散卵方式保存,对蚕卵的滞育性有微弱影响,但不会出现再出卵,冬季也不会过早活化;其不良卵的发生率比平附型保护种低0.5%—1.0%,霉死卵率低1.0%—3.0%;蚕卵的实用孵化率、疏毛率和减蚕率等均未受到影响。除防止蚕种发霉、生虫,提高卵质外,该法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近1倍,还可大幅度节省保种成本。  相似文献   

15.
探索延期冷藏两广二号桑蚕种的有效时间和最适贮藏方法,可以提高生产中大量延期冷藏种的利用率。对已经冷藏160d.320d两广二号蚕种进行延期冷藏调查研究,试验中对蚕种设计了单式冷藏浸酸、单式冷藏不浸酸、复式冷藏浸酸、复式冷藏不浸酸区等处理方式。主要调查了实用孵化率、绝食80h蚁蚕生命率。结果表明延期冷藏蚕种孵化率随着冷藏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不浸酸区孵化率稍高于浸酸区,复式冷藏孵化率稍高于单式冷藏。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鲁山县柞坡资源,2015年进行了"一化二放"秋柞蚕制种生产试验,取得了种茧羽化率34%、蚕卵孵化率80%以上、平均单产118.5kg的好成绩,总结探索出一化性柞蚕种茧感光制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根据孵化率研究结果:我省现行蚕品种丙1胚胎冷藏期春制越年种100日,秋制越年种115日,浸藏浸酸种80日,即时浸酸种50日,可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